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1-12-31陈玥桦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霸权主义马克思逻辑

陈玥桦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2)

马克思构想的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人类既无须被自然界支配,也不用在社会关系上被盘剥,还不必受到政治上的压迫。“人类命运共同体”承袭了“真正的共同体”的观点,都站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跳脱出资本逻辑的桎梏来审视世界的发展,为未来世界发展方向提出了“美美与共”的新理念。“真正的共同体”注重人而不是物,并且打碎了资本逻辑下的评价标准,不再将物质作为衡量人的价值的准绳,把人重新摆到主体的位置上。同时,马克思给出了新的标准——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共同体内涵

(一)马克思思考的起点和对哲学的最高回应:人的本质

任何哲学都无法避开对人的本质的讨论,这是哲学的核心问题,决定了其余一切问题的走向,马克思基于对前人的总结和自身的思考对人的本质在逻辑上进行了推论,在人的本质研究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其一,马克思延续费尔巴哈对通过将人类与动物类别进行对比的方式得出人的类本质,在费尔巴哈得出的人的类本质是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人是类存在物”[1]。比之动物而言,人不仅能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研究客观世界,能从主观自我中跳脱出来将人类本身作为一种研究对象来进行理性的自我审视,还能把自我看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2],主动地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基于以上认知,马克思最终得出的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凝结在自由和意识两大特征中,这也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根源所在,因为资本的逻辑下人的自由是虚假的,资本的秩序使人与自己的本质相背离。

其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3],没有需求就没有发展,没有需求就没有生产的扩大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人类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同外界建立“关系”,这种“主动关系”的存在再次区分了人与动物,也给人类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在社会中成为完整的自我。

在以上观点的基础上马克思更进一步指出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社会属性也同时迫使人成为社会的一部分,即社会在被人塑造的同时反过来影响人类。在这种前提下,共同体对个人的作用可能导致人的本质的异化。

(二)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人类共同体的演进

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出发,我们可以在宏观上把握人类共同体的发展历程。在生产力低下的阶段,人类不得“一心同体”求取食物和资源,也必须“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5]来满足安全的需要。由此,早期基于血缘关系的氏族和部落聚合起来就成为原始的共同体。根据当时的生产力情况,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共同体并非是满足人的高层次需求,只是维持最基本的生存。这种状态就是原始的共产主义,也是西方的“乌托邦”、中国的“桃花源”,但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物质剩余增多,这样的原始共同体终究会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随着生产工具的革新,人类社会的物质剩余不断增加,“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逐渐崩塌,社会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也逐步加剧。此种前提之下,个体私利与社群的公共利益之间需要外在的强制力来进行调和,政治共同体便应时而生在人类社会扮演起重要角色。

在工业革命的激发之下,人类的生产效率呈爆发式增长,人类生产的财富数百倍于往昔,人类社会进入到对物的依赖阶段。但是机械的运用和物质的增长并未带来人类本性的解放,而是让人在资本的逻辑下趋于异化。在这个阶段,看似彰显人性色彩、凸显个体差异,实际上这是一个“虚假的共同体”[6]。在资本的世界中,由原有的人对物的控制转化为物对人的控制,资本的逻辑掌控一切,资本的世界唯有资本真正的自由。资本通过“公共利益”编织的乌托邦的美梦,实际上是“特殊利益”者铸造的牢笼,以此维护统治。至此,人背离其本质,被资本奴役驱使。

无论是原始社会资源匮乏状态下的共同体,还是资本左右下扭曲变形的共同体,都无法帮助个体实现真正的自由,更遑论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正是有了此番分析,马克思认识到了原有共同体的局限性,并得出只有“真正的共同体”才符合历史的动向。

在马克思的设想中,要实现人的自由,首先,要消灭不合理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带来的收入差异,避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存在,只有资本的逻辑不再起作用,人才能从资本的禁锢中挣脱。其次,职业的选择应当基于兴趣和天赋而不是在资本的裹挟下被迫谋生,只有这样社会主体的活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赋予社会人性化的力量。再次,当物资不再被人为设定其稀缺属性时,人们需求物质不再是为了占有稀缺资源,而是为了正常使用。这种前提下,对物资的分配就不再是以劳动量或者货币持有量为基础了,而是根据真实的需求。最后,真正的共同体一定是消弭阶级鸿沟、跨越国家界限的。当私有制不复存在时,阶级也随之消逝,一切束缚人、禁锢人的障碍都会消亡。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揭示共同体的演进规律,是想打碎旧世界,把人们从资本的逻辑中解放出来,建立一个“自由王国”[7]。

