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高职传统文化课程构建协同育人路径探索
2021-12-31吴颖
吴 颖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浙江 宁波 315211)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376。这一论述指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建立“大思政”格局,从“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所有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378。
高职传统文化课程既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实施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为了切实发挥传统文化课程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促使高职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长为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的新时代青年,需要在课内外、校内外、网内外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时空文化育人合力。
一、协同课程资源,构建“一核多元分梯度”的课程集群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内容涉及观念形态、知识形态、艺术形态、制度形态、产业形态与民俗形态等诸多方面,因此传统文化课程就有相应的诸多种类。综观各高职院校目前开设的传统文化通识课,有综合类、专题类、经典文本研读类等,种类较多,不一而足。从大范围看,百花齐放是应有之象;但从校级层面来看,却有随意、零散的共有之失。因此,高职院校需协同传统文化通识课教师,整合课程资源,构建一个“一核多元分梯度”的课程集群。
“一核多元”是就平面维度而言,即课程集群由一门核心课程与若干门拓展课程组成。核心课程应由《中华文化》《传统文化概论》等综合性课程担纲,其内容应涵盖传统哲学思想、礼仪、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节日民俗、服饰饮食建筑等各个方面,也可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与专业特色增加一些特色文化、行业文化,如红帮文化、商贸文化等,总之要能够起到引导高职学生“开眼看传统文化”的作用。拓展课程应围绕核心课程展开,可以是核心课程各部分内容的分专题深入,也可以开发校本文化课程与地方文化课程,作为核心课程的有机补充。以地处宁波的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传统纺织服装文化》《非遗传承(宁波金银彩绣)》《植物染与文创产品设计》《红帮文化》《宁波商帮文化》等都是极具专业特色印记与校本、地域色彩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师们可以据此原则、结合自身所长申报开设,学校则对内容相近的课程做好归类整合工作。在开课序列上,先核心后拓展,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在全面了解传统文化概况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与专业相关的专题进行深入学习,思政教育也将随之从面上落实到更细处、更深处。
“分梯度”是就纵深维度而言,即将核心课程分为普通与卓越两种版本,内容一致,但在任务要求上有难度区分。这种梯度设置既可以让不同定位的学生实现选择自由,又可以很好地实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一育人目标。当这些高定位、高要求的学生经过卓越版传统文化学习与实践后,就会产出高质量的文化创新创意作品、体现出高素质的品行,在校园内会逐渐形成朋辈引领效应。
二、协同校地资源,构建课内外双环联动的“泛在课堂”
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因此,高职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教育要充分协同学校及所在地的各类资源,构建一个课堂体验与课外实践双环联动的“泛在课堂”。
(一)第一课堂:在做中学,感知体验
课堂活动的设计要兼顾“有趣”与“有意义”两大原则,既要让学生乐于参与,又要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认同其中包含的思政观点,获得真实而愉悦的学习体验。
在“中华礼仪”模块教学中,可以邀请汉服社成员在课堂上重现古代冠礼主要仪程,引导学生理解“三加冠”的意义;也可以请学生即兴表演命题情景小剧,在模拟情境中体悟“眼中有他人、心中有敬意”的礼仪精神。在“中华语言”模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按生源地组成小组进行方言大比拼,通过轻松有趣的课堂活动切实感受方言(古代语音活化石)不断流失的危机并形成正确的语言观。“中华文学”模块则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一起诵读经典爱国诗词,带领学生感受古代诗人的家国情怀与古典诗词的意象、意境之美。还有“中华节日”模块,可以设计一个“旧节新过”的主题讨论,促使学生思考如何在不丢失节日意义的前提下将传统节日过出新意新味来……
(二)第二课堂:知行合一,内化践行
首先,传统文化课程要主动融进现有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在读书工程中要求学生每学期必读一本国学经典著作,并在读书札记本中做好摘抄、点评或感悟;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参加汉服研习社、民乐社、戏曲社、茶艺社等社团,同时鼓励传统文化课教师根据自己所长承担这些社团的指导工作;举办校级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并选拔、辅导优秀学生进入高层次比赛;指导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文化创新。
其次,传统文化课程组要协同团委、学工部、宣传部、后勤等相关部门组建一些新的社团、举办一些新的校园活动与比赛。例如在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到来之前举办相关节日主题活动,宣传传统节日意义,营造传统节日氛围;在立夏、冬至等节气当天,食堂适时推出一些当地节气吃食,既关怀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又普及了二十四节气文化;还有在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之外增加“传唱‘经典咏流传’”比赛,引导学生用读、诵、唱等多种方式传承经典诗文。
