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育》课程中的设计与实践

2021-12-30石焕霞孔令南

科学咨询 2021年37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科学同学

石焕霞 孔令南

(1.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学部 北京 100083;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体战训学院 北京 100038)

一、概述

随着科学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不断发展,国家从2000年之后在基础教育领域对科学教育越来越提倡。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便首次将科学教育纳入到小学三—六年级的必修课,2017年再次修订课标,更是将科学教育课程提前至一年级,这所有的迹象表明国家对基础教育领域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北京地区各小学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率先转变思路,科学教育不仅体现在学校的常规课程,还以社团活动、课外活动、课外研学等形式存在。很多小学开设的天文课、物理实验课、STEAM课,以及近几年各小学组织的科技节活动,都彰显了这些学校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方面进行的努力和尝试,也体现了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视。

《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依托于《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小学职前师资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助力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科学教师。

为了提高学生的培养实效,本课程采用“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学生一方面通过课程、讲座、培训、自学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进入小学课堂进行课程讲授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体验,同时也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和课堂组织管理的能力。

二、课程建设思路

该课程从开设之初,便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以及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为主要目标。本课程采用体验式、探究式以及真实场景教学等形式,从2015年以来,该课程与海淀区科普教育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合作,在海淀区的TQ小学、TT小学、HP小学、YF第四小学、ZH小学等十几所中小学,通过科学课程、社团活动、课外活动等形式进行科学课程实地教学。

“没有量的积累,一定不会有质的提升;但是光有量的积累,不一定会有质的飞跃。”本着这一指导原则,要求每名学生每学年要在行业指导教师、专业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至少要在小学完成16学时的科学课程教学任务,其中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独立上课次数不少于6学时。为了实现这一教学任务,首先通过提前教学和培训使得学生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能的相关理论;其次是每节课之前都会针对相应的课程进行辅导,学生边学边教,真正做到“学做合一”;再次学生进入小学课堂后,行业指导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共同指导,部分小学还有班主任跟班听课,保证了学生在小学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会促进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最后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反思、交流和教学评价与总结来保证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以及教学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的增长,实现教学目标。

三、课程建设措施及成效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小学科学教育》本着教学引领、“学做合一”的建设思路,从课程时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总结与反思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设计。

(一)教学引领,提前进行知识储备

《科学技术教育》包括天文常识、博物教育、科技制作、科学实验、4D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门比较宏大的课程体系,要求学生具有较为宽泛的知识领域,因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前,利用学生课余时间为其安排相关的讲座和培训,主要内容有两部分:一是教师基本技能训练;二是科学领域专题知识讲座。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同时为了弥补学生科学知识储备的不足,在该课程开设的前一学期专门开设了一门周学时为2课时的《自然科学基础》,内容包括科学与科学课概论、天文学与天文课程设计、动物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设计、天文望远镜基础、科学课程体验式教学方法、科学方法与成果等六个方面,可以将系统的科学教育领域的理论知识放在这一课程内提前讲授,为学生进入下一个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知识储备。

同时,将《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放在大一进行讲授,让学生提前对小学教师的口头语言、身体语言,教师的三笔字,教案和学案的撰写、教学的主要环节、听课、评课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后续进入真实的小学课堂提供理论和技能支撑。

(二)双师指导,有序介入学生课堂

该课程实施双师指导,一是由专业派遣相关的指导教师,根据进入的小学不同对其进行教学基本功指导;二是由行业教师为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和专业课程指导。

先修课一《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由教育学专业教师从教学技能、课堂管理、教学意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专门指导,同时会通过课程观摩提前进入小学进行看课。

先修课二《自然科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极强的课程,因此本课程开设以来,便从HD科普教育协会聘请了此方面的师资团队。从教学大纲的制定开始,便由其派遣专门的课程研发团队和教研教师团队辅助专业撰写、修订教学大纲,确定讲授内容和范畴领域。其次,协会派教师团队进入《自然科学基础》的课堂,完成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从天文、博物、科学实验,到STEAM教学,为学生传递最新的科学领域的知识,同时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天文望远镜、如何进行实验设计等小学科学领域的特殊技能。实习实践开始之后,专业也会安排相应的专业教师进入到小学,在课堂教学和组织管理方面对学生进行实地指导。

(三)“学做合一”,积极完善教学过程

本门课程总体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实训之前的准备阶段、实训阶段、教学反思和评价阶段。以秋季学期课程为例,具体来说:

1.以学促做,积极准备课程

具体要求:

(1)通过培训了解科学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历程,熟悉北京地区科学教育在小学的发展情况;

(2)熟悉《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并依据标准学习相关的课程领域;

(3)复习如何撰写教案,并根据教案制作PPT,教师随时指导和反馈。

(4)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小学科学教育专项(天文常识、博物教育、思维训练、科学探究、科技制作和生物实验等),进行深入学习。根据老师提供的书籍、电影、视频等准备一份相关领域的教案、学案和配套的PPT,并能进行8~10分钟的讲解。

2.学做合一,主动进行实训

具体要求:

(1)不迟到不早退,按照要求到达指定的学校参加教学活动;

(2)能在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以及专业教师指导的情况下,独立完成8~10周的教学任务;

(3)能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独立完成2~3次完整的教学任务,单独进行课堂教学组织管理;

(4)能对任教的班级学生进行一次独立的考核和评价,设计一份科学完整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以及跟所教科目吻合的考核表,并对学生进行公正准确的考核。

