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早熟玉米杂交种青玉5号选育研究
2021-12-31贺晨帮王复和王生强邱剑虹王国成
贺晨帮,王复和,王生强,王 敏,邱剑虹,王国成
(1.青海鑫农科技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16;2.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 3.甘肃和恒农业技术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60; 4.德令哈市农技推广站,青海 德令哈 817000)
青海属于青藏高原玉米区[1],玉米生产总量小,但发展速度快,发展潜力大。随着玉米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玉米栽培区域从低海拔向高海拔、水地向旱地扩大,面积从2010年的1.2×104hm2增加稳定到现在的2.67-3.33万hm2。
玉米是青海省继小麦、青稞、油菜、马铃薯、蚕豆、豌豆之后的第七大栽培作物,具有高产高质高值性,在青海农业种植业结构中具有突出的优势地位。粮用玉米产量和产值与青海六大作物相比,仅低于马铃薯,一般籽粒7500-10500kg·hm-2,秸秆37500-45000kg·hm-2,产值22500-37500元·hm-2;玉米具有良好的饲用价值,籽粒中粗蛋白质含量9%-12%,被誉为“饲料之王”。因此,大力发展玉米产业不仅能有效提高青海高海拔区农业种植业效益,同时也能增加高蛋白优质饲草料供给,促进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为此,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甘肃和恒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和青海鑫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优良玉米品种的育种研究,旨在为青海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品种支撑。
1 品种来源
2005年,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甘肃和恒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和青海鑫农科技有限公司以选育早熟、高产、稳产,耐旱、耐寒,脱水快、适宜在西北高海拔地区种植的粮用玉米品种为育种目标。2005-2008年,选用引自美国的杂交种和自配的杂交种,经多年自交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H280为母本,H209为父本,2009年配置杂交组合H280×H209。2017-2018年经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西宁)分中心测试具备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编号XN20170016A);2019年1月10日通过青海省第九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审定编号青审玉2018001)。
2 选育经过
2.1 亲本选育
母本H280引自美国的杂交种,父本H209为自配的杂交种,于2005-2008年期间甘肃夏种云南冬种,南繁加代,南北穿梭育种,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母本H280自交系熟性中早熟,株型半紧凑,幼茎绿色;株高182.0cm,穗位53.0cm,雄穗分枝8-10个;花药黄色,花丝青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父本H209自交系熟性中熟,株型半紧凑,幼茎绿色;株高210.0cm,穗位83.0cm,雄穗分枝9-11个;花药黄色,花丝青色;籽粒黄色、硬粒型。
2.2 品种选育
2009年冬天在云南元谋选用中早熟、籽粒马齿、脱水快、配合力高的自交系H280为母本,选用中熟、籽粒硬质、配合力高的自交系H209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2010年在甘肃省参加品种比较试验,亲本繁种;2011-2012年在甘肃、新疆等地参加品种比较试验,亲本繁种;2013-2014年在青海西宁和民和参加品种观察鉴定试验,在西宁表现株型半紧凑、中早熟(生育期140d)、高产(14250.8kg·hm-2);2015-2016年参加乐都区、贵德县、民和县、西宁市两年共8个点次的青海省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表现中早熟、高产稳产、耐旱耐寒;2017-2018年参加乐都区、贵德县、民和县、西宁市两年共7个点次的青海省早熟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及生产示范,并于2017年申请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2018年9月19日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田间初审,2019年1月10日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3 特征特性
