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思想伦理价值探析

2021-12-31

科学咨询 2021年29期
关键词:助学金奖学金伦理

张 睿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财务处 上海 202101)

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资助工作作为高校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既具有事务工作的一般价值属性,又包含了立德树人的特殊思想价值属性。

一、高校学生资助的一般价值属性

依照美国学者Neil Gilbert和Paul Terrell的社会福利政策框架,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可从提供什么、为谁提供、如何提供、如何筹集资金的“4W”构成来体现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一般事务性价值。

(一)资助对象

学生资助可划分为基于需求的选择性资助和不基于需求的资助[1]。在我国,基于需求的选择性资助占主体。这种资助强调救济性[2],避免学生因家庭经济原因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或导致生活困难。不基于需求的资助则不注重经济需求性,而是体现学业成绩的竞争性。

(二)资助内容

根据国务院的《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和八个配套措施[3],政府、银行、学校为我国高校学生资助的主体,分为经济资助和非经济资助,涵盖助学金、奖学金、社会资助、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代偿、勤工助学、生活补助、非经济资助等八种形式。

(三)资助方式

目前,我国主要执行政府为主体、高校和社会参与的资助经费体系。政府为主导的资助主要包括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高校主要承担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专业奖学金的实施;社会企业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企业更愿意把资源投向具有知名度、预期回报明显的重点高校。

二、高校学生资助的特殊思想伦理价值属性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仅追求资助本身的价值,还从底线伦理、边际伦理、理智伦理、美德伦理等四个维度诠释了资助育人的特殊思想价值[4]。

(一)底线伦理价值

底线伦理指资助制定、实施和评估等所遵循的规范和要求,即保证资助公平性。在资助过程中必须注重资助的公平性监督。在日常实施过程中,应保证纵向和横向两种公平。纵向公平指不同年级间学生获得资助机会的均等;横向公平指同一班级、年级或者不同院系、专业间资助遴选及分配的公平。

(二)边际伦理价值

对边际伦理的认识尚存一定的争议,有的认为其本身不是直接的伦理要求而是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政策化伦理”,提倡尊重被资助人的知情、话语、参与等权利;有的认为实施过程中效率与效益的最佳结合体现了资助绩效理念的核心部分[5]。从经济学绩效角度看,后者的资助边际成本概念更符合边际伦理本义,“成本—效果”“成本—效益”已成为边际伦理在学生学业与社会投入间关系的实际体现。

(三)理智伦理价值

理智伦理从表面看是对资助的反思和批判,其实质则体现了学生对于资助绩效的可感性,即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资助的好处。不同资助项目会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感受。奖学金注重优异性、赠与性,能激励学生发奋学习,但因只强调资助机会均等而缺乏针对性;助学金具有针对性、赠与性,能解决实际困难却未体现出差异性;勤工助学突出劳动性,却可能因劳动而影响学业;补助具有时效性、针对性,有助于解决暂时困难但却缺少可持续性。

(四)美德伦理价值

高校学生资助的美德伦理体现为对学生人格发展的支持,强调以人为本,以保护受助人的利益为中心,尊重受助人的独立性、发展性和联动性。资助工作应同时关注学生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生长与发展的需要,关注精神资助和人文关怀,让学生在获得经济援助的基础上获得情感上的认同,激励他们追求卓越。精神状态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联动改变,形成联动发展的隐性资助模式。

三、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现实启示

(一)优化高校学生资助结构

西方高校资助的经验表明,有偿资助对学生的激励、引导作用要大于无偿资助。在有偿资助中,学生必须通过主动学习、提升综合能力,才能偿还或获得资助;而无偿资助得来容易,会让学生形成懒惰的思想观念,不利于其成长成才。

因此建议,在资助总经费不变的前提下,加大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勤工助学等有偿资助比例,减少国家助学金、减免等无偿资助比例。让经济困难学生都能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综合素质好的困难学生都能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有余力的困难学生,都能通过勤工助学得到报酬;低保、特困家庭学生,能获得更多国家助学金。真正实现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政策的初衷,同时体现教育公平;真正实现资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理念,同时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二)建立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反馈机制

为了更好地体现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高校应该形成资助育人体系,实现帮困育人、学业育人、实践育人成效。注重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激励,注重经济辅助与思想引导相结合,锤炼意志品质,培养实际能力,防止“为了资助而资助”,避免学生“精神贫困”。特别是要关注中西部、农村边远地区的困难学生,鼓励他们自立自强,主动把学习与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统一起来;发挥实践育人的体悟作用,把受助学生的社会实践作为资助绩效的重要内涵,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感恩学校、奉献社会,提升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助学金奖学金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The Value of a University Education
感恩的心——20名获得康世恩专项奖学金学生的来信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