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云南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21-12-31许春红
张 雷 许春红
(1.云南大学 云南昆明 650000;2.云南中医药大学体育部 云南昆明 650000)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现阶段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运动时间、活动空间、运动技能等,不能适应新时期或特殊情况下学校体育的发展。高校学生的体育课程设置、体育运动方法和健康生活方式是体育课程体系改革需求的新方向。本文将深化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将从生命、生存、生活三个层次,促进形成基础课、选修课、体育俱乐部的大课程格局,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课程与课外锻炼的良好局面,将体育项目生活化、经常化、自觉化作为实施的重点,提升学生体育运动自我设计、实施和管理能力,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体育终身化。
一、新时期高校体育课程新需求
体育教育也应是对生活的回归,青少年对教育生活化的期待源自人的生命本真的需要。学校体育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系统过程,实现自我在生命、生存和生活不同需求的管理,以达到“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高校体育课程中学生自我管理的需求
新时代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高校体育的价值与发展方向在新时代、特定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对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缓解焦虑具有重要作用。高校体育将深化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形成大课程格局,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课程与课外锻炼的良好局面,提升学生体育运动自我设计、实施和管理能力,应将体育项目生活化、经常化、自觉化作为实施的重点。[1]
(二)贯彻中央精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需求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是实现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摇篮,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民族兴衰。目前,学校体育教育还不能与终身体育有效接轨,自我健康教育不能落到实处。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制度,[2]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把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为云南民族地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明确方向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云南省教育资源匮乏,如何推动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是民族地区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对云南省高校体育课程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建立科学、实效的体育课程模式,为云南省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开发奠定基础。
(四)体质健康干预机制建立的需求
高校大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学生“运动不足”的问题严重,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高校体育课程整合,建立大课程,并对具体课程进行结构和内容的调整,实现“身体活动量”的增加,以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提高,为有效干预学生体质下降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云南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目标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运动时间、活动空间、运动技能等不能适应后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3]体育课程体系应包括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层次,体现体育项目生活化、经常化、自觉化,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且让学生能够掌握在特定时期、特定空间的体育运动技能和体育对心理调控能力,使高校阶段以及毕业后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形成稳定的健康体育行为和习惯,以及遇到疫情等特殊情况下的自我锻炼、调节等能力。
(一)确立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理念
按照素质教育通过体育教学,启迪生命、生存、生活观念,掌握基本的健身技能;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培养创新意识,开发个性潜质、自主锻炼、自主探究的个体综合能力;实现以学生体质健康、自我体育管理和终身体育为最终目标。
(二)明确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内容
夯实学生锻炼的基础,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并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空间里提高体育学习效率,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具体改革目标如下:1.完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建设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和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既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又提高教学效益。2.建成多元课程平台:除了规范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针对教学目标,开辟丰富多彩的课外空间。3.形成地域文化氛围:在课内外广泛开展区域体育文化活动,增进学生情感体验,增强互动交流,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三)科学设计身体活动量表,客观监测和评价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课程进行安排,并给出量化标准。大学生参加具体课程进行“身体活动量”测试,量化研究,对具体“运动不足”的课程进行干预,根据研究结果对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体质健康的促进提出可靠的理论依据。
三、云南高校体育课程理论建设
(一)认知水平
