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研究
2021-12-31王静君
王静君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江苏 无锡 214153)
近年来,随着区块链、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前沿技术的发展,电子书便于读者阅读、阅读行为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小、便于全文检索等特点,使其对读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强。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读者因无法到图书馆,导致对电子书的需求愈发强烈,电子书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同时,由于纸质图书价格持续上涨、借阅率不断下降、复本量低、馆藏物理空间受限,加上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等因素叠加在一起,高职图书馆资源建设需要改变原有建设策略,加大电子书资源建设。
1 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存在问题
在网络和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各高职图书馆已意识到电子书资源的重要性,加强了对电子书资源的建设,但还缺乏足够的经验,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各种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摸索改进,完善自身的电子书馆藏结构。
1.1 电子书新书少,且缺乏所有权
电子书在实际销售过程中表现出市场需求存在而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这与我国电子书产业链上下游不畅通有关:产业链上游的出版社版权保护问题有待解决,产业链下游的图书馆单册购买电子书的价格期待、技术环境、操作环境尚处于摸索过程中。出版社拥有大量的图书资源,但由于出版社、馆配商和图书馆三者之间关系尚未理顺,考虑到利润率、出版难度等因素,影响了出版社出版电子书的积极性[1]。以上各种因素的存在,造成市场上的电子图书尤其是优质电子书远远少于已出版的纸质图书,而且质量良莠不齐。另外,对于已出版的电子书,国内各高职图书馆主要以使用权方式引进,一旦图书馆停止采购或者遭受天灾人祸等其他原因,都会造成图书馆丧失对其使用权,影响读者使用,所以需要解决电子书资源长期存取问题。
1.2 电子书版权保护制度还有待完善
在馆配电子书领域,版权问题一直是市场良性发展的障碍。出版社是电子书的内容供应商,馆配商是联结出版社和图书馆的桥梁。出版社和馆配商需要在电子书版权保护、行业规则制定等方面达成共识。此外,有些图书馆为了丰富电子书馆藏,把版权不明的免费资源链接到网站上供读者使用,把馆藏纸质资源交由中间商电子化,中间商利用这些电子化资源进行牟利,从而间接侵犯作者版权。
1.3 电子书建设缺乏标准化规范,利用率有待加强
目前,电子书市场缺乏标准化建设规范,影响了电子书的发展,而且读者在使用不同的电子书数据库时需要在不同平台之间进行切换,影响了电子书的利用效率和读者的阅读体验。不同设备和软件之间无法兼容、多种格式并存使得图书馆信息存储变得更加复杂[2]。 另一方面,高职图书馆对于电子书的阅读利用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不够重视,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图书馆提供电子书借阅,读者对于电子书认知度低,对图书馆的数字馆藏不了解,直接影响了电子书的使用率和效果[3]。另外,高职图书馆自身馆员信息素养有待提高,要能将电子书资源推荐给读者,回答读者提出的各类问题,馆员首先得自己熟悉本馆的电子书馆藏情况和利用方法。
2 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路径
2.1 多方协作提升电子书品种和质量,拥有电子书所有权
对于电子书新书滞后问题,可以将电子书与纸质书捆绑销售,考虑采取先纸后电、纸电差时销售的方案,在实现“纸电融合”的基础上再考虑“纸电同步”的问题。至于这段滞后时间到底有多长,还需要考虑出版界数字化转型速度、图书馆界对电子书定价标准的接受度等诸多因素。目前学界对于滞后时间的普遍提法是电子书比纸质图书晚半年至一年。推动出版社、图书馆和馆配商三方合作共赢共建。作为高职图书馆,一方面要争取更多的资源建设经费,向馆配商和出版社展示购买电子书资源的实力和诚意;另一方面要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和专业设置,调整采购策略,将经费向需求量大、优质的电子书资源倾斜;另外,还可委托有资质的企业进行经典图书电子化,并与委托加工方签订授权协议,防止元数据的流失和商业化。
基于PDA模式的馆配电子书平台在功能建设上为解决国内电子书数据库资源长期存取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新兴的馆配电子书平台普遍强调包库或单册采购,强调一次付费、永久使用。图书馆在购买了馆配电子书平台的资源后,平台可以在图书馆本地网站上镜像已购数据。无论之后图书馆是否会继续订购该平台,已经购买的电子书仍然可以继续阅读,并作为学校的资产入账。这也使得图书馆花费的经费能真正落实到馆藏资源建设上来,而不仅仅是用经费按年购买数据库的使用权,实现了由传统的按时效“租赁”电子书到电子书转化为实际馆藏的转变,真正拥有电子书所有权。
