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现状分析与研究

2021-12-31

科学咨询 2021年7期
关键词:志愿院校高职

马 宁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凸显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提出“高素质”的呼声越来越响,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工程也在不断的革新和进步。除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的素质教育基础功能外,向各类实践活动要素质成为行之有效的渠道,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就是各类实践活动之一。当下,总体来说各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组织基本建立;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规模和频次都在增加;志愿服务活动的项目日益丰富;学生素质提升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扩展。当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异常价值观的不断涌现,志愿服务活动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

(一)各高职院校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视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从组织的角度讲,当前各高职院校都在开展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工作,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透过现象看到志愿服务活动的背后,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的。首先:组织管理机构界定不清、职责不明的问题。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工作归口应该在学工部门或团委,但再往下就很少有专人专岗了,也就是说管理部门仅是承担了指挥的作用,具体操作会布置安排到二级学院的学工口上,二级学院缺乏应有的主观能动性,从组织的角度讲必然就缺乏了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投入不足,包括必要的经费、装备、统一的服装等投入都不能有效保障。最后还有指导教师的数量和专业性参差不齐,有的仅是一名辅导员或者领队,一项志愿服务活动必须要有它的主题、思想主旨、策划方案、效果预期等,如果专业的指导老师跟不上,那么活动的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二)志愿奉献精神淡化,功利色彩浓厚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其社会性更强一些,从而社会中的一些畸形的价值观和不好的习惯会随着他们参加单招考试、降分录取、“3+2”中升高等方式迁移到学校,具体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上来,有的学生就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功利态度。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对入党有无帮助?是否颁发荣誉证书?评奖评优是否优先考虑?我们把这些归类为极端功利性表现。其次,有部分学生虽然参加活动,但又出现挑项目,挑角色的问题,大型的、官方组织的活动。比如大型运动会参加的人多,甚至人满为患,日常的公益活动参加的人少,这也是一种功利性的表现。还有就是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消磨时间的,有空就去、没空不去;想去就去、不想就不去;心情好去、心情不好不去,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些学生即使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往往也会凸显团队意识缺失、合作精神不足、纪律性差、不服从指挥等问题。总的来说就是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精神理解和践行得不够,功利色彩浓厚。

(三)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的创新性有待提高

当下,各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主要包括三大类:一类可以归纳为传统项目,主要包括各类公益活动,如公众场合的卫生清扫、敬老院、福利院献爱心、暑期下乡活动等。另一类是常规项目,主要包括各种纪念日、节点、宣传日等,如学雷锋纪念日、清明节、无烟日等组织的活动。再有一类我们总结为随机项目,包括某城市承办的大型国际、国家赛事活动,如大型运动会、国际马拉松、周年庆典等。这类活动学生能参加的次数和人数都有限,所以大规模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还是集中在前两类,但前两类活动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创新性少、项目单一、学生参加后极易产生厌倦情绪。特别是现在大学生都是90/00 后,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兴趣是需要不断激发的,如果志愿活动项目的创新性、以及活动过程中组织方面和内容方面的创新性不足,是很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的,即使参加了,持久力也不会太强,效果显然。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反思与建议

针对组织机构、投入、管理与指导老师的问题,本文认为,各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首先要把组织机构健全,职责明确,最好做到专人负责,使该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呈规范化、专业化和可持续化。组织管理部门要设定严格的准入条件,以保证志愿者队伍的基础素质;要行成在过程中培训和考核的机制,保证志愿者队伍的精神状态始终处于正态方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始终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要保障对因毕业或其他原因退出志愿服务队伍的同学们志愿工作的认定,具体可以颁发荣退证书。其次要保障必要的经费、装备投入,组织管理部门要做专门的经费预算,切勿让志愿者们精神奉献的同时,还要附带“物质”奉献。最后就是指导老师的不足问题,组织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多方联动的措施,寻求外援来解决这一困境。比如可以通过对接与本校思政部建立合作机制,思政课要进行实践教学,苦于无载体;志愿服务活动本身又是非常典型的思政实践课,但又苦于无指导老师,可以将二者嫁接起来,赋予志愿服务活动于思政实践课的部分学分,思政老师可以随同学生们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给与相应的指导和评价,一举两得。

要抑制志愿服务队伍中的功利化思想的渗透和蔓延。志愿服务活动的前提是需要志愿者们透彻地理解和坚定地践行志愿精神,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则就成为不了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志愿者。因此,在招募环节,组织部门就要做好宣传、摸底、培训工作,可以增加一些有仪式感的环节,比如签名、压掌印、宣誓等,强化学生们的认知。也要定期组织举办一些培训环节,包括志愿服务精神的夯实、志愿服务技能的提升、团队合作精神的拓展训练等。最后还要增设考核淘汰环节,可以根据服务者的打卡次数,服务效果,日常表现等予以考核、诫勉、甚至劝退,这样才能保证志愿服务队伍在精神境界上的纯洁,保障志愿服务的效果。

要探索拓展志愿服务项目的外延,增加项目的创新性和吸引力。组织管理部门可参照学生的学分制模式,创新参与度,比如可以将常规项目设置为必修项目(意思就是必须参加),将传统项目设置为必选项目(在项目类型上是必修,在参与次数上是可选),将随机项目设置为加分项目,因为随机项目往往由主办方把关会比较严,条件苛刻,未必所有人都可以参加。在此基础上,组织管理部门就可以构思传统项目和常规项目的创新性,扩展服务项目的类型和外延。比如可以将志愿服务与脱贫攻坚联系起来,学生未必要蹲守扶贫一线,可以在校园中利用网络搭建运营平台,帮助贫困地区找货源、找销路等。这样既可以将志愿服务的精神波及得更广、更深,也可以调动大学生们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途径,也是社会育人的集中体现,更是高职院校学生厉练德才兼备身份的重要渠道。因此各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加强服务管理,注重精神价值引导,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志愿院校高职
以志愿,致青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小行动 大志愿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