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跨学科思政交叉融合的价值意蕴与实践逻辑
2021-12-31季燕
季 燕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6)
跨学科的概念早在1926年就已经由外国学者提出,在当代中国,这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目前,我国高校逐渐出现学科组织结构僵化,学科之间的界限壁垒存在明确划分,学科发展的交叉性与学科组织结构之间不相匹配等问题,而创建学科交叉平台和促进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大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交叉科学是全面综合且跨多学科的产物,对解决人类社会出现的复杂科学问题及其他社会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一、价值意蕴:理工类跨学科思政的重要意义
(一)整合育人,促进学科融合
如今,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已成为紧缺型资源。各高校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培养富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跨学科思政的复合型人才,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的优势,切实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1]。跨学科对理工类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给他们打开了另一扇窗户。当今时代,社会上很多岗位都需要文、理、工兼容的复合型人才。
(二)学程重构,指向高阶思维
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将人的思维方式分为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两种方式。许多学校在现在的招生简章中对以往的专业未给予特别的关注,鼓励跨专业研究生学习。比如,理工科学生可以利用工科背景来丰富自己的思维路径和某些深层次思考领域的研究,并享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自由度。跨学科有助于摆脱惯性思维,运用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创新思维,形成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拓宽视野,从而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三)立德树人,实现全面发展
“德”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各课程应深入挖掘其理念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理工科跨学科思政既能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也能实现社会交往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方面,依靠理工优势发展特色学科思政,实现学科交叉,知识获取更加全面,能力更加全面;在社会交往方面,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开发,促使学生构建并拓宽社会多维交往,打通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沟通渠道,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
二、实践逻辑:理工类跨学科思政的现实路径
(一)宏观层面:注重平台建设,营造好跨学科学术交流环境
学术交流是高校营造学术氛围,提高学术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基石。[1]理工类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多种形式的学习小组,体验良好的跨学科交流环境,来增强跨学科核心素养。除了建设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之外,还可以为今后相关学术会议,针对性地增加跨学科领域论坛交流,给予跨学科对话空间,促进不同领域学者交流,通过交流吸引更多的学者投身思政交叉学科研究。实行研究人员访问机制,鼓励更多学者前往学科思政领域学习深造。
(二)中观层面:改善课程评价机制,促进跨学科知识共享
跨学科交叉课程的评价机制应与传统的评价机制不同,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提高教师和学生参与跨学科知识共享的积极性。首先,对教师团队进行考评。在过去的教育评价中,基本以学生评价为主,但在合作教育模式中,还需要教师团队内小组成员互评,以促进的知识共享为目标的评价指标。其次,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有别于传统的评价方法。因为学生来自不同的学科专业,又是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来参与教育活动。打破知识的固有思维,引导学生探索和学习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不断增强学习兴趣。
(三)微观层面:优化高校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
科学发展至今,没有哪一门学科能够单凭本学科独自探索发展的,学科思政的研究也是一样,而跨学科的研究问题最终要落实到高校研究人员的身上[2]。因此,高校要对科研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求具备学科思政的知识储备,又需要具备数理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储备,以确保研究人员的知识结构达到更高的水平能够适应高层次教育面临的发展突破。[2]在打开理论重构渠道的同时,也要增强实践意识,多发现一些有助于在实践中形成的知识新理论,释放思政教育资源的生产力。跨学科课程对教师的知识构成、教学方法和个人成长规划上提出新的要求,也凸显师资力量的不足。因此,提高教师跨学科素养、跨学科知识储备以及学术视野的培养等都需要进一步统筹。
三、结束语
高校理工类跨学科研思政的理论重构,既是实践发展的需要,又是拓展高校学科思政研究新领域的需要。跨学科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知识和技术的复用和革新。目前我国跨学科研究还不够成熟,现有的科研支撑力量微弱,必须通过跨学科研究的理论重构,才能达到研究突围的目的,从而促进高校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