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线上教学效果调查研究
2021-12-31李秀芬廖小琳白忠彬
李秀芬,廖小琳,白忠彬
(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
线上教学以打破空间距离和时间限制的优势,已成为除面授课程外最重要的大规模教学模式[1-2]。充分发挥传统大学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的优势,已引起国内教育界的高度重视[3-5],但其落地常态化实践案例较少。自2020学年春季学期开始,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制定线上教学方案、组织课程教学模式、实施远程线上教学,探索出一条常态化线上教学之路。
1 实施线上教学的背景和具体措施
1.1 线上教学背景与总体情况
自2020年2月新冠疫情以来,为有效保障本科教学的正常进行,食品学院本着“未返校,不停学”的宗旨,减少师生不能返校带来的影响,除实验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外,全院所有课程均开启线上教学授课模式。通过整合利用优质线上课程教学资源和扩展线上直播课程教学,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做到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确保本科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线上教学前的“模拟试运行周”(2020年2月24日~3月1日),全部课程按照线上教学进行“试讲”和“试听”,针对“试讲”出现的问题一一进行解决。第一教学周(3月2日~3月8日),食品学院开设线上课程共98个教学班,实际线上授课率达到100%;第二教学周(3月9日~3月13日) 和第三周教学周(3月14日~3月20日),学院开设线上课程分为为104和113个教学班,实际线上授课率均保持100%。此后,线上授课保持到学期末,实验实习课程延后至学生返校后进行。“模拟试运行周”之后,线上课程学生到课率稳定在95%以上,考勤情况良好。学生通过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3种设备进行学习,调查显示在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3种常用学习工具中,67%的学生选择了使用手机APP进行在线学习课程,30%的学生使用电脑完成在线课程学习,仅有3%的学生使用平板电脑进行线上学习。其中,多数学生使用多款手机APP学习。
1.2 线上教学采取多种形式
食品学院的线上课程中有75%采用“在线直播”的授课模式,有18%的课程则采用“在线直播+推送幕课”的线上“混合式”教学,还有6%的课程则采用“在线直播+教师自录制网课”的授课模式,仅有1%的课程采用“教师自录制网课+推送幕课视频资源”的模式教学。线上课程选用的教学平台呈现多样化,包括雨课堂、智慧树、超星泛雅、腾讯乐享、鸿合直播、腾讯课堂、企业微信、腾讯会议、钉钉、中国大学MOOCs、QQ群或微信群等。其中,腾讯课程和雨课堂使用率最高。值得注意的是有72%的课程采用了单一的网络平台进行教学,而另有28%的课程则使用了多平台“混合式”教学。其中,以“腾讯课堂+雨课堂”的教学模式最多,占多平台教学课程数的35.71%,通过腾讯课堂进行直播授课,雨课堂发布习题和测试。其次,使用“腾讯课堂+QQ群互动”的模式也较多,占多平台教学课程总数的14.29%。
线上课程的授课模式统计见图1。
图1 线上课程的授课模式统计
2 以学生为导向的线上教学实践效果与质量监督
2.1 线上教学课堂模式和学生学习情况监控
最受学生欢迎的线上教学模式为教师“直播授课”(46%),“录播授课+教师辅导”(34%) 也相对受到学生的欢迎,之后依次为“自学网课+教师在线辅导”(11%)、“自学教材+教师辅导”(6%)、“教学自制课+辅导”(3%)。调查表明,虽然线上课程的花样繁多,但学生依然对直播课程有较高的认可度,反映了学生更需要“真实的教师”来呵护和关心,而非类似“AI智能式”的自学模式。此外,网络学习平台中,学生端使用体验最好的是腾讯课堂,因其流畅度最佳、稳定性好,可以实现多种模式的切换并有准确的考勤记录和“回放”功能。
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见图2。
图2 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
对课堂互动的调查显示,80%的线上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互动频繁,课堂气氛活跃。与传统面授课程相比,线上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沟通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更愿意与教师通过网络沟通、交流,互动增加可能是由于学生更愿意在不“面对面”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避免了其他学生的围观和审视。学生作业情况调查表明,89%的课程有作业或测试,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75.9%的课程作业和练习有及时反馈和指导;30%的课程推送了拓展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作业量,85.9%的学生认为课后作业量适中,仅有8.8%和2.1%的学生认为作业很少或没有作业,3.2%的学生则认为作业过多。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可以按时提交作业,与面授课堂相比没有明显的区别。
线上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自我约束能力“良好”,能按时上课并积极与教师互动,但也存在积极性和自我约束能力“一般”“学习不主动”的情况,需要教师及时督促和鼓励。经过半学期的线上教学,学院856名学生线上课堂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调查显示,758名学生的有效反馈中,46.7%的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有时会走神”,34.6%的学生“偶尔会走神”,16.9%的学生“经常会走神”,只有1.8%的学生表示上课过程中“从不”走神。说明线上教学缺乏对学生足够的监督,普遍会出现“有时或偶尔”的精神不集中。