再次,要联合地方资源与学校相关专业,把一些国学大师、民间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等请进校园,开设专题讲座,成立文化艺术工作坊、非遗工作室等,逐步建成校内传统文化实践基地,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触到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有机会习练非遗技艺。
第四,还要带领、鼓励学生走出校门投入到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去。平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去当地博物馆、历史文化遗迹、民俗文化展览馆等场所参观游学,或去周边地铁站、商业广场、社区、小学等场所宣传中华文化,将课堂所学进行外化实践。清明、端午等节假日期间可指导学生调研家乡的传统节日习俗,五一、十一小长假则可对家乡的古建筑、地方戏或非遗等展开调研,通过实地参观调研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同时还可鼓励学生在调研、游学中拍摄推介视频。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课程组要组建若干主题小分队落实传统文化实践,带领学生走进社区为社区儿童普及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或走进博物馆、民俗展览馆等通过培训成为义务解说员;组建“非遗与我”小分队带领学生走访非遗传承人、体验非遗技艺,为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建言献策。
通过课堂体验与课外实践,学生不仅能有效认知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与自信,还能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协同信息技术、新媒体,构建全时空立体育人网络
(一)应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深刻变化。高职传统文化课程要因时制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
对传统文化通识课来说,网络上有很多可利用的优质影视作品,如影片《孔子》《墨攻》、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衣尚中国》《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等,都可以用来丰富教学资源。这些影视资源生动形象地演绎或传递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精华,而且也符合高职学生偏好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来获取信息的学习风格,因此用好、用活这些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润物无声地实现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
另一方面,高职传统文化课程也要借助“学习通”“云班课”等移动学习平台,积极实施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高职传统文化课程可以利用移动学习平台的交互性,将传统课堂上的知识传授环节移到课前与线上,让学生先在平台上完成自学与课前准备,然后将心得或疑问带至课堂,最后在充分的课堂讨论、交流与展示中实现知识、思想、情感的内化。与传统课堂相比,这种“课前线上、课中线下”的教学模式,无形中拓展了课堂容量,也将有助于学生获得对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同。
(二)应用新媒体平台,做好宣传与展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新媒体已成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正为人们广泛关注与使用。高职传统文化课程也要顺势而为,用好微博、微信、抖音、B 站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其广泛的信息传播渠道实现全时空育人。
建设新媒体平台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做到寓教于乐。如微信公众号上,每逢传统节日可配合校园活动发送推文介绍此节日的由来与传统习俗,让学生明白过传统节日的意义;二十四节气的推文可介绍该节气的一些传统饮食习俗,让学生体会到古人“天人和谐”的智慧;平时的推文可介绍学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古迹、历史名人、地方戏曲等,或用文化视角来解读社会热点。
在平台的建设上,可以招募有专业背景或相关特长的学生,组建成团队,参与策划、设计、组稿、维护等一系列工作,其他学生则可以出谋划策、提出建议,并鼓励所有学生向平台投稿。
在平台的使用上,除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还可以用来开展“评展鉴赛”活动,如展示学生的优秀文创设计作品、文化推介视频作品,记录学生的文化实践情况等。同时,也可将其作为学生进行网络实践的一个载体,与传统课外实践一起形成线上线下联动。
四、协同各类师资,构建“大思政全融通”育人团队
人是一切事物的决定性因素。为了保证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实效,高职传统文化课程还需要推进与思政教师、学工教师、党团干部、专业教师的深度协同,构建一个融通专业、融通工作范围的大思政团队,贯穿育人全程。
前期主要做好与思政教师的协同。在课程设计阶段,邀请思政教师共同挖掘、梳理、凝练课程思政教育元素,使传统文化通识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而中后期则需要做好与学工教师、党团干部及专业教师的多方协同工作。中期联动第二课堂实施实践育人环节所依托的社团活动、大学生艺术节、读书工程、诵读比赛、党(团)日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等项目,每一项都与团委、学工部、班主任、辅导员、党团干部或各专业教师紧密相关,因此必须协同一致、形成合力,实践育人才能出实效。在课程后期的考核评价环节,除常规师评、生评外,还可引入学工教师、专业教师、实践活动对象、实践活动对接部门等第三方观察评价,这种协同评价机制既可以更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成长,又可以反馈课程的育人实效,促进课程反思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