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2021-12-31叶楠
叶 楠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4)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后勤的建设。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等学校后勤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后勤管理部门要紧跟时代步伐,抢抓机遇、锐意改革,奋力开创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1 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部分高校依然以传统管理模式为主,部分高校加大了后勤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从总体上看,发展态势良好。①信息基础设施进展较快,校园网络带宽扩容和升级,部分高校建成“WIFI6+全光网”全覆盖,上网速率显著提高;②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如利用移动互联、物联网、云平台等技术建成一卡通融合支付系统、能源监管系统、固定资产盘点系统、微信报修平台等。有些高校信息化程度较高,比如微信报修平台开发的比较成熟,集学生报修、维修人员接单、学生评价反馈、管理者后台监督、维修工作量统计于一体,既方便学生又提高了后勤管理精细化水平。然而一些专科院校或民办高校由于资金相对缺乏,信息化建设程度相对较低,仍以传统管理模式为主,信息化手段主要体现在后勤网站上发布新闻和通知,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仍然靠人工去完成[1]。
2 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高校人事管理、教务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等信息化程度较高,建立了相应的管理系统,然而后勤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管理模式上。还有部分高校对后勤信息化建设存在误区,重视信息化平台引入而轻使用,花费重金建设的平台利用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另外,一些高校对现有的信息系统开发不足,如校园一卡通的使用范围仅停留在借阅、消费和门禁等方面,没有对一卡通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没有对一卡通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
2.2 系统协同化程度不够
现阶段很多高校建立了一系列信息平台,然而各信息平台内的数据无法自由流通,无法实现同一身份登录多种系统,从而造成一个个“数据烟囱”“信息孤岛”;另外,对于多个系统的简单融合,容易出现数据冗余、表结构混乱等一系列运行维护问题[2]。比如,学生住宿管理系统中学生信息无法和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学籍信息及时对接,入住房间信息无法和一卡通宿舍电控系统有效对接,入住房间标准无法和学校财务系统中住宿费管理系统及时对接等等,这些情况给学生和管理者带来诸多不便。
2.3 管理人员信息化素质欠缺
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学历相对较低,人员“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接受信息化、数字化管理过程缓慢甚至墨守成规,不愿学习。此外,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储备不够,缺乏善于使用及维护信息系统的专业技术人才。
2.4 对师生信息化需求认识不够
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增强了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与广大师生之间的联系。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在广泛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去设计、开发某些信息化管理系统,从而满足师生们的需求,提升后勤管理服务水平。然而,一些高校后勤管理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往往只关注自身对某些管理系统的需求,难以精准施策,导致开发出来的信息系统认可程度较低,推广起来比较困难。
3 新时代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路径
3.1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
从校领导到中层干部再到广大教职工,都需要提高思想认识,关注和支持后勤信息化建设,提升后勤服务管理水平,以促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高校后勤工作涉及师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各个方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为实现目标,需进行科学性、战略性顶层设计,编制切实可行的中长期规划[3]。信息化建设是后勤管理工作中一次重大变革,为取得良好效果,需加强组织领导,从组织结构上明确后勤信息化建设的责任部门,便于有效地调配人财物等资源投入到后勤信息化建设中去。
3.2 加强系统协同,构建一站式信息化平台
随着人本理念深入人心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政府、医疗等公共服务部门通过整合多个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简化办事流程,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的便民服务。借鉴公共服务部门一站式便民服务的经验,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要建立统一的、一站式信息化管理平台[4],打破“数据烟囱”“信息孤岛”,将分散的一卡通、订餐、报修、宿舍管理、资产盘点、服务监督等系统进行全面有机融合,实现数据共享,做到数据无缝对接和集中统一处理,不断优化办事流程,以提高后勤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3 转变服务理念,坚持“以师生为中心”
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师生对后勤服务的信息化需求愈来愈强烈,传统意义上的后勤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因而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要积极转变服务理念,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着力推进后勤信息化建设。在具体实践中,后勤人员要打破惯性思维,要俯下身子去了解广大师生对后勤信息化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师生们的需求,有的放矢,去开发或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后勤管理部门要真正把师生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度挖掘师生各方面需求,积极转变后勤服务理念,从管办型向服务型转变,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后勤服务转型升级[5]。
3.4 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保障。高校需重视后勤管理人员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通过管理理念和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增强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接受度,督促管理人员学习相关技术,鼓励创新管理理念,造就一支业务精湛的管理团队,稳步推进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①高校需为后勤管理人员供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采取多样化的竞争和激励措施,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②高校应加大对后勤管理人员信息化培训力度,通过专家讲座、外出培训、同行交流等途径,拓宽视野,了解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和业务能力。③后勤管理人员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加强信息网络知识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6]。
3.5 加快智慧后勤建设
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校后勤工作中,智慧后勤应运而生。当前,后勤信息化建设要凸显智慧化、智能化,构建一个平等、开放、创新、共享的智慧化平台,为师生提供精准、便捷、高效的服务。智慧后勤是基于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技术建立的综合型服务平台,其涵盖的业务范围较广。通过建立能源监管平台,可以对地下给水、排水、供暖、供电等管网实行可视化、动态化监管,利用智能模块排查管网跑冒滴漏情况及用电安全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甚至可以根据学生人数自动控制教室灯光、空调开启和关闭,起到节能降耗重要作用;通过建立智慧场馆系统,师生可以查看场馆使用情况,预约场地,甚至可以监测运动人员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通过建立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广大师生通过手机端可以实时监控食堂餐饮卫生状况及餐饮服务质量;通过建立手机订餐系统,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在宿舍内就可以浏览食堂今日菜品,享受线上点餐、线下送餐的快捷服务。
3.6 科学配置信息化建设经费
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规划阶段,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和风险防控措施,统筹安排信息化建设经费。①在技术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建议分配适当经费用于购买社会化专业技术服务,制定后勤信息化顶层设计方案和中长期规划,可降低建设风险,满足后勤信息化建设的要求;②重视现有项目的升级和维护,把经费用于现有系统的运行维护和二次开发;③对产生良好示范服务和品牌效应的后勤项目,优先投入,形成良性循环;④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平台,根据实际需求选择IaaS、PaaS或SaaS服务,把信息化建设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7]。
4 结束语
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应锚定后勤管理信息化发展目标,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高校虽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题,但是前景是光明的。信息化管理必将推动高校后勤事业高质量发展,必将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将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