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考汉”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及其强化研究*
2021-12-31陈第华
陈第华
(福建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2)
“民考汉”大学生是指接受汉语言教育、参加汉语言高考并被汉语言院校和专业录取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来自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等11个少数民族。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有深刻的思想观念隐喻。一个群体使用的语言与该群体的文化认同有着天然的联系。[1]“民考汉”大学生长期接受汉语言教育,其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在潜移默化被主流文化所影响,形成与主流文化相契合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等。但是,民族自觉感相当稳定,这种改变不可能彻底,少数民族独特的血缘属性和民族文化会持续激发“民考汉”大学生的民族归属感,使他们思想观念的深层兼具了本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色彩,在认同中华文化上呈现出鲜明特色。“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2]“民考汉”大学生作为熟悉汉语言的少数民族人才,强化他们的中华文化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3]意义重大。
一、“民考汉”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状况及其逻辑
为了解“民考汉”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状况,探索增强“民考汉”大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的路径,课题组开展了对“民考汉”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调查高校涉及不同层次的大学,学生专业和年级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36份,回收率97.45%。问卷数据采用SPSS 25.0处理。
(一)“民考汉”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认知状况较好,但也出现一些误区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民考汉”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认知状况较好。对中华文化的熟悉程度,8.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比内地大学生更加熟悉,33.77%认为自己与内地大学生相当。交叉分析显示,大一、大二学生在这两项上的比例远高于大三、大四,这说明他们中小学阶段接受的中华文化教育效果良好。51.4%的调查对象非常赞成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比较赞成的比例为36.94%,接近九成的都能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地位和价值。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应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5.22%和34.14%的“民考汉”大学生表示非常赞成和比较赞成。但就中华文化外延,不少“民考汉”大学生出现了认识误区。14.93%和20.9%受访者非常赞成和比较赞成中华文化就是汉民族文化,25.75%不确定红色文化是否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这说明三成左右的“民考汉”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还不够全面。
(二)“民考汉”大学生较接纳中华文化,但也存在一些障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民考汉”大学生对中华文化感兴趣,将形成支撑他们强化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内生动力。调查发现,23.88%和64.93%的“民考汉”大学生表示自己对中华文化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二者比例接近九成。当然,感兴趣并不等于悦纳,悦纳是对客体的喜爱并愿意亲近它。超过八成受访者表示自己热爱中华文化。这说明,绝大多数“民考汉”大学生对中华文化持正向情感。对中华文化的积极情感将激发“民考汉”大学生的学习意愿,保证他们主动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显示,“民考汉”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感兴趣程度与熟悉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民考汉”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越有兴趣,就会花越多精力学习它,对它也越熟悉。但是,在接纳中华文化过程中,“民考汉”大学生比内地同学面临更多困难,对此22.39%和37.13%的受访者表示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在问及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他们认同中华文化时,47.01%的调查对象认为是语言,46.64%的“民考汉”大学生认为是环境。可以说,从“民考汉”大学生自身看,他们对中华文化充满兴趣且十分热爱,但是语言、环境等外在因素对他们接纳中华文化带来了一些障碍。这些障碍不除,将阻碍到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三)“民考汉”大学生能较积极地践行中华文化,但也潜藏隐忧