二、世界秩序的更迭嬗变

(一)资本扩张下的不合理世界秩序:从殖民体系到霸权主义

在资本驱策之下,资本主义国家不惜通过暴力手段建立了一套殖民秩序,以获取资本增值所必须的原材料以及商品市场。又由于资本无限的贪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资源、市场和殖民地时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在此期间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

霸权主义是殖民体系的升级版,其核心均为资本的扩张与掠夺,但是霸权主义是通过资本输出、科技制约、资源控制、军事胁迫等几组手段交互完成的,并且其常用“普世价值”等手法进行掩饰,使其掠夺实质的隐匿性增强,从而缓释了部分矛盾。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方式确实比起战争强行劫掠要掩人耳目,甚至某些意志不坚定的国家会受其蛊惑、为虎作伥。但这种钝刀割肉式的榨取对“第三世界国家”乃至“第二世界”国家的危害犹如附骨之疽,危及根本又难以根除。霸权主义下的世界体系同样是矛盾重重,这种“本国第一”“资本第一”的逻辑必然增加霸权主义国家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裂隙。

(二)新世界秩序应运而生:“人类命运共同体”

信息时代来临,带来生产关系的大变革,各国实力比之过去消长不一。且各国经济互通、资源互补,各个经济体之间唇齿相依,世界的联系更为密切。原有的世界秩序难以适应新变化,加之其本身存在结构性矛盾,世界格局重构大势所趋。

殖民和霸权主义都将资本的扩张作为逻辑的根基,而未来,我们将把注意力转回到人本身。人类生产的目的满足人本身的需求,而非使物主宰人、衡量人、奴役人。同样,人类对物的需求也是基于其使用价值,而非盲目追寻资本逻辑下的“价值”,甚至为此去剥削、伤害同胞。

资本的逻辑属于资本,而人则应当回归人的类本质。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真正的共同体也即将实现。当前世界正在从霸权主义虚伪的共同体向人类平等互联的真正共同体转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呼之欲出。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的承袭与实践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过程及其理论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最深层次的意旨所在和最高的表达方式。 2014年在联合国的演讲中,习近平提出了打破小型“命运共同体”的界限,真正上升到人类命运的高度,将各区域、各国家、各民族、各层次串联到一起,将部分纳入整体之中,构成一套完整体系的“命运共同体”。即“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8]。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类社会新秩序不同于任何以往的旧秩序,无论是其理论基础,还是现实背景,又或者是其出发点于落脚点都与过去的霸权主义等资本逻辑下的世界秩序大不相同。

其一,构建世界新秩序的核心动力与过去的资本扩张完全不同,不再以资本的增殖为目的去构架一套剥削体系,而是关切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超越时空和利益的视角来探讨世界需要共同应对的诸如气候变化、生态破坏、和平安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挑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在应对这些问题时作壁上观。霸权主义秩序下攫取资源和利益,转移矛盾和责任的做派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也无法为人类寻求到新的出路。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中国绝对不谋求霸权或者领导地位,而是反对旧的霸权主义世界秩序,力求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秩序。

其二,世界新秩序的架设与过去资本逻辑下不平等的世界分工链条大相径庭,不再通过产业链和金融链牟取不合理的利益,而是通过建立一套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体系给全球经济带来新活力。例如,“一带一路”通过基建、产业共建、贸易帮扶等方式,帮助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与其本地相适宜的业态,并将之转化为经济发展长期动能。给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同时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8]。

其三,世界新秩序的理论根基不再是过去霸权国家强加于别国的“普世价值”,而是人类命运被联系到一起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生成的“共同价值”。“共同价值”凝结了全人类的价值信念,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这种价值理论不是先验性的,而是通过实践得出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一种力量能对抗众生合力,没有任何的“个别价值”能替代人类的“共同价值”,全球文明多元共生才是未来的方向所在。

(二)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的新时代实践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是一种抽象化理论构想,而非具体的执行路径,要将之转化为现实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9],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构思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赋予其历史性的过程,是对“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新时代实践。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忠实于“真正的共同体”的理念内核,把人的发展当作头等大事,致力于破除资本逻辑下不合理的体系,着力于实现国与国、人与人的平等、自由。从对人类的整体关切出发,致力于打造一个全球共建、全球共治、全球共享的新世界。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与“真正的共同体”相符。一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加速资本主义衰亡的过程。另一方面,团结其他国家,实现跨地域、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合作,采用求同存异的方式将许多国家团结到一起,联合对抗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承袭了“真正的共同体”的观点,都站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跳脱出资本逻辑的桎梏来审视世界的发展。世界必然向一体化演进,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任何国家都无法逆时代的潮流而行,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必将走向消亡,“命运共同体”才是人类的未来所在。

猜你喜欢

霸权主义马克思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马克思像
逻辑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创新的逻辑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柏林墙
“和”的时代实践价值与新型大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