《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21-12-31崔发展
崔发展, 刘 鑫
(西南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如何解决生态危机、实现绿色发展,是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紧要问题。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和二〇三五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既要注意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也应注意回顾过去,不断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汲取前进的动力。《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发轫之作,本文试以《手稿》为中心,集中探讨马克思生态思想对当今的有益启示。
一、《手稿》蕴含的生态思想
《手稿》已初步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马克思将异化的哲学问题与政治经济学有机结合起来,批判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全面异化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案——实现共产主义。在这三个部分中,生态思想作为一条暗线贯穿始终。
(一)对象化活动中的辩证统一:人与自然的应然关系
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基础上,马克思建立了自己的对象性关系视域。在《手稿》中,马克思用“人的无机的身体”和“感性的外部世界”来比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对象性是客观存在的第一属性,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二者互为确证对方本质的对象,而其中介则是实践,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由此不断展开。据此,《手稿》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之间应然的关系框架。
1.自然对人的先在性
在人与自然的先后关系上,黑格尔提出观念外化自然的观点,将自然仅仅视为绝对精神运动的不同环节,简言之,自然是抽象精神的产物。但在马克思看来,自然先于人存在,人是从自然的胚胎中孕育而来。马克思批评说:“举止如此奇妙而怪诞、使黑格尔分子伤透了脑筋的这整个观念,无非始终是抽象,即抽象思维者”[2]219。与黑格尔截然相反,马克思认为,人不仅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而且他的活动及产物都是在现实自然中进行,人是有肉体的对象性存在,人既需要肉体的自然使人充实,也需要现实的外在对象与他相对待。自然并不是抽象精神的产物,而是根源于现实。所以,人不可能先于自然而存在,我们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应以自然界作为起点。
2.人对自然的从属性
在马克思看来,人从属于自然界。这种从属性主要表现为:一是自然界是维持人生存的直接生活资料。《手稿》指出:“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2]161在这里,马克思首先强调的是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料的功能。自然为人提供直接的生活资料,人们的衣食住行均取之于自然。二是自然界是使人能够发展的生产材料、工具和对象。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自然作为人的感性外部世界和生命活动对象,是人们劳动的前提,为人创造产品提供工具和材料。正如《手稿》所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本质的即自己生命表现的对象”[2]210。这就表明,人是对象性的存在,在与自然的交互过程中,人需要不断地吸取和改变自然界,使自然界变成人类的“无机的身体”,通过现实的自然才能生存,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此外,在分析工人与商品异化时,《手稿》强调说,“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2]158。在马克思看来,工人的生产材料源于自然界,人们的生产发明等一切现实活动都必须在自然界中进行。
3.人对自然的能动性
马克思指出,人不仅有自然存在物的属性,而且还具有动物没有的能动创造性。《手稿》指出,人的能动创造性,就是指对象性活动,即实践。实践创造了与思维相区别的感性客体,进而由于实践活动的作用,历史划分为自然历史和人类历史,但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相互制约。由此而言,“马克思的对象性理论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现实的、感性的,同时也是能动的、辩证的把握,这是对近代抽象哲学乃至整个传统形而上学的总体超越”[3]。
首先,通过对人的对象性分析,马克思指出人是自为的存在物。《手稿》写道:“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的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2]211这就表明,自然性虽是人的第一属性,但并不是人的唯一属性。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具有能动性。人不仅可以意识到自己和动物一样是有生命的,还能意识到自己不同于动物,能够超出被限定的生命,扩大活动领域,乃至将整个自然作为实践活动的对象。其次,《手稿》通过对比人与动物在生产上的区别,来说明人的能动性,“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2]163。马克思认为,动物的生产目的在于满足其自身及后代的生存需求,动物只遵循它那个类的标准来生产。与此不同,人的生产是多方面的,人不仅是为了满足肉体生存需求,而且能够按照自己的价值需求、按照人与其他种类动物的尺度进行生产。最后,人是积极主动的自然改造者的观点,也体现在《手稿》的历史观中。马克思指出,人能够积极主动改造自然,不断地对自身的实践进行扬弃,通过实践不断地使自然界人化,从而形成人自己的历史。
据上所述,《手稿》所理解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象化活动中的辩证统一,即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离不开自然,自然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础,但人并不是消极存在物,而是积极主动的自然改造者。在人和自然的交互过程中,不断发生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
(二)自然成了人的异己的对象: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的实然关系
在《手稿》中,马克思不仅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应然关系,而且分析了生态危机的表现和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的实然关系。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的本质力量被扩大释放,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由原来的对象化转换为异化,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分离。《手稿》对资本主义下异化的四重规定,深刻揭示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日渐分离现象。
1.劳动产品与人的异化
