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方法和路径研究
2021-12-31江冰颖
江冰颖
(柳州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柳州 545000)
幼师职业认同感主要是对幼儿教育行业的一种认可,这直接关系着我国幼儿教师队伍质量高低以及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如果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较差,那么很有可能会影响他们日后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不认真、不积极等懈怠心理。因此高职学前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并将其落实在各种教育行为之中。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内涵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认同感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即对幼师职业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四个方面。
(一)职业认知方面
很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并不能深刻认识到自己所选专业的重要程度,也没有刻意去培养自身良好的职业认同感。很多学生在入学初期选择专业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盲目从众心理。当前大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就业压力,但是在幼儿教师这个职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职业缺口,因此,许多教师会盲目选择学前教育这个行业。有的学生甚至在父母的安排下选择了该专业,其内心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热爱程度并不高。这种没有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的现象会严重影响学生对于学前教育的认知,不利于职业认知的形成[1]。
(二)职业情感方面
在入学初期,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学前教育专业都持有一个比较积极的状态,对于未来的发展也构建了一个基本的方向。但是对着学生对于该专业的认知不断提升,会发现本专业与自己预期的效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尤其是在面临就业以及考研等多重压力之下,学生对于本专业的亲密度将会降低,其学习的自信心将受到严重的打击,对于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情感日益削弱。
(三)职业意志方面
高职院校学生在面对问题的时候,缺乏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强大的意志力,具体表现在学习成绩不佳的时候会产生懈怠心理,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加之职业院校本身的学习氛围较差,这就导致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的投入力度较少,学习效率较低,这说明学生的职业意志较弱。
(四)职业行为方面
在学前教育专业,很多学生对于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并非是从内心给予认可和喜欢的。对于幼儿身上各种不良的性格以及行为存在着较大的抵制心理。尤其是在进入工作岗位以后,与幼儿沟通存在很大的难度。在开展幼儿教学活动的时候,缺乏与同事合作共处的意识,与幼儿家长的关系也不和谐,这些对于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来讲都被称之为不良的职业行为。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策略
(一)提高学生专业认知水平。
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首先需要从认知的角度去锻炼学生,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根据他们的爱好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专业,而非局限于学前教育这一个专业之中。一旦学生确定了在学前教育专业学习,那么教师就应该向学生普及学前教育专业的价值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帮助学生们从多元化,全方面的角度去了解幼师这个职业。同时,学校还可以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交流会,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了解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认清本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然后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从而帮助他们职业认同感的养成[2]。
(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于本专业的支持力度和积极性,不断完成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教学模式,采用一些全新的教学手段,诸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等。同时,教师还可以就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建立相关联的社团,组织一系列的课外社团活动,提高学生对于幼儿教师的认知,并且通过社区支教的方式,让学生深化对于幼儿教师的了解,从而其职业认同感。
三、结束语
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不仅仅教学目标中的一部分,更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在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科建设,让学生认识到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价值,提高他们对于幼儿教师的重视程度。同时,学校还应该积极组织学生们开展幼儿教师的实践活动,在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加强学前专业学生与孩子们的情感,强化他们的职业认同感以及职业自豪感,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的幼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