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诗歌的叙事性
2021-12-30李玉婷
李玉婷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一、当代诗歌叙事性产生的背景
叙事性的诗歌一改传统诗歌的朦胧另辟蹊径,从一个新的视角进行创作,与传统诗歌相比诗歌中的叙事性成了一种新的文学现象。当代诗歌叙事性相对于80年代的抒情诗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当代诗歌中的叙事关注的并不是所讲述“事”的本身而是对于这件“事”是怎样叙述、叙述的过程。将写作对象转向日常生活的本身,多描写现实生活所发生的事情。一改往常一味抒情的写作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运用叙事的方法进行创作。程光炜在序《岁月遗照》中强调:在一定意义上,“叙事性”是针对80年代浪漫主义抒情诗风而提出的。叙事性的主要宗旨是要修正诗与现实的传统性的关系。[1]
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叙事性转向体现了“建立于语言哲学之上的现代话语对于诗歌现代品质的特殊要求”[2]。把叙事引入诗歌是“一种具体包容复杂矛盾的现代意识、感觉、趣味的诗歌美学实践,一种从手段上自觉限制大的主题和空泛感情,让诗获得开放与‘统一’的平衡,获得意境的稳定感的艺术努力”[3]。
另外,诗歌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虽然说诗歌不会像如火如荼的时期那样作为人们内心情感表达的最直接的方式而受人追捧,但是它也有它存在的重要意义。诗歌是人们对生活最直接的反应和内心情感最直接的表达,能够触动人心具有无法取代的价值,如今也存在了一定的危机。在经济发展迅猛的时期,金钱的作用被无限放大,诗歌创作也受到了金钱的影响,仿佛被抽筋剥皮伤了元气。由于现代人们对于情绪的宣泄和情感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各种沟通方式的介入使诗歌转向关注人的内心情感补偿。
二、当代诗歌叙事性的积极作用
(一)拓宽诗歌写作内容
传统的诗歌追求的抒情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受到限制,内容无法扩展,给诗人的创作带来困难,许多内容被多次写作,许多意象也被多次引用。诗歌创作随着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生活变迁而改变,诗歌中的总旋律发生了变化,之前歌颂的对象被颠覆,之前的写作内容也被改变。诗人们客观、冷静的叙述当时现实生活中的画面,试图转向对生活本身的叙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从而为诗歌的叙事性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二)增加诗歌的写作方法
人们在进行诗歌叙事性创作时,更多的是借鉴吸收古今中外的叙事写作方法,使大量的叙事手段和方法被引用到诗歌创作中来,丰富了诗歌的写作方法。诗歌打破传统写作技巧的束缚,吸收了我国古典诗歌的叙事性,汲取了我国新诗发展中的叙事观念,借鉴了西方现代诗的叙事方法。诗人雷平阳强调诗歌中的叙事性可追溯到诗经跟荷马史诗中去。随着社会发展诗歌在写作方法上得到不断的扩展。
三、当代诗歌叙事性中存在的问题
诗歌中的叙事性跟抒情性一样,如果在诗歌创作中对叙事性的理解产生偏差或过度使用叙事性技巧,不仅会出现质量较低的诗,而且有些人借着创作诗歌的名义歪曲诗歌本质。
(一)少数诗人创作口语叙事的诗歌
一些诗人在诗歌叙事性的影响下,在诗歌创作中玩弄文字游戏拼接语言,毫无节制地滥用口语,使用方言,对现实生活中的意象、情感简单罗列组合成诗歌。另外有些诗人认为诗歌叙事性就是平铺直叙地讲“故事”,随心所欲将日常语句分为若干行,形成所谓的“诗歌”。由此一来叙事性的写作就被扭曲成不需要任何艺术技巧的简单写作,成了人人都可以创作且流水化生产的毫无营养的诗歌,诗歌被简单地复制再生产。原本倡导诗歌叙事性的意图被颠覆,导致诗歌叙事泛滥,诗歌叙事过于通俗日常,创作不出高质量的诗歌供人欣赏,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影响意义。[4]
(二)少数诗人虚假创作
任何一种表达方式的运用都是有一定限度且由它们自己的特征决定,过分夸大其效果必会适得其反。既是策略,就有可能会被滥用,就有可能会被复制。当代诗歌叙事性发展的潮流中,大量使用相同手法复制的赝品诗歌大量生产,在社会上以假乱真,使得诗歌中所展现的情感难辨真假。更有在诗歌写作中不加节制泛泛而谈,简单的语言罗列,场景的复述,情感宣泄的肆意枉然,使诗歌丧失内涵和生命力。部分作者为了能够迎合官方和大众的喜好争取诗歌的发表,创作过程中社会需要什么就去写什么哪怕并非亲身经历,于是出现没有经历过爱情的爱情诗人,没有遭受过贫苦的贫苦诗人等等。出现太多的炒作行为、先锋举动、虚假可怜等创作,在诗歌中无病呻吟、无中生有,诗歌创作缺少触动人心的真情实感。