劳动产品凝结着自然赋予的材料,凝结了工人的劳动,这本应该体现为作为主体的工人与作为客体的物质世界之间共存的和谐关系,但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条件下,这种关系却成为矛盾的关系。在私有制条件下,“凡是成为他的劳动的产品的东西就不再是他自身的东西,因此,这个产品越多,他自身的东西就越少”[2]157。如此一来,整个世界就表现为物的世界的增值和人的世界的贬值的反常现象。工人若要维持生命,就必然会对自然进行掠夺以便生产更多产品。而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越多,人和自然遭受的掠夺就越严重。“对于工人来说,甚至对新鲜空气的需要也不再成其为需要了。人又退回到洞穴中居住,不过这洞穴现在已被文明的污浊毒气所污染”[2]225,这正是对当时境况的真实写照。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最终给自然和人都造成了巨大损失。
2.劳动活动与人的异化
《手稿》进而指出,劳动活动对劳动者来说也是异化的存在。劳动本来是人自由自觉的活动,在正常情况下,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作用是自由自觉的。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沦为满足其他需要的手段。在异化劳动的驱使下,人被割裂为二:一个是只为满足生存需要的自我,另一个则是劳动之外的精神自我。肉体被束缚在工厂里,精神的自我也被强制劳动所磨灭,这种劳动使人的类生活退变为动物的类生活。在此状态下,人和自然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也就不复存在。
3.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
人的类本质是指全部人共有的本质。就《手稿》而言,人的类本质就是劳动。通过实践这一对象化活动,从而可以确证这一类本质。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的生产对象被剥夺,从而导致劳动产品无法确证人的类本质;同时劳动活动变成了强迫性的活动,不再是人们自愿的活动。人丧失了自己的类本质,在这种状态下,势必会消极地认识和改造自然,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应然关系就转化为了利用和被利用的现实关系。
4.人与人的关系异化
在上述三种异化的情况下,原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也会发生异化,“因为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与他人的关系,才能成为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4]35-36。此时劳动产品不属于他,而属于别人,劳动给自己带来痛苦,却给别人带来享受。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关系异化集中体现在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而人与自然又是对象性关系,所以当人与人关系异化时,会进一步加深人与自然的异化。因此,资本家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占领绝对主导地位,不仅对工人进行剥削,而且也达到了对自然统治的状态,以至于自然在他们眼中只有商业价值,而无其他任何价值,“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2]192。在利益驱使下,资本家对自然的肆意掠夺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冲突越来越明显。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必然蕴含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劳动者本来与自然处于和谐的关系中,而私有制的出现,既使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本身相异化,也使劳动者作为非人的存在,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这种情况势必导致人与自然相异化。
(三)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扬弃
在论述人与自然的应然关系基础上,马克思又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二者关系的异化,并探索出一条解决人与自然异化问题的正确路径。《手稿》富有前瞻性地指出,恢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关系,就必须实现共产主义。
1.人与自然的和解路径
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出现,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冲突,要恢复二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就要消灭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一切阶级将消失,人们可以共同占有生产和生活资料,生产目的不再是满足资本家的贪欲,人们可以平等地享有劳动成果,在自由劳动形成的社会关系中改造自然。由此,自然又重新回到人的对象性活动中,再次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人与自然的关系又重回正轨。此外,公有制的联合生产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浪费,人们不再是无节制向自然界索取,自然所承载的压力就会得到相应的减轻。
2.人与人的和解路径
资本主义制度下,异化劳动剥夺了人生产的对象,使自由自觉的活动沦为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人片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甚至失去作为人的本质,导致人同自己对立、同他人对立。与此不同,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部感觉、天性都得到解放,人意识到只有在对象世界中才能肯定自身,从而才能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本质。生产力的发展足以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人们共同占有生活资料。人对自然不再是蛮横占有,人也不用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满足人的生存需求。在共产主义社会下,人有了充足的供自己支配的时间,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都可以自由全面的发展。那时商品对人的奴役、人对人的压榨剥削将全部消失,人的个性和社会性都得到解放。
《手稿》中给予生态危机的正解是共产主义,“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2]185。这种共产主义不仅彻底摒弃了私有制,而且也恢复了全面发展的人性。它既符合自然主义又符合人道主义,既能解决人与自然间的矛盾,又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二、《手稿》生态思想的当代启示
现如今,全球性生态危机频发,人与自然的关系愈发紧张。在我国,如何还自然以绿色、还人民以美丽生活环境,是当今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由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手稿》中的生态思想。《手稿》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规律性和目的性相统一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强调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知道,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我们革新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旧观念,重新构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传统的工业文明一直将人视为主导地位,把自然作为人改造和征服的对象,从而对自然无情地掠夺和破坏,这种以牺牲自然为代价来换取人类发展的思想就是人类中心主义。错误的思想产生了错误的行动,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乃至最终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手稿》中的生态思想对我们重塑生态价值观、转变生态理念具有重要意义。“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这句箴言,就是告诫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对自然要有一颗敬畏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5]233,这正是对马克思百年前思想的有力响应。《手稿》指出,没有自然界,工人就无法生产。习总书记也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6]的论断,强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重要性。
