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养成方法与途径

2021-12-31

科学咨询 2021年7期
关键词:师德职业道德院校

周 威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51)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人才推进,而人才的培养与教育事业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把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放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人才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教师队伍建设文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中着重提出要把“师德”作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将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放在首要位置[1]。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素养,能够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做学生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要求教师是学生人格塑造的榜样者[2]。本文结合作者的教育教学经历,探索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养成的方法、途径,为建设师德师风做出贡献。

一、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养成的重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3]。高职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部分,有其独特之处。高职教师所面对的受教育群体都是职中毕业、高中毕业或者同等学历的学生,普遍是刚刚经历过成年礼的年轻人,走出相对封闭的中学环境,进入更加开放的高校环境,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思想活跃、三观没有完全成型的大学生,高职教师不能采用和初等教育相同的教育方法。若要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做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高职教师,我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几点:具有高尚的师德;具有现代高职教育理念;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具有较强的教育能力、科研能力;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其中,师德是灵魂,专业能力是内涵,教学能力是表达内涵的关键。

人们常说教师是个良心活,尤其是高校教师。他们的教学效果和在教育教学上的用心度,很难用一个固定的标准进行评判,这与中小学有着极大的差别。虽然每所大学都有相应的考核制度和质量监督体系,但是因为教师工作效果并不能简单的进行统一评价,每个教师的工作相对独立,再加上其他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教师上课成为良心活的现象。同样,教师在对待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面临和上课相似的问题。高职学生不同于未成年学生,他们正处于快速社会化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性格习惯以及能力等千差万别,面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思想多元化,并且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这些都要求高职教师能够灵活的处理问题。学校不是工厂、流水线,不是生产统一规格产品的地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信服。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教师必须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具备“好良心”。这不是目标而是要求,不是要尽力达到的水平,是高职教师最低的出发点。

二、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培养方法与途径

结合本人的教育教学经历,培养高职教师师德需要从内在养成、外在推动两个方面为抓手,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一)师德培养的内在养成——教师自我提升

1.爱岗爱生

爱因斯坦曾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高职教师而言,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工作,而是被动的接受领导安排的任务,那么就难以适应教育教学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作,无法融入高校的环境,无法体会和感受工作的幸福与快乐,进而也就谈不上培养职业道德。培养职业道德的前提是热爱教师职业,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有所了解。热爱教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积极学习,学习工作内容,学习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方法,这是培养职业道德的重要一环。

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表现在是否能够关注学生的需要[4]。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感情,做他们的知心人和良师益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育教学工作。高职学生与本科生、研究生有着巨大的区别,不能一概而论。通过和学生交流,一方面可以熟悉学情;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教师的身份认同感。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要有耐心,不能简单粗暴地呵斥、挖苦、惩罚,应该站在学生角度进行分析,换位思考,找到发生问题的原因,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智治人,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主动改正错误。在学校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处理好师生关系,热爱学生,是培养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方面。

2.学高身正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和身正是为师的前提和基础[5]。老前辈常说:“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准备一桶水”。也就是俗话说的“艺大根深”。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学识,提高自身的修养。

要想更好的传授知识,教师不仅要掌握所讲授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从各个角度,不同侧面阐述所讲授的内容,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的艺术性。要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高职教育教学理念。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大部分都经历过研究生教育。所接受的教育过程,在头脑中形成了教学的固有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并不适合目前的高职学生,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了解高职学生的情况。针对学情,制定适合的教育教学模式,以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作为专业课教师,为了更好的胜任专业课程的讲授,首先,要不断充实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学科知识,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其次,在暑期现场实践及学生实训期间,深入现场学习实践操作知识,掌握专业相关操作技能,为指导学生实训教学打下基础。再次,经常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沟通交流,吸收更多的教学经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明确教师应该如何去学、去做、去教。最后,通过研究教研教改项目、慕课网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教育工作者应该学而不厌、充实知识、不耻下问、积极进取、善于思考、敢于探索,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理论修养,才能胜任高职教师这一岗位工作。

除了提升学识,做到学高为师,还要严格律己,做到身正为范。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因此教师要做到严格律己,规范自己的言行,用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总之,高职教师师德养成需要教师提高学识、严格律己,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向学生传播专业知识的同时,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品学兼优的职业人才。

3.专注教学

目前,国家重视教师行业,不断推出政策提高教师收入,提升教师社会认可度。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因素对师德养成造成不良影响。例如教师收入较低,教学任务繁重,学生生源不足、基础薄弱,绩效考核不公、职称晋升困难等,均影响教师专注教学,提升职业素养。作为一名教师,要屏除各种不良因素影响,提高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努力做到淡泊明志,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专注教学,培养自身高尚师德。

(二)师德培养的外在推动——外界加强引导

1.院校培养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对于培养教师师德非常重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师德培养。第一,高职院校要从思想根源提高教师的师德意识,重视师德建设。师德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而且对院校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院校领导需要制定相关措施、落实培养途径,将师德养成放在教师培养的首要位置。只有做好师德养成,教师才会深入理解教师职业的教育意义,坚定自身教育理想信念,将崇高的教育事业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第二,学院在重视师德建设的基础上,构建关于师德的考核制度。现在注重教学、科研能力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增加师德考核指标。考核指标不仅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教育教学能力,更要注重职业道德素养。为学院培养更多优秀教师,为社会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2.树立楷模

最近几年,在高校中涌现出大量的师德楷模,用自身的事迹,为我们诠释了师德师风的内涵。例如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 项、让140 万亩荒山披绿、帮助农民增收数十亿元。2016 年,由于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8 岁。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授予李保国“人民楷模”荣誉称号。有关教育部门需要大力推动、宣传师德师风的优秀教师事迹,发挥榜样的力量,让广大教师了解培养师德的方法途径,推动师德建设发展。

3.社会影响

外界的社会环境对师德养成具有一定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重视职业道德素养。因此,提高职业院校教师师德,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社会引导。第一,建立良好社会环境,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师德养成对于高职院校教师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让教师感受到职业的使命感、荣耀感以及社会对辛勤工作的认可,使教师积极投入到教育事业。第二,政府努力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

三、结束语

总之,作为一名高职教师,若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其中,培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它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因此,高职教师师德培养的内在养成、外在推动均要加强重视,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做到德才兼备,真正胜任教师这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

猜你喜欢

师德职业道德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的加强中职德育工作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