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性别乳腺癌病人心理问题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2021-12-31张尚书钱建锋董朝晖

全科护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乳腺癌病人家庭

张尚书,钱建锋,董朝晖

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其发病率较高,男性乳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在所有男性癌症中比例小于1%,然而,和女性乳腺癌一样,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在过去25年中有所上升[2]。目前多数病人经过综合治疗之后存活率延长,有研究显示,在亚洲,过去20年中乳腺癌的年发病率提高了1~3倍,死亡率正在逐渐下降[3]。尽管乳腺癌病人可以长期存活,但是在治疗前后,治疗过程中以及康复过程都存在一些因素影响病人的心理健康,使病人产生不良情绪。同时,女性对乳房状态的关注度很高,这便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关于男性乳腺癌没有非常多的信息,许多男性在患病之前不知道男性乳腺癌。心理社会因素不仅是乳腺癌的诱发因素,更能影响病人的康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当注意到男性和女性乳腺癌病人的心理障碍,根据不同的因素采取合适的方法帮助病人,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辅以心理干预,使得病人更好地恢复健康并拥有更好的生活。

1 影响因素

1.1 情绪与个性特征 病人的心情和个性与疾病有着很大的相关性,如果病人态度消极悲观,这不但会引发心理问题,还会影响病人的病情往不好的方向发展,比如有些病人无法说服自己接受疾病这一事实,便会不配合治疗,他们认为自己的病无药可救,因此对手术产生抵触,这严重影响着病人的治疗。部分病人可能会处于长期的自我贬低状态中。有研究表明,C型行为性格的病人,且有重大负性生活事件者,乳腺癌的发生率会增加,一旦患上肿瘤,病人的心理问题会更加严重[4-5]。乳腺癌病人的正性情绪对于病人的病情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有文献显示,乐观、豁达、坚强的心理行为特征及积极的心理调节能有助于癌症病人建立对疾病治愈的希望和信心,提高病人的远期生存率[6]。Algoe等[7]经过研究认为积极情绪是转移性乳腺癌病人心理康复的强有力因素。黄昆等[8]对乳腺癌化疗病人的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术后化疗病人的心理弹性会明显降低,并且发现心理弹性是焦虑抑郁的预测因子,心理弹性低的病人更易于产生心理问题,而心理弹性高的病人往往能乐观地面对问题。

1.2 手术与身体缺陷 手术能为病人解除生理上的痛苦,然而也为病人带来了心理上的问题。有研究显示,当手术日期临近时病人焦虑不安的情绪会增加[9]。乳腺是女性的重要器官,特别是对年轻女性而言,乳腺切除容易使病人产生自卑的心理。孙乐英等[10]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病人在术前主要担心自身生命能否延续,但在手术后恢复期则主要关注自身的形体状态,对乳房缺失的承受能力较差,大部分的病人对自己的形体持否定的态度。有研究表明,不同的手术方式对病人的心理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11]。据统计,20%~60%的病人在术后2年还是无法接受这样的变化[12]。这样的不良认知会导致病人心理问题的增多,同时会降低其生活质量,影响疾病的发展和康复[13]。

1.3 家庭状况 乳腺癌高昂的治疗费用会给中低收入的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病人无法支付高昂的费用,会给病人造成极大的心理问题。有研究表明,乳腺癌治疗过程所需费用较高,当病人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时病人的经济负担加重,从而产生心理问题[14]。蒋维连等[15]对乳腺癌病人心理问题的质性研究发现大部分的家庭因为难以承受乳腺癌治疗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从而使心理问题加重。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向病人提供一个倾诉的空间,可以使病人能够寻求家人的建议和安慰,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肖惠敏等[16]的研究表明,病人的自尊与家庭实际亲密度和家庭实际适应性呈正相关,病人与家人的情感联系越多,自尊水平就越高,当病人被诊断出乳腺癌时其家庭做出相应改变的能力越强,病人的心理压力就会越低。家庭支持呈现多维度的结构,各种形式的支持可交叉发生作用,随着病程的推进,病人对家庭提供的支持方式和内容需求会有所侧重。

