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思考

2021-12-31周俊玲刘晓霞徐春梅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华思政高职

周俊玲,刘晓霞,徐春梅

(1.四川开放大学 a.文法学院;b.《当代职业教育》杂志社,成都 610073;2.广元开放大学 教务处,四川 广元 628017)

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迈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1],首先要实现高规格的人才培养,不仅要使学生具备高水平技术技能,还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具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和素养。“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有助于完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助推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凝聚着整个民族的广泛认同及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色,是当下高职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及精神指引。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是优质思政教育内容

高职思政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2],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中华人文精神的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及其滋养的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等,乃至地域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校史校情、校风校训等,都是优质思政教育内容。在思政教育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及人文精神,可以促使学生提升人生智慧、涵养美德、塑造品格,对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提升国家认同等具有重要作用。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要肩负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就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追求仁爱的崇高道德品质、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理想人格等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具民族特色的修身之法与修身之道,培养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自觉性,造就了无数拥有爱国精神、仁爱之心、志向坚定的志士仁人,其精神内涵是促进高职院校新时代青年学生成长的力量来源,具有以文化人的价值导向作用和强大的德育功能。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

高质量的高职教育应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教导其提高智力素质,还要将其思想认识、价值观念、道德水平、审美能力等精神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以文化传承及发展的方式开展思想教育,潜移默化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例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需要的价值统一与有机结合,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可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内化。又如,高职思政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工匠文化可以清楚阐释工匠精神的历史逻辑,提供工匠精神培育的文化资源。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存在的不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高职思政教育的重要使命,但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尚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系统性缺乏

我国高职教育自诞生以来,在教育体系及社会观念中,侧重于培养技能型人才,以培养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为目标,一定程度上存在偏重专业及技能教育,轻视人文素养、传统文化教育的现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性、整体性重视不够。这导致高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不深刻,尤其对“仁爱”道德品质的追求,对孝、义、礼、敬的传承存在不足。

2.2 有效度不高

高职在校学生成长在以智能移动终端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思想活跃、价值追求多样,偏好科技感、潮流感,在思维方式上有一定的求异性,对网络新事物有较强兴趣。随着智能时代快速发展与信息化的高度普及,尤其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微博、抖音、快手、头条等信息载体培养了高职学生浏览、学习的习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系统性强、较为严谨的智慧与经验,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尚未研发出系统的符合学生接受习惯的传播内容与形式,教育有效度不高。

2.3 实践性不强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知行合一”“内化于心”[3]。实践活动是将理论知识通过外化的形式内化于心的重要手段,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品格、锻炼意志品质、践悟人生哲理。高职院校通常更为注重与企业合作建立技能训练相关的实践基地,主要围绕技能培养目标开展实践教学,较为忽视服务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或建立实践基地。这就造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充分发挥优质育人资源应有的作用。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3.1 不断加强师资队伍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素养与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的高低,不断加强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前提。第一,高职院校教师多为“双师型”,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与专业能力,但是很多理工科专业教师本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不深刻,对此,高职院校应结合专业实际,根据思政教育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面向教师开展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提升培训。比如,水电类专业可以从治水精神、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水利建筑文化等方面对教师开展培训。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需要充分提升高职教师对此项工作的认可度,促使教师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高职院校应通过教育培训、规章制度约束不断优化师德师风,使教师自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身,通过言行举止、文化修养,示范引领学生。第三,加强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使教师能在思政教育、专业教学及实践教学中科学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教师以融合观念为指导,充分开展学情研究,真正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在遵循基本教学大纲的前提下,采取探究式教学法等更为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课堂形式更加生动,使学生沉浸于课堂;利用《中国诗词大会》《如果国宝会说话》《天工开物》等深受学生喜爱的弘扬传统文化的系列节目作为教学素材,让课堂内容更为丰富。

3.2 着力用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重要渠道

课堂教学是知识讲授、文化传承、素养培育的主阵地,充分运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渠道。首先,高职院校应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中充分考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4],在制订课程标准、编制课程大纲、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时,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其次,要坚持优选及适用原则,精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材,从思想价值引领的高度,使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通过高职课堂得到传承与发展,高职课堂也因传统文化的融入而更具生命力与厚重感。最后,要坚持系统性和整体观,遵循一定的历史脉络或内在逻辑,将教育素材合理分配到具体专业的各门课程的相应章节,避免素材运用支离破碎和重复雷同。

3.3 充分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

微博、微信、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并已形成一批较为成熟的内容产品和IP。例如,美食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以短视频讲好了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传播了中国传统美食、技艺文化。高职院校一可结合地域文化、专业特色、行业文化研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的短视频、微课,发布于官方新媒体,为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提供丰富的资源。二可大力宣传、评奖鼓励,发动学生利用新媒体拍摄和发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让学生在查阅资料、脚本设计、拍摄剪辑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3.4 精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高职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等,需要在实践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职院校一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等相关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代练,让学生通过竞赛活动去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之美。二可利用校内社团力量,多组织一些深受当下年轻人喜爱的陶艺、手作、汉服、刺绣等体验活动,使高职学生更多接触、了解传统文化的形式,进而学习传统文化的内核,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塑造良好品格。三可借助当地博物馆、历史遗迹等现有资源,组织学生群体在实践中了解历史文化,感受历史的温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文化认同,从而坚定“文化自信”[5]。四可在重要历史纪念日,以报告会、主题班会、座谈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把传统文化理念、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促进大学生良好情感培养和正确价值认同。

猜你喜欢

中华思政高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