认同中华文化最终要表现在行动中。调查显示,28.73%和49.63%的“民考汉”大学生表示非常赞成和比较赞成他们有强烈学习中华文化的意愿并付诸实践。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显示,“民考汉”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感兴趣程度与他们学习和付诸实践的意愿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民考汉”大学生越是对中华文化感兴趣,越可能在生活中践行。在西方节日纷至沓来之时,不少大学生对西方节日的兴趣超过了中华传统节日,但是当问及是否更经常庆祝中华传统节日而非西方节日时,32.84%和44.78%“民考汉”大学生认为自己完全符合和比较符合。调查还显示,比起端午、中秋等主要来源于汉民族的中华传统节日,超过八成受访者更经常庆祝本民族的节日。这说明“民考汉”大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并没有因此挤压本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本民族文化在“民考汉”大学生中依旧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对中华文化的较好认同为“民考汉”大学生融入主流社会奠定了文化基础,减少了文化差异对他们的冲击。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15.67%和30.78%的“民考汉”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内地生活没有和比较少感受到文化差异,10.63%和23.32%的“民考汉”大学生非常赞成和比较赞成“比起家乡,更加适应内地生活”。当然,对毕业后返乡工作的“民考汉”大学生而言,对内地生活的适应性超过家乡可能成为他们返乡之初融入家乡生活的障碍。
二、“民考汉”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发生机制
与“民考民”大学生相比,“民考汉”大学生接受主流文化教育熏陶的机会更多,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也更深入,而与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的文化印记或多或少影响着他们认同中华文化。调查显示,一旦对中华文化中主流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关系理解不全面,或者在学习生活中归属感弱化,都将削弱“民考汉”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水平。
(一)学习兴趣浓厚提升“民考汉”大学生认知水平
认同中华文化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民考汉”大学生也不例外。然而,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要习得的文化体系十分庞大,我们总是根据其重要性和自身的兴趣进行选择。社会化中文化的重要性首要体现在它在引导个体成长中的价值,无论是否感兴趣,个体都要接受社会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除此之外,个体在选择文化时更多是基于自身兴趣。我们总是在自己感兴趣的文化上付出更多精力,对它的了解也更深入。调查显示,“民考汉”大学生对中华文化有较浓厚的兴趣,这是维持他们对中华文化较高认知水平的重要保障。在漫长的社会化过程中,如果不能激发“民考汉”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引导他们发现中华文化之美,体验到中华文化滋养的快乐,从中获取精神享受,那么,再远大的学习目标都无法确保他们坚持持续性学习,更不可能激发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
无论对内地大学生还是“民考汉”大学生,习得中华文化都是通过后天学习,但是与前者相比,后者更缺乏中华文化熏陶的环境。受访学生中,75.37%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倘若不学习汉语言,他们接触主流文化的机会就会少,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也主要停留在本民族文化范畴。但是,中小学阶段的汉语言学习为他们认识中华文化打开了一扇门,兴趣则成为他们最好的老师和最持久的动力来源,不断提升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水平。
(二)文化关系未理顺诱发“民考汉”大学生情感矛盾
文化是一个涉及层面众多的复合性概念。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芮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指出,复杂社会中的群体同时受两种“传统”的影响,一种是学堂或庙堂之内培养出来的“大传统”,另一种是自然萌发并在诞生它的社会里持续下去的“小传统”。[4]在我国,“大传统”与中华文化是相契合的,而各个民族所缔造的民族文化则可归入“小传统”的范畴。易言之,“民考汉”大学生置身于两种文化传统中,长期接受两种文化熏陶,如何理顺“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关系成为影响他们对中华文化情感的重要变量。
民族文化隶属于中华文化,认同本民族文化不会对中华文化造成负面影响,认同中华文化也不会压缩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但是,一些“民考汉”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认识不够全面,不能很好地理顺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汉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致使在认同中出现情感矛盾。“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都要坚决克服。”[5]中华文化是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从形式上看,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有着显著差异。对“民考汉”大学生而言,科学界定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合理定位本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的确是一个难题。相对于生于兹、长于兹的汉民族同胞,“民考汉”大学生带着少数民族的印记在内地生活,他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对文化一体多元的发展形态感受更加深切。虽说“不同文化的接触曾是人类进步的路标”[6],但是长期浸染主流文化的“民考汉”大学生,很难在两种文化间自如切换。频繁的“文化冲突”加剧了“民考汉”大学生认同上的情感困惑,阻碍了认同的进一步深化。
