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问题式专题教学探索与实践——兼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创新模式
2021-12-31甘鹏飞
甘鹏飞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4)
在当今全球化、互联网+时代,随着人际交往的显著扩大,带来了多元价值观的交融。意识形态的多元化,给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造成了许多问题,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产生很大的影响。大学生入校后第一门思想课就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该课程可以帮助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体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见,为了提高“基础”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切入,结合教材内容,构建问题式专题教学是“基础”课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路径。
目前,学术界对于大学生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颇丰的成果。主要关注大学生的个人特性,强调在课堂中有针对性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将课堂融入大学生生活当中;强调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引领;还有分析问题式专题化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从而提出其设计要考虑全体学生,还有注意问题的针对性,但是这种问题式专题化虽然有优势,但也容易造成割裂教材体系、弱化师生交流、导致教师贻笑大方等负面影响。
学者们对大学生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的教学改革研究,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但针对应用型大学学生如何融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则很少涉及。应用型大学学生,尤其是依靠母体大学办学的独立学院,其定位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在今天社会分工日益复杂、专业更精深和细化环境下学习一系列相关技能,将面临更大压力、未来就业有更多雇佣者和被雇佣者关系更加紧张,他们比其他研究型大学学生面临更多难点、热点问题。因而构建“基础”课问题专题式教学,将更贴近应用型大学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学也更有针对性,更能吸引学生,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式专题教学的必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现实的人,不是抽象的人,强调“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社会存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这是唯物主义区别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依照唯物主义理论,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也应相应地发生改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该围绕时代主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如在革命年代,毛泽东就曾说过,“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2]这说明,理论联系实际,有问题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学者陈秉公把近30来年学者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论述归纳为“十论”,包括意识形态论、价值主导论、人学的目的论、人的社会化论、掌握群众论等[3],学者们立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现实存在问题为导向,通过实践来实现其内在价值和外在功能。因此,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问题式专题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
(二)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现实诉求
教材体系是教学体系的依据,教学体系是支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有创造性创新设计的实践过程[3]。此外还要考虑到国家、社会和个人现实下的统一,从而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创新性教育方法和手段,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并提出实践解决方案。可见,构建问题式专题教学内容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内在要求。
二、应用型大学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问题式专题教学设计
1.以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为切入视角,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专题教学,更能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我们的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需求,实现中共中央16号文所提出的“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注人、帮助人的目标要求。”
在设计专题时,首先进行应用型大学学生关注热点问题问卷调查,调研结果分析,大一的同学更加关注的是自身的问题,大二、大三的同学逐渐关注与专业相关的问题,大四、大五的同学还关注相关的法律问题[4]。据此,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以下三大专题教学。
2.“应用型大学学生自我成长”专题教学。“应用型大学学生自我成长”专题,以大学新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中问题为导向,设计以促进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为目标的专题教学。应用型大学学生,尤其是独立学院学生,作为新一代工业一线从业人员骨干,在加强信仰信念教育的同时,还要结合行业实际,进一步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努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5]。因此,该专题可设计三个分专题,包括: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工匠精神建设;职业道德准则。
3.“大国工匠人文素质技能”专题教学。针对当前我国资方和劳方关系紧张,纠纷频发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正常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现状,构建学生“人文工匠技能”专题教学是呼应现实诉求。“人文工匠技能”是对一线生产人员除掌握专业知识以外必备的能力要求,还要求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职业服务态度、善于与人沟通、较强工作管理及心理适应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风险危机化解能力等。目前我国现行培养体制大多专注于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培养,而对专业外的人文工匠能力培养普遍不够重视。专题教学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人文工匠精神,推进人文工匠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思想教育实效性的目的[5]。该专题还按实际情况分四个分专题,拟包括:工匠精神与职业化;核心沟通技能;解释问题的人文性技巧;汇报总结的技能。采用教学方法方式采用体验式、参与式、讲座式等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理论讲解、小组讨论、经验分享、案例分析、角色体验、录像回放点评、SOAP教学、视频教学及沟通技能实训等创新模式进行。
三、问题式专题教学的实践效果与反思
关于应用型大学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三大问题式专题教学设计,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生学习动力,更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促进教师科研与教学相长。
1.问题式专题教学是以学生关注的问题为导向,包括自身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未来就业与专业相关的问题等等,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注重教学成果,采用以学生为主、教材为辅的教学方式。如在讲授“大国工匠人文素质技能”专题教学中,关于如何运用人文技能去收集、结束语中国大国工匠精神,解释大国工匠的教学内容就非常感兴趣,学生在课前主动去图书馆或网上查找许多相关资料,课堂中学生通过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与讨论,课后学生再进行深度的研讨,学生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得到良好的反馈。
应用型大学学生的问题式专题教学是从教材体系转向教学体系的重要途径,突破传统的按教材章节顺序教学方式,教师按课程内容和内在逻辑关系重组和整合教学内容,这就需要围绕着授课对象进行确定主题内容,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根据不同阶段学生所关注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而设计不同主题,突出主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用型大学学生的问题式主题教学就是对于应用型大学的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结合教学理论内容进行设计主题。这样的主题设计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性,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侧面提高学生自我掌握知识以及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式专题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科研与教学相长。教师在进行问题式专题教学活动过程中,既要研究学生又要研究教材,还需研究最新专业前沿成果。首先要调查研究授课对象特点、以及他们所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其次,需要对教学内容及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凝练和深化教学内容;同时要吸收最新学科研究前沿成果。这些均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并把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中,达到科研促进教学,发挥教师自身的特长。相应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所需各个环节的研究,以及与学生交流研讨,也会促进教师科研,最终达到教研相长。
总而言之,通过对应用型大学的学生调研,收集学生成长中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并结合学生作为未来一线产业工人需要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技能,设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问题专题式教学探索与实践,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创新尝试,也是应用型大学学生的现实需求,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