普通高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8~24岁左右,正值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这一时期是系统学习健身知识和多种运动技能、养成健身习惯的最佳时期。对于学校体育环境而言,可以把体适能分为这样两类:与学生健康有关的“健康体适能”和与学生运动能力有关的“运动技能体适能”。学校的体育教育应该在确保健康体适能的基础上,尽量拓展运动技能体适能的教育,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促进体适能全面有效地发展。
学生的体育态度和认识水平总体水平不高,其中怕吃苦、没有体育锻炼习惯和没有必要排在了前3位。大多数大学生对终身体育思想认识不够,并没有意识到坚持锻炼的重要性。同时,没有时间、缺少场地器材等也列入了影响锻炼的因素。
(二)学校体育工作
除了学校内的大型活动和法定节假日调整外,公共体育课基本能够按要求进行正常的教学。但体育课主要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相对来说学校要组织更多的课外活动来弥补大部分学生运动不足的情况。学校大型体育活动或集体项目开展少,体育锻炼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也影响甚微。
高校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好一站,学生应该掌握必要的健身手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终身体育的形成和科学健身提供服务。[4]但从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缺少日常健康行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适当锻炼、适度睡眠等。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认知水平较低导致了体育锻炼行为实施和体质健康水平的不断下降。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就是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
(三)大学生体适能需求
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是两个独自发展的系统,具有不同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但两者的实施途径和最终目标具有吻合性,要求两者的协同运作。[5]在大学阶段,使两种教育过程协同配合,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效果,形成体力充沛、健康的生活方式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懂得怎样设计和实施个人健康体适能计划。
1.体适能、健康、体育基础知识的学习
影响青少年健康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个体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掌握和运用是重要因素之一,它将影响个体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理论知识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处于薄弱环节,影响了学生对身体健康的自我认识和行为。因此,获得和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健康体适能理论知识,将能够有效促进个体体质健康和终身体育的形成。同时,健康体适能需要了解健康、体育锻炼、营养、健康生活方式等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来支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从而达到运动习惯的养成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2.健康体适能行为的获得
健康体适能的理论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最终达到健康体适能的获得。大学生健康体适能的获得途径主要含三个方面: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竞赛、俱乐部和社团活动以及生活中的锻炼。[6]健康体适能的获得应该体现生活化、简单化和科学化的特点,使个体和群体在上课、学习和生活中随时可以锻炼。
进行体适能运动以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美国运动医学会在《健康与体适能》月刊中提出了崭新的体适能观念:身体活动金字塔。[7]同时,从体育自身发展规律来看,竞技体育在训练与比赛中要求人类向自身极限挑战,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但过程中也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科学运动的原则。那些违背人体发展规律的体育锻炼与运动必然是非生态、非主流的体育行为。
3.健康体适能行为习惯的形成
随着21世纪高科技发展,将大大促进医疗技术的进步,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和时间。而生活、工作、饮食、活动的改变,将会影响疾病谱继续发生变化。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中岛宏博士告诫人们:大约到2015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人们的死亡原因大致相同,行为、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将成为头号杀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生命前4/5阶段不良的生活习惯对机体功能造成的潜在负面影响的累积,是导致生命后阶段生活质量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年轻时代的运动不足同样影响生命后期健康状态和生命质量,一份冠心病危险因子调查问卷显示,成年期冠心病患者在其少儿时代,20%患者有肥胖症,10%患者有高血脂症和较低的心肺耐力。
四、云南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实施要求
体育课程结构的拓展和延伸,将社会需求、体育知识、技能体系特点、学生全面发展需求以及家庭和工作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在空间、时间上实现由课堂教学到课外体育锻炼、社会服务拓展,由体质健康目标到终身体育目标的拓展,最终将课内学习、课外群体活动、竞技运动、自我体育管理、社会服务融入完整的体育课程设计之中,发挥体育课程内部联动的整体功能效应。
在体育课程内容结构调整中,进行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适应学校和学生的需求。学校特色体育课程是大学个性和学生特点的体现,选择一些地域特色的体育项目,引入教学内容体系,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多元化内容体系,挖掘项目潜在的健身功能、文化功能、娱乐功能、休闲功能,为学生学习和锻炼提供多种选择。拓展学校体育社团活动,促进俱乐部建设,纳入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学生自由选择项目,规定时间,统一由专项教师对课外体育俱乐部进行组织、管理和指导。现代学校体育在发挥素质教育作用的过程中,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在复杂环境下的生存与适应能力,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特点,就在于身体实践的直观体验,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能够将这种生存与适应的训练达到较好的效果。
高等学校体育将在青少年步入社会和成立家庭、融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将成为我国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提升体育产业核心发展的新方向;推动国家体育发展战略理念的实施,起到促进家庭和谐发展、社会稳定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