(三)出现低俗创作
伴随社会化的发展历程,出现了低俗写作、虚假创作的现象,歪曲诗歌叙事性的本质,破坏诗歌叙事的精神,使创作意义一步步偏离诗人利用叙事创作的初衷,诗歌叙事性的良好品质遭受严重的损害。最典型的就是将诗歌的本质等同于人的肉体,诗歌追求庸俗、追求自我贬低,颠覆了诗歌创作中对精神的追求。这些所谓的“诗人”为了吸引人们眼球在网络上故意肆意谩骂、恶搞,导致诗人形象被恶化,遭受让人们的误解。一时之间诗坛的低俗创作、恶意叙事,使人们对正真的诗歌失去兴趣丧失热情,损害了诗歌创作的意义,危机了诗歌的发展。
四、当代诗歌叙事性创作提升途径
(一)诗歌要彰显时代精神
“一个宽松的时代,对一个诗人的写作信念实际上是一种更严峻的考验,绝大多数的写作者很难经得起这样的考验。严峻和紧张的时代,容易造就英雄和高尚的写作,但在日常和平庸中,就会出现堕落和无聊的自恋。”[4]当代诗歌创作中出现的低俗源于诗人自身的思想出现偏差,价值取向以及精神取向出现的偏差都从诗歌叙事中体现出来。因此,在当代诗歌创作中诗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诗人的创作要体现出诗人内心世界,并带给人们好的影响。一味迎合大众喜好来改变,诗歌被冷落的处境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诗歌被重新接受的方法是要回归内心,用真情实感来打动人,去挖掘那些隐藏在深处细腻情感,使诗歌成为生活的调味剂。诗歌叙事性要体现时代精神,彰显人格魅力。
(二)正确使用口语创作叙事性诗歌
提倡口语创作诗歌是因为口语更贴近日常生活,能更好地展示出生活的情境。但是有些作者过分解读口语创作,使诗歌太过口语化因而失去诗歌应有的美感。口语创作不等于口语就是诗歌,只是倡导创作自由,所以在创作过程中要避免平白无趣、避免低俗语言使用和过渡简洁。无论使用口语还是书面语都要表达生命、表达生活、表达诗意。回顾诗歌发展,口语入诗这一问题一直很受重视,也在不断地发展。叙事性的诗歌虽然提倡对口语的使用,但是不代表叙事性的诗歌就是有由口语创作产生的,用不用口语跟口语使用多少都不是衡量一首歌诗歌是否好坏的标准。是人在创作诗歌时要将口语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运用修辞手法将二者结合起来,使语言更加富有内涵。口语的运用要讲求适度原则,过度引用诗歌则显得通俗,精简使用又显得深刻难懂。诗歌创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清楚地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情感,不管使用哪种语言都要遵守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
(三)要坚持个人情感体验的真切表达
在诗坛口号漫天飞情形中,部分诗人为了追求诗坛的一席之地不停创作,以量惊人,但是创作内容平淡无奇,缺乏个人特色。有的诗人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引用网络词汇,诗人追求产生偏差。流行的不代表就是优秀诗歌中就应该有的,真正的诗歌是诗人对人生经历中有深切感受的事情的表达。诗人在创作中要关注潮流。但不一定要跟随潮流,引领潮流,一味地追求新鲜的事物不仅会影响诗人原有的写作风格,还会使诗人创作失去个人特色显得无特色。诗人只有回到自身的内心世界回到个人对生活的真切体会中去进行创作,避免过分追求流于外在而虚无缥缈的东西,才能创作出具有深刻意义、深远影响的作品。诗歌的叙事性是诗人对内心情感的真切表达,叙事性能够使诗歌内容更加清晰,让人能够深有体会。
诗歌叙事性使诗歌更具包容性,促进了诗歌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等的结合,丰富诗歌的表现方式,优化诗人的内心世界。借助诗歌的叙事性诗人能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借此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但是不管哪一种写作方法,在作者创作时都一定要避免低俗创作,低俗创作不仅破坏诗歌形象也不利于诗人自身形象的树立。因此诗人要辩证地看待叙事性,为当代诗歌创作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当代诗歌创作发展。
总之,诗歌的叙事性在当代诗歌创作中已成为主流,不仅体现诗人对传统诗歌创作的精髓继承,更体现了诗人对当今生活现状积极面对的一面。由于诗人们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提升诗歌叙事性的作用,其意义得以不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