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教育中“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的平衡

2021-12-31陆全德

科学咨询 2021年7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乌鸦狐狸

陆全德

(柳岗小学 四川巴中 636000)

一、“价值取向”方向

“价值取向”属于哲学范畴,简单来说也是一种价值观,是对某件事所持的价值立场和价值态度,是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更会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倾向。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和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价值取向更应该在整个国家和社会大的方向和指导之下形成。

对于价值取向方向的判定一直是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问题。主要出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价值取向深奥难懂,其实就是没有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质,使得价值取向深奥难懂更难以被学生接受。其原因在于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缺乏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在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接受事物和处理事务的能力也还不全面。而教师的各方面能力包括对世界的认知、知识储备量、社会经验以及思维等方面都相对成熟,这也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问题所在,因为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双方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在于教师能更好地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而弊端在于,学生和教师这种认知上的差距会使他们在从同一事物中获取的信息量的多少存在差距,教师肯定会比还在成长中的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教师也相对较强,也就是说面对同一事物教师会比较容易理解而学生理解起来就相对比较困难。经验不足的教师就会常常忽略这一点,甚至把自身的价值观念强行灌输给学生,以自身的价值态度臆断学生的价值态度,以自身的立场衡量学生的理解程度,这明显是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价值导向。再有,由于应试教育的模式根深蒂固,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在乎考试本身,更在乎考点以及知识点也就是考试内容的导向,而把书本中想要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思想内容、价值判断等影响“人”的长成的东西放在其后,忽略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这显然是与教育的最初目的背道而驰的。因此,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高分是不利于学生长期发展的,更是错误的培养模式和价值导向。

二、“独特体验”途径

“独特体验”我们可以从“独特”和“体验”这两个词来解读,“独特”意为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独有的、特别的;“体验”意为亲身经历、实地领会。由此可知“独特体验”为个人由亲身经历而产生的属于自身独有的感悟。也就是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亲身经历的内在情感活动及体验。

(一)“用心”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当中,现在仍然存在教师灌输式、强制性模式化的教学过程。直接告诉学生本章节的考点、本文的中心思想,由教师牵着学生的思维在走,太过于追求标准答案,从而忽略了学生的自身体验,更加忽略了语文学习当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隐知识。这些都必须靠学生细细品读、独立思考且用心体悟,可能不是马上就能领悟的但在自己的肚子里终会发挥作用。

(二)“点拨”

这里就需要用到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教师最好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最终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引导、提问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适当的点拨让学生有茅塞顿开的体验和通过思考解决问题最后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始终要做学习的客体,起到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

(三)“想象”

对于学生想象力的保护,更是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做的,想要让学生产生更真切的体验,想象力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在语文中往往弦外之音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往往言外之意更能体现作者的本意,让意境产生缥缈唯美之感。

除了上述的三种方法之外,作为教师我们更要从小注重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特别是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会反复强调阅读的好处,但阅读一定要用心去感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在阅读中得到启发,感受思想在脑海中的碰撞,用科学的视角去探索新世界。同时,阅读也不应该是“走过场”“做面子”,有些老师会为了教学进度或者教学任务忽略了阅读的体验,这样会适得其反,与真正的“教学”背道而驰。其实阅读既是方法也是成果,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掌握阅读的方法,也在阅读中通过汲取知识获得感悟,体现着学习的成果,这样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三、“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的关系

下面以本人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时为例,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本文内容概述:狐狸为了骗乌鸦嘴里的肉,夸乌鸦长得漂亮,唱歌也好听,叫乌鸦唱歌,乌鸦一唱歌,嘴里的肉就掉到地上来了,狐狸叼着肉一溜烟地跑了。)

……

师:今天我们学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引发孩子们思考讨论)

生:狐狸聪明,遇事肯动脑筋。

生:不,狐狸不诚实,狡猾。

生:乌鸦老实,受了骗,可怜。

生:不,乌鸦爱慕虚荣,才上了当,活该。

……

问题一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由于意见不同,形成了两派,各抒己见,进行了激烈争论。此时面对学生不一样的独特体验,作为“裁判”的老师,简单地肯定与否定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这就需要老师在肯定与否定之间作一个引导。此时我给孩子们作了这样的讲解:狐狸的确有聪明的地方,遇到困难能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狐狸把聪明用错了地方,没有把聪明用在诚实劳动上,而是用来骗人——欺骗别人的善良来谋取私利。狐狸这样做,不再是聪明,而是令人讨厌的狡猾,狡猾是要害人害己的,这不是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样既肯定了部分学生认为“狐狸遇事肯动脑筋,善于思考”的独特体验,又顺理成章地把学生不完美的独特体验引入到正确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上。

对于乌鸦的看法,同学们的两种理解都没有与当今社会核心价值观相违背,应该得到理解与尊重,我在这个时候也给孩子们做了概括:乌鸦的确是不幸的,不管是无知还是爱慕虚荣,都要汲取教训,时刻都要保持头脑清醒,特别是面对诱惑,要经得住考验,从而避免上当。在对待乌鸦的态度上,也充分说明了语文材料的丰富人文内涵对学生会产生多方面的熏陶感染,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是多元的,我们要树立多元意识,只要学生的认识没有违背真善美的原则,不违社会核心价值观,就应得到认可。

综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首先站在正确的价值取向基础上,把“培养什么人”放在首位,才能更好地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总之,语文教学应特别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乌鸦狐狸
小乌鸦
乌鸦喝水后传
狐狸和猫
狐狸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狐狸便当
乌鸦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