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思考
2021-12-31冯煜王笑孙海
冯 煜 王 笑 孙 海
(辽宁省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 辽宁沈阳 110168)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只有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有效解决各种突发问题,才能保证城市和谐发展。
一、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
(一)1949~2003年
1949年~2003年,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表现出的特点是:临时性、经验性。1949年之前,我们国家在预防、应对各种灾害时,大部分都是追求在公共安全事故发生之后的应对方法,并没有注重制度性的建设。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依然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健全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受到传统管理思想的影响,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还是借助过去的经验,面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故,紧急商讨应对处理方案,具有现代化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进度也还是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1]。
(二)2003年~2007年
2003年是我们国家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一个重要转折点。在非典病毒疫情之后,国务院首次提出:政府部门在管理城市公共安全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常态化管理,而且还需要将非常态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度。2005年,中央政府制定并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到2005年年底,我们国家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体系框架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建设,标志着我们国家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度。2006年,政府部门也制定并且实施了《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三)2007年~2017年
2007~2017年,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更加系统化、合理化、科学化,在面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时候,也能够熟练地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解决城市公共安全突发事件。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需要树立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观念,从实际公共安全的情况出发,建立健全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协调好事前、事后、事中的应对管理工作,推动城市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
(四)2017年~2021年
党的十九大会议提出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负责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和减震减灾、防灾救灾工作的应急管理部门顺势产生。在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过程中,明确应急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促使不同城市的应急管理部门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性公共安全事故,有条不紊地推进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建设,保证应急预案管理制度的演练工作能够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
二、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则比较滞后,重视程度较为薄弱
一些城市还存在应急管理知识普及、应急预案对策比较落后的问题,另外,居民群众也出现对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措施不太重视的现象,甚至有一部分居民群众认为灾难离自己很远,所以对于灾害的关注度较低。这种漠不关心的意识是直接导致公共安全事故发生的时候出现严重损失的重要原因。根据相关调查,在小区楼道中,还会存在很多违规占用消防通道的问题,如果突发公共安全事故,很容易逃生不及时,进一步抑制了公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给抢险救援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2]。
(二)预测预防机制不太健全
目前,在我们国家对城市公共安全的研究重点放在了突发性事件发生之后的如何应对方面,在突发性事件的预防方面、公共安全事故发生之后的恢复情况、公共安全建设等方面研究比较少,投入的力度较小。在城市公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方面,救援设备比较落后、设备比较陈旧、决策指挥不太及时,对公共安全事故处理的行动反应时间也比较长。一旦发生突发性公共安全事故,一时之间不容易找到科学、合理的有效处理方案来应对,城市的公共安全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不太到位,在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的过程中,没有真正发挥实际价值。
三、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发布专业求助信息,提高群众应急反应能力
城市的交通比较拥堵,会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应急管理质量,一旦发生公共安全事故,消防车辆、120车辆等需要用最短的时间抵达事故发生的现场。并且还用最短的时间将受伤群众送到医院,在这期间,就需要公安交管部门、广播电视台等等积极配合,实现公共安全事故信息的及时传达。与此同时,广大人民群众还需要自觉地配合社会交通,危险面前,安全第一,一定要将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城市都应该开通危重病人绿色通道热线电话,这样可以及时向交通警察进行求助,通过信息传达或者无线电台进行传达,借助摄像头对车辆进行追踪,通过GPS导航来指导事故车辆选择最科学、最合适的路线。
(二)建立健全预测预警机制
首先提高预测能力。在城市公共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对突发性事件存在的问题、风险以及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规模进行分析,对公共安全事件潜在危害和影响进行优先系统预判,指导相关人员积极、主动进行城市公共安全事故的预防。另外,要对公共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借鉴先进的应急管理技术,使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收集城市公共安全事故的数据信进行分析,模拟相关城市公共安全危机的发生,对可能存在的公共安全事故风险进行系统预测、评估,根据评估之后的结果进行预警。其次提高预警能力。加强不同工作部门之间合作力度,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有效预防公共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