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三历史复习课教学策略
——以《从近代化探索看民族精神(1895-1919)》为例
2021-12-31江岱莉
江岱莉
(福建省福州第四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9)
新课改使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转变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才能为其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作为高中的重要学科,历史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唯物史观、家国情怀以及史料论证能力是当前教学的关键,因此,历史教师必须提升自身教学观念,利用多种手段,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结合历史核心素养,制定复习教学目标
在高三历史的知识复习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全面掌握历史核心素养的特点,通过多元化的方法确保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复习目标的确立重视起来,在综合考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复习目标。只有确保了复习目标的合理性,才能达到更好的复习结果。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注意,不仅要包含整体的课程教学目标,还要针对具体的单元和课时制定相应目标,而且,目标的制定不能过于理想化,必须具备可实施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师在历史复习课上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1]。
这是一节高三二轮复习课,教师设计如下复习目标:1.利用时空观念,熟练掌握1895—1919 年阶段特征。2.通过分析课前测试卷试题,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史料、应对开放性论述题,提升历史归纳和知识迁移的能力,锤炼基本技能和应试技巧。3.体会近代知识分子探索中国早期近代化及在探索的过程中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这样明确而又详细的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以及学生的生情制定出来的,不仅可以指导学生,也可以实现对其素养的培养,为历史复习课的有效进行提供了保障,为教学提供明确方向。
二、针对知识专题,确立复习主题
深入分析、专题复习与新知识讲授的方法有很大的区别,专题复习中的知识内容历史跨度较大、需要复习的内容多、难度大,因此,每一专题的复习都应设计一个主题,将零散的知识汇成一个整体的知识体系,从而提升复习的效率和质量。一般情况下,专题主题的确定都是在家国情怀和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深入分析《从近代化探索看民族精神(1895-1919)》这一部分的内容也可以发现,家国情怀是其中的核心价值观,因此,教师在展开专题复习时就以家国情怀为基础,以此确定复习主题,这样做不仅能紧扣专题中的核心知识内容,也能实现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目的。从了解到理解再到见解,从技术、制度、思想三个方面对近代化探索进行了梳理,始终贯穿主线,即民族精神。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尽管救国的途径不同,但都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就是本课的课魂,将其作为主题,就可以将本专题的相关内容整合起来,实现近代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有效衔接,提升复习效率[2],而且,从反抗侵略、实业救国等知识中也能实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目的。
三、依托核心素养,创设有效复习情境
课堂复习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尤其是历史复习过程中带有一定的枯燥性,最终的复习结果很难保证。对于这种问题,教师就需要对历史核心素养进行全面的分析,将现有的视频资料、故事、史料等充分利用起来,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3]。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必须把握好情境创设的时机。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发现,在复习过程中,在知识讲解困难处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知识内容;在思维“死角”处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很好地消除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势,在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可以实现历史思维能力的锻炼,全面提升其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在知识迁移处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推理和分析,深入理解事情发展的本质,为复习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除此之外,结合核心素养创设问题情境。要想确保创设的问题情境有足够的吸引力,教师就需要重视多元化问题情境的创设,多种手段开展复习工作,从而真正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1)在情境创设中充分利用图片和实物。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历史图片或实物,可以达到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效果,结合图片和实物进行分析,从而作出合理的解释,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例如:在复习“新文化运动”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些图片来唤醒学生的记忆,在此过程中,可以向其展示“绣花鞋”“贞节牌坊”、鲁迅的小说《药》以及《阿Q 正传》等图片,通过对这些图片的了解,深入分析20 世纪初的国人灵魂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拿什么来拯救?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知识,这样做不仅保证了学生的复习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其时空观念。(2)在情境创设中充分利用史料。在复习课上,教师可以将一些典型的、能够凸显历史本质的史料充分利用起来,以此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做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还能达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效果。例如本课课前测试卷选用当时中日两国公开出版物刊载的关于马关谈判议和的手绘场景图,和历史上《马关条约》的签署历史上留有珍贵的照片进行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渗透学法的指导——如何正确辨析史料。史料按表现形式可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文献(文字)史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实物史料是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口述史料是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按史料价值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第二手史料。一般来说,第一手的史料价值较高,使用第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测试卷还引用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等相关史料,让学生试说明《戊戌政变记》作为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料的优势和缺陷。最后教师总结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因素还包括研究者的立场,研究的方法、角度,史料的选取和运用,时代的局限性等。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培养了学生史料实证意识。
四、以时空为依据,加强主干知识复习
通过上述分析亦可得知,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具有时间跨度大、知识点多、内容复杂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历史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时间为坐标轴,整合专题知识,以此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展开复习,确保学生复习过程中具有清晰的思维;而且,在此过程中,还可以指导学生对专题中的大事件或者重要人物事迹进行汇总,这样做在实际复习过程中就能将专题的主干知识凸显出来,不仅能够提升复习的效率和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学生就能够通过时间轴对整个阶段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析,对于其唯物史观的培养也有一定效果[4]。
在《从近代化探索看民族精神(1895-1919)》专题复习过程中,就可以建立相应的时间轴,从1894 年的甲午中日战中开始到1919 年的五四运动,将这一时间段的重大事件联系起来。这一阶段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亥革命属于清朝后期;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展开,它们当时都处于中华民国的社会大背景下;而且,在这一阶段,近代报刊、交通以及航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传统的婚姻制度和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化。在这一时空坐标中,本专题的主干知识都包含在内,特定历史事件和历史时空很好地联系在了一起,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素养和唯物史观有重要意义。
五、利用小论文,培养历史解释素养
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根本目的在于已经引导学生更好的评价和判断历史事件和实事,更好的解决历史问题,促进历史思维的养成[5]。而且,它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学生需要根据历史资料来描述相应的历史现象,进一步解释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发展特点,对历史事件展开后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等。在此情况下,学生根据问题建立相应知识网络不仅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效果,在写小论文的过程中也能实现历史解释素养的提升。
2017 年的高考历史卷中就出现了小论文的题型,一般情况下,试卷中会提供写作的资料,让学生根据材料结合相关知识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论文中不仅要主题明确,还要将现有资料充分利用起来,展开论证。近几年高考题增加了“发现问题”的能力要求,并将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历史观点这一能力作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体现。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经典例题,从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三个方面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例如,本课课前测试卷最后一道开放性试题是摘编自许倬云《从历史看时代转移》:“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困境,首先在于文化认同的两难。他们接受的教育是西方的,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第二个困境则是上层与下层间的困境。……内外的间隔、上下的间隔,使得知识分子基本上处在内心扯裂的情况下。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可说是担起了超人的工作,但他们只有一双泥腿,泥腿撑不住铜头、铁臂。”结合材料与所学近代史相关知识,围绕“改造中国”这一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本题需要学生将近代化这一阶段的相关内容汇总起来,并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解释,这就为学生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打下基础。教师在课前已进行批改,课堂上由完成较好的学生发言讲解思路,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运用史实来阐述其选择的观点。同时,教师也指出部分学生作答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对此类题型如何解答进行总结:首先拟定论题;论题要紧贴题目要求,简洁直观;其次选取相关史实作为论据进行论证,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要注意层次、角度的多样性,尽量做到论从史出;再次在结尾部分强化自己的论点,争取能上升到历史学科素养所要求的理论高度。教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铺垫上渗透学法指导,更贴合高三复习课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