3.1 植物学特性
青玉5号品种株型半紧凑,株高230-300cm,穗位高65-110cm,果穗筒形,穗轴红色,穗长16-20cm,穗粗5-6cm,秃顶长0-0.5cm,穗行数18-22行,行粒数33-40粒,单穗粒数650-880粒,单株粒重150-240g;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25-35g,出籽率80%-90%。籽粒含粗蛋白13.4%,淀粉56.8%,粗脂肪74.1g·kg-1。
3.2 物候期
青玉5号属中早熟品种,在青海省乐都区、民和县、贵德县、西宁市等地出苗至抽雄69-74d,出苗至吐丝72-74d,抽雄至成熟58-90d,出苗至成熟(生育期)128-142d,比青海省主栽品种金穗3号早熟1-6d。
3.3 抗病(逆)性
经田间调查,青玉5号品种偶发玉米锈病,严重度5%以下,轻度发生小斑病,与对照品种金穗3号无明显差异。该品种耐寒性、耐旱性较好,2016年5月初在民和县巴州镇祁家村示范点受霜冻危害,后期恢复生长较当地主栽品种金穗3号表现好;2017年7月下旬高温干旱天气条件下,该品种在民和县李二堡镇塘尔垣村示范点的长势、茎秆和叶片的绿色度、植株的含水量等较当地主栽品种龙源3号表现耐旱。
4 产量表现及适应地区
4.1 2015-2016年区域试验结果
2015-2016年青玉5号参加青海省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在乐都区高店镇峡口村、民和县古鄯镇古鄯村(总堡乡三垣村)、贵德县河西镇红岩村(山坪村)、西宁市廿里铺镇泉湾村两年8个试点中,平均产量12172.8kg·hm-2,比对照增产18.12%,增产点次7点,增产点次率87.5%。其中,2015年在4个试点中增产点次3点,增产点次率75.0%,平均产量12492.9kg·hm-2,比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增产6.59%;2016年在4个试点中增产点次4点,增产点次率100.0%,平均产量11852.7kg·hm-2,比对照品种1346增产29.65%。
4.2 2017年生产试验结果
2017年青玉5号参加青海省早熟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在乐都区高店镇峡口村、民和县总堡乡三垣村、贵德县河西镇本科村、西宁市廿里铺镇泉湾村4个试点中,平均产量10673.9kg·hm-2,比对照金穗3号增产5.51%,增产点次4点,增产点次率100.0%。
4.3 适应地区
青玉5号在青海省多年多点试验中生育期128-142d,比青海省主栽品种金穗3号早熟1-6d,属中早熟品种,适宜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海拔2000-2400m的水地、旱地覆膜种植。
5 栽培技术
5.1 整地
上年10月份前茬收后及早秋翻,深耕灭茬,耕深25-30cm,耕后及时耙耱;秋季整地,质量好的地块,春季不耕翻,直接起垄覆膜,秋季整地质量差的地块,覆膜前要浅耕,平整地表,做到地面平整、无根茬、无坷垃[2]。
5.2 施肥
每公顷施优质有机肥3750.0-5250.0kg,起垄前均匀撒在地表;每公顷施磷酸二铵300.0kg、尿素300.00kg作基肥,划行后混合施入小垄的垄带内。
5.3 划行、起垄、覆膜
每幅垄分为大小两垄,垄幅宽110cm。用划行器(大行齿距70cm、小行齿距40cm),一次划完一副垄,划行时,首先距地边35cm处划一边线,然后沿边线按照一小垄一大垄的顺序依次划行。开沟起垄,大垄宽70cm、高10cm,小垄宽40cm、高15cm。秋季覆膜:前茬收后,及时深耕耙地,在10月中旬土壤结冻前起垄覆膜;春季覆膜:3-4月土壤消冻15cm时起垄覆膜。覆膜时沿边线开5cm深的浅沟,地膜展开后,靠边线的一边在浅沟内,用土压实;另一边在大垄中间,沿地膜每隔1m左右,从膜边下取土原地固定,并每隔2-3m横压土腰带。覆完第一幅膜后,将第二幅膜的一边与第一幅膜在大垄中间相接,膜与膜不重叠,从下一大垄垄侧取土压实,依次覆膜。覆膜一周左右,地膜与地面贴紧时,在沟中间每隔50cm处打一3cm深的渗水孔,使垄沟的集雨入渗[3]。
5.4 播种
4月中下旬-5月中上旬气温稳定通过10℃时播种,每穴点播2-3粒,播深3-5cm,合理密植,每公顷保苗60000.0-67500.0株[4];点播后随即踩压播种孔,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
5.5 田间管理
苗期重点是保证全苗。出苗时要破土引苗,及时查苗、补苗、定苗,每穴留壮苗1株;定苗后至拔节期间,及时摘除分蘖,注意防止玉米顶腐病、白化苗及虫害。拔节—抽雄期重点是促进叶面积增大,促进茎秆粗壮墩实。大喇叭口期追施壮秆攻穗肥,每公顷追施尿素225.0kg。同时要防治玉米顶腐病、瘤黑粉病、玉米螟等病虫害发生[2]。抽雄—成熟期重点是防早衰、增粒重、防病虫。要保护叶片,提高光合强度,延长光合时间,促进粒多、粒重,肥力高的地块一般不追肥以防贪青;肥力差的地块及时追施增粒肥,一般每公顷追施尿素75.0kg。
5.6 收获
当玉米苞叶变黄、籽粒乳线消失、籽粒变硬有光泽,茎秆仍呈青绿色、水分含量在70%左右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