(二)在行动上要落实落细生态环境保护实践
思路决定出路,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我们不能光喊起来响亮而做起来挂空挡。在形成新发展理念基础上,我们还必须将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手稿》提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是以作为对象性活动的实践来实现的,这就启示我们,人的实践活动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要想恢复这种和谐关系,仍需要通过我们的实践活动来实现。但是建设美丽中国非一日之功,“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的事业,既需要以国家意志进行顶层设计,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7]。国家和政府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1]。而社会企业则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1],将科技运用到治理生态问题的整个过程中。新闻媒体则要树立积极文明的舆论导向,加大普及环保理念的力度,发挥应有的宣传作用。
(三)在保障上要建构设计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加快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意义重大,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力保障,这不仅是习近平生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建议》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领域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步伐。在《手稿》中,马克思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矛盾产生的制度原因,并且证明了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从制度上完全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生态文明的建设点明了道路方向。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的财富积累主要是通过掠夺自然资源而得以维持,实质是不可持续发展的掠夺史,可以说“资本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过程,就是对全球资源利用开掘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当代环境问题的历史生成过程”[8]。若要彻底解决生态问题,仅像资本主义社会将生态环境纳入市场体系那样,很难达到目的。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变革制度,积极推动人与自然真正和解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而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恰恰是反思历史和总结经验的必然选择。首先《手稿》中关于解决人与自然异化的社会制度因素的分析,对我们定位自然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启示我们立足于社会关系上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通过人类社会的发展来带动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其次,《手稿》中对人与自然异化关系的社会制度的分析,对我们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坚定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信心,具有重要启示。与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具有内在一致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从哲学分析、现实批判、价值旨归三个方面阐发了自己的生态思想。受黑格尔辩证法及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感性活动及对象性关系原理构成了《手稿》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以异化劳动理论及私有财产的经济分析,形成了《手稿》生态思想的现实批判;对异化及私有财产积极扬弃意义上的共产主义理论,探索了历史何去何从的秘密,从而也标明了《手稿》生态思想的价值旨归。由此可见,《手稿》已初步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有机地统一起来,虽然这只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最初探索,但是其蕴含的生态思想对我们来说是一笔宝贵财富,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手稿》中,马克思以对象性活动为基础,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应然的辩证关系,“并将这种探讨推进到社会历史的存一, 揭示了造成人与自然相对立的社会历史根源”[9],从而为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而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是解决生态危机、扬弃资本主义的必然路径,这就启示我们应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历史和实践经验证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是因为“集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于一身的制度形态只有社会主义,这种制度真正克服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逻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10]。
通过梳理《手稿》,可以看到马克思对当时的生态问题已有深入思考,其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其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论述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对资本主义制度及私有财产的批判为绿色发展理念指明了道路方向。但从总体上看,学界对《手稿》中生态思想的挖掘与阐发仍有待深化。因此,重读《手稿》,重新挖掘和梳理其中的生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无疑是我们当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条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