2.2 学生对线上教学的总体满意度
采取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学院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抽样教学效果反馈和自我评价。
856名学生“线上教学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调查中,共收到804名学生的有效反馈。其中,78.4%的学生表示“满意”,12.6%表示“非常满意”,8%表示“一般”,只有1.1%表示“不满意”,主要由于包括不适应线上课程的节奏、担心自己没有学习动力等。
学生对线上教学的总体满意度见图3。
图3 学生对线上教学的总体满意度
班级中“学生对教师在线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与之相似,85%的学生对线上教学效果表示“满意”,15%表示“非常满意”,没有学生对学院开设在线教学课程表示“基本满意”或“不满意”,体现出学生对线上教学的理解和支持。对比学期初的调查结果,学期末的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非常满意”的占比从12.6%上升至49.3%,即从“较满意”大幅迁移提升至“非常满意”,也有小部分从“较满意”迁移下滑至“基本满意”。说明在学院领导与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线上教学已经步入正轨,多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满意度得到提升。此外,学生对线上教学的适应性也逐渐提高,有64.5%的学生在期中教学调查中表示“非常适应”或“较适应”线上教学活动,反映出多数学生已接受线上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在逐渐适应线上授课,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和改进。期中教学调查显示,85%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对线上教学活动的具体指导和说明方面做得好”,只有14.4%的学生认为教师这方面做得“一般”。
3 线上教学改进措施探索
3.1 设备和网络问题及应对措施
在线上学习中,影响学生学习效率排名前三的因素分别为:①硬件设备的支持程度,如网络速度慢、稳定性和流畅性差等问题;②学习过程的情绪与状态;③线上课程的趣味性和外界干扰因素,干扰因素包括游戏、其他学习环境等。由此可见,硬件设施和网络速度保障是线上教学“模拟教学周”暴露出的最大问题。学院教师对雨课堂较熟悉并有丰富实践经验,故多数教师都首先选用雨课堂授课。工作日上午10点网络易拥堵,少量课程在“试讲”中发现登陆雨课堂困难、讲授不流畅、存在卡顿。教师及时换用腾讯课堂、钉钉课堂后运行效果较好,偶有教师或学生断线,学生整体反馈比较满意。针对模拟授课存在网络卡顿现象,学院教师采取2种方式应对:①每一门课程都有“备用直播平台”,如钉钉课堂、腾讯课堂、哔哩哔哩等,遇到运行不良时,在线直播课程转至“备用直播平台”教学,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运行;②以学生熟悉的“智慧树”平台为例,课件视频采用录播形式结合慕课资源上传至“智慧树”平台,教师发布网络作业,学生可在线上或下载学习,也可在线提问。目前学生反映学习效果较好,不会受网络稳定性影响。
3.2 学生考勤难记录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开启线上教学后,学生的出勤情况记录也成为一个难点。教师和学生没有了面对面的接触,学生是否真正在上课?学生是否真正在学习?学习时长能否保证?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否离开、是否受到外界环境干扰?特别是自我控制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教师很难掌握学生真实出勤情况。针对这些问题,学院讨论提出应对措施:①直播式授课课程:教师授课过程以“举手”功能和“讨论”模块等加强与学生互动,不定时抽查学生课堂表现,并在课后结合平台自带的考勤功能辅助监控学生学习时长,记录考勤。以学院使用最多的平台——腾讯课堂为例,教师端在授课结束后选择“历史课程”查找已授课程,选择“考勤”导出学生出勤表,查看学生进入课堂时间、学习时长和离开课堂时间等信息,准确掌握学生考勤;②非直播类课程:考勤要以学生学习教学资源和测试题完成情况作为主要考勤依据。以“幕课+QQ群”线上授课模式为例,以学生自主学习在线资源为主,教师使用QQ群或微信群进行答疑,课后教师通过“云农考勤”或“雨课堂”小程序发布学习任务或测试试题,并按照每个环节学生参与程度和完成任务情况记录考勤,同时各个环节的完成情况也为考核学生“平时成绩”提供了丰富的依据。
3.3 上课节奏变化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线上教学中上课节奏发生了明显变化。对学生学习状态调查显示,66%的学生表示面对电子屏幕,感觉枯燥乏味难以坚持。52%的学生担心教师不了解自己的真实学习情况。为应对这种变化,学院教师调整上课节奏采用了以下措施:①学院要求教师以直播形式完成的课程要按照课程表上的时间进行,不占用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时间;②录播类课程录制的教学视频以知识点为单位,控制在15 min以内,分段分解,并给学生预留充足的学习时间,采用较灵活的方式以教学周为单位监控学生的学习效果,做阶段性考核;③偶遇网络拥堵,学生可错峰学习,在同一教学周内完成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达到学习目。随着师生逐步适应线上教学,期中调查显示78.7%的学生认为所学线上课程教学效果改进明显。
4 结语
食品学院在线教学实践数据分析显示,网课授课模式提高了教师线上教学的授课经验,也促进了更多教师参与到网络课程的建设中,为解决不时之需的良策。线上教学为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可能性,增加了师生互动的途径和方式,学生学习课程和完成作业的形式更加多样灵活,课程回放及考勤等功能为期末线上或线下考试提供了更多考核方式。综上所述,以学生为导向的线上教学实践为学院整体线上课程建设和师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