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因素探讨

2021-12-31黄思贤

科学咨询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背景大学生

黄思贤

(广东理工学院 广东肇庆 52604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高校学生的创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通过互联网技术,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在学生就业方面提倡自主创新,推动了我国高校的发展。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改变了传统的行业运营模式,给学生提供了创业的机会,学校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但是,部分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关于对互联网+背景创业的理念还不清楚,这严重影响着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所以,学生要抓住机会,站在时代的前沿,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征,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社会也要给学生提供创新机会,帮助学生完成创新创业梦想。

一、互联网+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因素分析

(一)个人方面

自主创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包含的事项方方面面,学生在创业前要做好心理准备,完善自己的心理建设,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1]。在创业中,工作的运行、涉及到上下游产业、内部管理等都需要了解清楚,这样才能实现创业的经济最大化。很多大学生非常想创业,与在外面的单位上班,更倾向于自己当老板,他们更愿意在轻松的环境下工作,也渴望挣更多的钱;部分学生对创业没有自己的认识,盲目追随发展潮流;也有学生对自己创业没有规划,对工作内容没有详细的计划,没有把重点放在产品质量方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部分学生急于求成,缺乏耐心,对创新创业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二)学校方面

现在,高校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便是学生就业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的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高校就业浪潮中,但是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就业市场逐渐饱和,很多学生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高校是培养学生的主要阵地,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重任,还肩负着指导学生就业的责任[2]。面对这种就业压力,高校要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给学生自主创新提供思想和物质方面的支持,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学校要把创业放在重点位置,指导学生创业,给学生提供环境支持,让学生树立创新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斗志。但是,学校目前还没有浓厚的创业氛围,有部分学校开设了有关学生创新创业的课程,但是效果一般。

(三)社会因素

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的机会,很多机构也给学生创业提供了优惠。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人们可以在线交流,这给学生创新提供了人力资源;另外,在网络发展下,很多资源都可以多元利用,供货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渠道,学生通过网络就可以实现货物支配。目前,高校学生已经朝着这方面发展,但是学生还没有发现隐藏性的资源,或者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在创业中仅仅局限于自己熟悉的领域,新的领域很少涉及,创新创业跟风严重,导致行业发展不均衡,学生创业成功率低。

另一方面,国家结合我国的发展国情,适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方针,倡导高校学生毕业后投入创新的浪潮中,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但是,学校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这削弱了创业的积极性。部分学校在学生创业中有自己的平台,激励学生毕业后创业,但是整体创业动力缺乏。另外,家长的就业观念难以改变,他们渴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铁饭碗,追求工作稳定,导致我国高校创新教育发展缓慢。

二、互联网+背景下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措施

(一)政府完善创业政策

首先,政府是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的引领者,因而要发挥引导作用,完善创业法律,给学生提供创业支持。高校学生在创业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资金,政府在制定政策方面,可以完善融资政策,在税费、补贴、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支持。在互联网+背景下,政府要完善网络技术、资金服务,在各个方面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其次,要完善教育体系,让高校把学生创新创业纳入重点环节,建立专门的创业服务机构,监督、引导国家出台的各项创业政策,提高学生创业审批的效率,鼓励更多的学生进行创业[3]。最后,要落实相关法律制度,把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上升到稳定的法律层面,保护学生的创新利益。在公共服务方面,要成立监督创业网络平台的部门,审查创业机构的运营情况,引导学生创业更加科学和专业,同时提供创业学习和实践的网络平台。

(二)社会提供创新环境

要推动学生的创新创业,社会就要营销良好的创业氛围,引导舆论导向,给学生提供创新支持。良好的创新环境不仅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兴趣,还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因此,社会要营造舆论环境,通过网络积极宣传,普及创新创业的知识,提高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认同感,同时建立线下和线上的机构,展开创业培训服务,给学生创业提供支持。企业也要发挥作用,加强和高校的合作,在学校建立创业扶持基金,并把优秀的创业案例分享给学生,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为高校培养新型的人才提供实践基地。另外,家庭和学生的关系不可分割,家长对学生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家长要鼓励学生创新,提高孩子对创新的意识,转变就业观念。在互联网+背景下,很多职业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家长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鼓励孩子大胆尝试,摒弃铁饭碗的思想,为高校学生创业提供家庭支持。

(三)高校优化创业氛围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校是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因此,学校要营造创新文化,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在具体的工作中,高校要给予学生资金和资源的支持,注重学校创新社团的发展,发挥学校社团的作用,以直观的方式影响学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优化创业社团管理,注重实践,通过反馈的方式考评社团效果。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学校要不断优化创业环境,给学生提供创新服务。与此同时,要加强课堂教育作用,提高老师的能力,给学生搭建创新的网络平台,并和企业做好对接,把学生创业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课程开设方面,多设置互联网+创业的课程,引导学生挖掘互联网中隐藏的创业机遇,督促学生学习创业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4]。另外,还要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分辨网络信息,让学生把创新和网络信息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创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目前大学生对创业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缺乏独特的眼光。如果高校未对其进行引导,学生在面对大量的网络信息时,不知如何辨别,会迷失在互联网复杂的信息中。

三、结束语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就业模式,给大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的机会,也给学生带来了创业的挑战。面对复杂的创业信息,学生难以分辨,同时自身对创业的认识还不清楚;受家长因素的影响,学生不敢投入到创业中。所以,社会各界都要认识到互联网+背景下隐藏的机遇,鼓励学生参与到创业之中,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让学生全身心自主创业,减少我国的就业压力。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背景大学生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