(三)族群归属冲突挑战“民考汉”大学生践行彻底性
族群归属是个体安全感的重要来源。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或主动或被动地将自己归入某些特定群体,从中获取心理支持和情感慰藉。与人数众多的汉民族相比,少数民族的身份往往可以为少数民族同胞提供更强大的精神支撑。少数民族独特的宗教、习俗、传说、仪式将本民族与他民族相区分,同时也为本民族成员提供了情感联系的纽带。“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乡在异地所表达出来的深厚情感正是来源于族群归属给他们创造的情感共鸣,而这种情感共鸣在少数民族同胞间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少数民族同胞的族群归属感以身份为基础,辅之以共同的语言、习俗、宗教等外在标识,一旦个体身上的共同性印记弱化,往往会被其他成员所孤立。“民考汉”大学生作为少数民族同胞中接受汉语教育的群体,对主流文化有着更深入的体验,语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一定程度上都受主流文化影响,使得在本民族同胞看来,民族特色不够显著,而在汉族同胞看来,他们仍旧是少数民族。行走于两种文化之间,“民考汉”大学生成为游离于主体族群和少数族群之外的“边缘人”,体验着明显的归属冲突。[7]近六成的“民考汉”大学生认为,他们在认同中华文化时比内地学生困难更多,而这些困难既来自语言,也来自环境,双语水平和文化差异使得他们归属感弱化。归属感不仅可以提供安全感,还能提供不断趋向某个群体的动力。理论上,认同中华文化和认同本民族文化是统一的,但在现实中,一旦个体更多地表现出与主流文化的亲近感,就更容易被本民族同胞视为“他者”而疏离。疏离感将“民考汉”大学生置于进退维谷的处境,他们在践行中华文化时感受着本不该有的心理负担,行动时更加犹豫不前。
三、增强“民考汉”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策略回应
“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2]少数民族同胞认同中华文化既是对自己作为中华儿女身份的认同,也是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更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民考汉”大学生作为连接主流族群和少数族群的重要纽带,深化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有助于改善民族关系,凝聚人心,继承和创新少数民族文化,维护边疆文化安全。
(一)挖掘学习动力,持续激发兴趣
在个体社会化进程中,学习兴趣主要靠后天的引导和激发。当前“民考汉”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表现出较浓的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持续关注。中小学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鼓励学生学习,此时,学生学习动机往往聚焦在获取激励而非内容本身。随着“民考汉”大学生心智发展,理性批判能力提升,外在激励模式会逐渐失去成效,激励效果也会显著下降。此时,兴趣的激发应当由外在转向内在,从他们的需要和情感出发,从“要他学”变成“他要学”。这种转变的关键在于引导“民考汉”大学生认识到认同中华文化对自身成长成才的价值。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藏着现今依然发挥作用的政治原则、社会规范和生活习俗,认同中华文化有助于“民考汉”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实现人格健全化。挖掘中华文化认同的个体价值,可以有效避免“民考汉”大学生认为中华文化与己无关的错觉,激发他们认同的内生动力。学习应当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旨归,在推动“民考汉”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中,始终围绕这一理念,完善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中华文化载体多样,学习中华文化无需局限于校园和课堂,“民考汉”大学生可以走出去,通过参观文化遗址、博物馆、档案馆、展览馆,加强与各民族同胞的交流,深化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形成真切的情绪体验,诱发积极的情感渲染,由感性到理性,增强对中华文化的亲近感。
(二)维护共同利益,强化情感支持
认同问题从来都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根本上讲,各族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仅是对中华民族过去历史的追认,更是基于现实处境对过去的审视、对当下的认可和对未来的期许。共同的经济社会利益是中华文化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共同体内部,由于资源禀赋、自然环境等的差异,不同区域、不同族群之间发展不平衡。总体而言,沿海地区的发展优于内陆,内陆又优于边疆,而少数民族同胞主要聚居于边疆地区。发展水平悬殊减少了共同体各部分的依赖感,共同的文化也难以获得广泛支持。
“民考汉”大学生穿梭于故乡和内地城市之间,他们对二者的发展差距感受更加明显。故乡的相对落后给他们带来了辛酸的心理体验,使他们对待中华文化的情感更加矛盾。政府必须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给予少数民族同胞以实际的经济利益和完善的法律保护,才能强化他们的文化认同感。“认同主要依赖于根植于政治文化的法律原则,而不是完全依赖于一个特定的伦理文化生活形式。”[8]对逐渐祛魅的现代国家而言,文化认同不可能完全诉诸文化和情感,更重要的是要完善权利保障和发展成果共享,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为此做了生动诠释。全力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累计减贫25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1%下降到4%。”[2]精准扶贫、对口帮扶等举措不但可以减少“民考汉”大学生因发展差距而形成的心理落差,而且亲朋对发展的赞誉将为他们认同中华文化提供情感支持。