1.4 年龄 乳腺癌发病更趋年轻化。从陈小琼等[17]对不同年龄阶段乳腺癌病人的调查中我们可以得知,青少年目前承受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大,社会压力较大,被确诊为乳腺癌后,害怕因为身体的改变而影响恋爱、婚姻、生育等问题,并且永远失去了女性最重要的特征,在重返社会时更加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容易悲观失望;中年女性的心理和生理都比较复杂,她们往往承担着多重角色,相夫教子,心理上容易产生超负荷感,并且对恶性肿瘤认识不足,同时病人又处于更年期,心理问题更为突出;老年病人认为得了癌症后便无法治愈,而且年龄大,害怕会给家人增添负担,治疗依从性较差,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各个年龄阶段的病人的心理问题有所差异。研究发现,年轻女性更容易产生社会心理学方面的问题[18]。对于男性病人而言,其解决问题和寻求社会支持的应对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19],这可能与老年男性乳腺癌病人伴侣或其他家庭成员死亡、子女迁出、退休有关。

1.5 教育水平 关于教育对乳腺癌病人心理问题的影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李爱珍等[20]研究表明,文化水平高的病人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部分人群容易受到社会、家庭、同事等多方面的影响。文化程度高的病人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了解到有关乳腺癌的相关知识,这部分病人对乳腺癌的复发率较为敏感,所以产生的心理问题较文化程度低的病人高。杜延泽等[21]的研究也显示,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和脑力劳动者对疾病有一些认识,因而更加害怕疾病会加重。但是姜萍岚等[22]的研究显示,文化程度低的病人,信息来源渠道较少,对疾病的本质认识低,容易缺乏治疗的信心,从而对治疗过程产生不利的影响。刘新云等[23]研究也表明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病人较小学文化病人的自卑发生率低,这可能与小学文化程度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有关。

1.6 婚姻状况 和谐的家庭生活对病人病情的康复有莫大的作用,良好的家庭关系能够激励和支持病人,让她们易于接受医治。相反的,病人的心理问题就会增加,女性乳腺癌病人术后第二性征改变,会影响到性生活,甚至婚姻状况[24]。陈静等[25]的研究显示,与丈夫的沟通问题是严重心理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当丈夫的表现没有达到妻子的期待时,会影响两者的婚姻关系,造成对婚姻的期待降低,促使病人产生心理障碍[26]。对于未婚女性来说,病人担心影响自身择偶,担心自己找不到归宿,对未来的感情生活失去希望。对于男性乳腺癌病人来说,如果没有伴侣的支持,其心理压力会更大,战胜疾病的能力也会更弱[27]。研究表明,许多男性乳腺癌病人表示,当谈到疾病、情绪或个人方面时他们的伴侣是支持的关键方面[27]。

1.7 社会因素 人是群居者,有些病人在乳腺癌术后不敢也不愿与他人进行交流,这源于公众对病人所持的态度。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受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女性重视自身价值,希望得到社会的尊重,所以常常会担心,自己会不会受到社会各界的歧视。Chou等[6]的研究也表明,社会支持能够提高乳腺癌病人的应对技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样,社会支持对于男性乳腺癌病人来说也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减轻负担,一般来说,社会支持对于癌症病人的心态和治疗过程有积极的影响[27]。有研究指出,男性乳腺癌病人得到的社会支持少于女性乳腺癌病人[28]。可以说,对于男性病人来说,社会支持在某种程度上是缺失的。男性乳腺癌病人通常不会在他们最熟悉的社会环境中谈论他们的疾病,以此来防止“污名化”和尴尬[29]。因为紧密的社会环境在男性乳腺癌病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应该更多的包含在癌症护理当中。

2 展望

乳腺癌病人逐渐增多,生活期限渐渐延长,虽然病人的生命威胁已适当解除,但是病人的生活质量也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乳腺癌病人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这些心理问题不止出现在女性的身上,有研究指出,男性病人并不想与其他乳腺癌病人接触,因为他们害怕这种不自在的谈话,更不想再次面对疾病[27]。有质性研究表明,病人的负性体验明显多于正性体验,说明男性乳腺癌病人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30]。这是由社会和躯体等多方面的交互作用而引起的,影响病人心理问题的因素都不是单一的,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还会诱导乳腺癌病人的免疫功能降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31]。当然,这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医护人员的关注,近年研究发现成年癌症病人抑郁和焦虑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同龄健康人群,同时有研究表示适当的心理干预对有心理问题的病人效果显著[32-33]。在国外的一项研究中提到,现在大多数的临床研究都排除了男性乳腺癌病人[34]。在未来,医护人员应该加强自身职业素质和护理技巧的培训,在关注疾病的同时注重男性和女性病人心理变化过程,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和不同的性别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未来的研究中增加男性病人,通过多学科的协作,遵循个体化,运用针对性较强的心理干预方法,发挥心理干预的最大效能,以期解除病人心理上的痛苦。

猜你喜欢

乳腺癌病人家庭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谁是病人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家庭“煮”夫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恋练有词
病人膏育
寻找最美家庭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