2.2 推动电子书市场规范化,规避版权风险,加强版权教育
推动电子书市场的规范化,这是出版社、馆配商和图书馆三方的共同理想。出版商和馆配商可以通过共建行业共同认可的、权威的电子书版权保护平台,解决电子书投标过程中的问题,在版权保护和定价策略方面统一思想,强强联合,有效推动电子书的版权保护工作;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推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等单位的政策制定,在电子书的授权模式、规则制定、平台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馆配电子书市场的规范化进程。出版社应致力于推动电子书授权的透明化、公开化、权威化。
高职图书馆在购买电子书数据库时,针对目前电子书供应商存在的版权问题,要了解所购数据库版权是否清晰,出版社是否能获得核心作者的数字版权,可以在和供应商签订合同的时候明确免责条款和适用范围,要求供应商进行相关版权方面的承诺,明确供应商的版权责任,以避免日后因使用含有侵权内容的数据库而卷入版权纠纷。目前我国关于知识产权特别是著作权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作为知识购买方的图书馆比较容易陷入版权纠纷。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建立电子书的法定呈缴制度、版权延伸性集体许可制度,以及其他符合图书馆公益服务的版权例外制度[4],以规避图书馆自身的版权风险。
在尽量规避版权风险的同时,高职图书馆要重视对读者的版权教育。在网络时代,读者可以以极低的成本获取盗版资源,侵犯了出版者和作者的合法权益,属于违法行为。高职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资源中心,理应肩负起版权教育的职责,把对读者的知识产权教育纳入常规工作,作为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一部分,在新生入馆教育等环节加以宣传和普及。
2.3 建立第三方综合电子书平台,实现电子书跨平台检索,合理选购电子书并加强宣传推广
图书馆需要一个整合优势的第三方综合电子书平台,使之兼容各家平台,符合国际或国内相关标准,避免图书馆需要采用多家平台采购才能满足自身需求,也防止出版社出于版权安全考虑以及对馆配商平台信任度不足导致电子新书出版缓慢,同时还可以避免馆配商平台资源重复建设。统一的通用平台更容易统一电子书格式标准并实现所购买电子书的多终端设备同步阅读,改善读者的阅读体验。因此,建立一个功能全面的第三方综合电子书平台是必要的,出版社可以把电子书资源放到平台云端,版权保护问题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尝试引入区块链技术予以解决;具体的试读、阅读权限可以通过各校IP地址控制,有效保证电子书数据安全;同时还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及时收集阅读数据,分析阅读需求,从而使出版社更具针对性地出版图书,提高读者满意度。
作为高职图书馆,要加强电子书资源整合,实现电子书跨平台检索,使不同格式和平台的电子书都可以用统一的阅读器进行阅读。如可以将所有电子书资源整合到图书馆现有的OPAC系统中,实现电子书的跨平台检索系统,实现基于网络的借阅服务,同时,使该平台支持多种资源的统一发现、按需排序及读者荐购等功能;另外,可以在购买电子书数据库时,要求馆配商提供符合本馆统一格式的元数据,从源头上支持电子书标准化建设,像纸质图书一样将电子书Marc数据导入系统,有单独的条目,在后台可以统计和管理,发挥电子书补充馆藏、增加复本的功能。总之,要能和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发现平台对接、检索、发现和统计。
合理选购电子书并加强宣传推广。高职图书馆可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情况、读者需求和本馆采访原则,选购可用性强、价格合理、符合馆藏建设要求的电子书资源。要合理分配纸质和电子书的采购比例,使两者互为补充,加大专业类电子书的采购,以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同时,对于已经购买的电子书,要加强宣传推广,创新推广模式,吸引读者积极借阅,提高电子书的使用率;对读者进行培训和引导,如开展各类读书活动,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提供移动阅读终端,培养读者良好的数字阅读习惯;图书馆各部门要形成合力,提高馆员自身信息素养,从而更好地引导读者,为读者找到需要的电子书。
3 结束语
随着馆藏评估标准的逐渐变化、行业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图书馆理念的不断发展,电子书在资源建设领域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随着数字阅读的日益普及,作为知识中心、数据中心和读者中心的高职图书馆,更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参与电子书资源的建设,推动电子书行业的发展,完善馆藏结构,更好地满足读者对电子书的阅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