(三)寻求文化共识,增强归属感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在互动中形成的文化共识,从中可以窥见各民族的文化精髓。“民考汉”大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的巨大障碍在于误认为中华文化是汉民族文化的提炼,将本民族文化排除在中华文化之外。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在学理上为“民考汉”大学生科学解释中华文化之外,重要的是必须从中华文化中寻求各民族的文化共识,使他们感受到认同中华文化同样可以获得民族归属感。我国历史悠久,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寻求文化共识提供了丰富资源。与单纯依靠强权而缺乏族群间文化纽带的社会相比,以文化共识为纽带的社会在应对内外挑战时具有更强的战斗力。
寻求文化共识,首先要挖掘各民族共同的文化标识。文化标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构建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2]“中华女儿”“中华民族”“黄河”“长江”等这些文化标识可以唤醒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有效强化56个民族一家亲的观念,形塑共同的价值观。此外,要借助一定的物化载体。这些载体可以是一些具有神圣魅力的领袖,如党的领导人;也可以是可以唤起个共同记忆的事件,如抗日战争、国庆;还可以是国家的象征,如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这些载体都不是某一个民族独有的。再者,可以通过特定的仪式强调各民族的共同性。“在一个迅速变迁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中,公共仪式似乎更适合向个人和集体提供一种稳定和持续的感觉。”[9]祭拜炎帝、黄帝、伏羲,升国旗,国庆阅兵等仪式,都有助于激发共同的情感和体验,使各族同胞在分享共同的文化中强化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
(四)优化认同序列,化解认同阻力
“民考汉”大学生一旦在中华文化认同中不能恰当处理“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关系,自然会担心因认同中华文化而导致本民族文化的没落。中华文化是包含各民族文化的有机整体,包括汉民族在内的各个民族的文化都从属于中华文化,没有民族文化,不可能凝练出中华文化,而没有中华文化的统领,各民族文化也难以协调共处。作为一个文化整体,中华文化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社会和历史的沉淀。然而,中华民族不是56个民族的加总,而是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在民族认同的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居于高层,但是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行不悖。[10]易言之,“民考汉”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认同和对中华文化认同并不冲突,认同中华文化并不会消解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当然,文化认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若能优化安排认同内容,可以起到更好的认同效果。
“民考汉”大学生甫一出生就接触民族文化,但是他们对本民族语言、习俗、仪式等文化掌握并不深入,这也是他们在认同中遭遇情感障碍的首要原因。倘若对本民族文化认同不足,亲朋必然会担心他们在内地就读时“数典忘祖”,当他们将主流文化带回家乡时,更加剧了亲朋的担忧。为减少认同阻力,在鼓励“民考汉”大学生学习民汉双语之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本民族语言更好地了解民族历史文化,深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在此基础上,认同的层次逐渐从民族文化提高到中华文化,强化中华民族共同的记忆,从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完善对中华文化的认识,通过学理探讨、参观访问、与人交流等途径推进认识深化,争取实现情感悦纳和行动彻底。在认同民族文化基础上逐步推进中华文化认同,在夯实基础之后不断提高认同层次,深化认同水平。
四、结论与展望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为维护国家统一、保证国家安定团结和凝聚最广泛的力量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础。“民考汉”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虽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但这些误区主要集中在处理民族文化关系上,尚未动摇到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积极情感。要改善这种局面,不能完全寄希望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需要通过精准扶贫、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综合性的治理举措,切实提高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为“民考汉”认同中华文化扫除现实障碍。诚然,“民考汉”大学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亚类,但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更加主动地融入现代化,这一群体的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民考汉”群体是进行少数民族跨文化研究的独特样本,当前学界对这一群体的关注还十分不足。深入剖析“民考汉”群体认同中华文化的价值与根基、困境与优化、机制与路径无疑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理论界与实践部门都亟需加强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