实训阶段是整个课程的主要环节,根据各个小学课程安排的不同,上课的时间也不同,课程涉及的原理和基本操作,在《自然科学基础》课程里面都有所涉猎。但为了保证学生的教学效果,每次上课前一周,行业教师会把与课程相关的资料,通过课程研讨群将参考图片、视频,本节课的参考教案、学案以及PPT发到群里,再由同学根据各自班级学生的特点,通过互相交流,讨论修改,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班级的教案、学案。

另外,通过课程研讨群指导教师和同学之间还可以进行课堂组织管理方面的交流和讨论,关于各班出现的突发情况或课堂问题,都能拿到群里来交流,寻找更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和策略,从而提高学生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

3.以做促学,完善评价体系

配合实训教学,形成了形式多样的评价手段和方式。

第一,随堂评测,即每节课后能对自己的课堂进行简单的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得与失,进行初步自评,争取课堂问题当时解决。每节课结束后都会由指导教师组织该小学的几位同学对所上的课程进行随堂教学反思和评价,主要包括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或课堂问题等,大家通过即时交流,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第二,每月点评。实习实践是一个比较辛苦的教学过程,无论是指导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坚持下去,为了能给学生较为客观的评价,专业指导教师团队制作了课堂教学过程记录表,学生每次上完课后认真填写,由行业指导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共同测评,并填写相应的分数,每月提交一次。

第三,学期实习总结。为了让学生能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有更深入的反思,每位同学还要提交一份学期实习实践总结,这份总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上课整体情况介绍;二是对自己教学过程的认知,包括对该门课程的整体认识、对班级学生的认知、对课堂组织与管理的认知;三是自我教学效果评价,包括对自己教学基本功的评价、对自己课堂管理能力的评价、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撰写这份总结,让每个学生对自己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对教学对象有清晰的了解,对教学过程有科学的认知。

第四,期末交流大会。每次课程结束,专业都会专门为进入小学上课的同学举办交流会。期末总结是为了对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以及对学生在本学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一个反馈。

在历年的总结交流会上,课程团队教师都会以激励学生继续学习为目的,对学生本学期的学习进行大力表彰,以提高学生对职业的进一步认同,对教育专业的进一步认可。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一个学期的整体表现,将学生分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对获奖的同学进行表扬,以期能对表现优异的同学有正向积极的反馈,对表现一般的同学能有榜样示范的作用,争取在下一个实习周期有更加令人满意的表现。

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本门课程贯穿于学习全过程的教学评价体系,有效地保证了课堂的正常运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同学在总结中写道:“……已明确的感受到低中高年级学生在心理发展上的不同,很多心理学及教育学课本上的知识都通过实习实践更明确的展现,也让我更加笃定要认真学习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结合于实际教学之中。”

(四)良性互动,取得显著教学效果

该课程从2014年正式开设以来,通过不断地课程改革和重新建设,逐渐形成一套完备的“学做”体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良性互动,学生的“学”和学生的“教”良性互动,从而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教学效果。

1.提升了学生对专业和职业的热爱,增强了责任感

通过实习,学生在三个方面有较为突出的转变:

(1)领悟孩子,形成了正确的儿童观。学生在这一课程中,要从学生角色切换为一名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得他们对孩子们有了全新的认识。

H同学写道:“每名同学其实都非常的聪明,都非常的有潜能。”

L同学也说:“在课堂上,学生就是主体,任何的活动或是授课方式都要以学生为主。”

S同学:“虽然这段时间真的有过生气有过失望,也有一个人要熬6个小时路程想过的放弃,但是在看到学生们认真记笔记的神情,和渴望学习的眼神时,还有当他们手工制作成功拿来炫耀时开心的笑脸时,他们会亲手画画或者给我贴画来当礼物送给我,当听到一个学生说希望下个学期还要我来给他们上课的时候,真的很感动,用心来感受学生,就会发现他们真的很可爱啊,我要为他们坚持下去。”……

如果不是对孩子们全新的投入,如何能有这么深刻的体悟和感受,这不是一门普通教育学或普通心理学能提供给学生的。

(2)领悟教师,形成了正确的教师观。通过一学年的付出,学生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深刻的感悟。

Z同学:……我不会忘记这个班所带给我的快乐以及美好的回忆,我不会忘记她们一张张稚嫩可爱纯真的脸,是她们让我体会到了当老师的乐趣。

W同学:虽然从学校到小学的距离很远,但每当他们下课,看到我来的时候都会把我紧紧抱住喊老师的时候,看到他们稚嫩的脸庞和天真的微笑,再多的辛苦和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L同学:“一名老师在很多人口中都是行为规范,老师成了所有人眼中最守社会法度,也是道德最高的一个角色定位,就带着这样的责任感,我走上了讲台。”

因为孩子们,让我们的学生学会了付出,学会了担当,也体验到了一个教师的不易和责任。

(3)领悟教学,树立了正确的教学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由最初的青涩,慢慢变得游刃有余,对教学也有了自己的体悟。

Z同学写道:“在H小学上课的时候,由于我去过很多班,我深刻意识到每个班的班风都不同,从而需要教师以不同的方式来授课以达到高效教学。这是因材施教的体现,也正是我应该全面领会学习的。”

X同学:“老师就是要把关心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有了这种心境,师生之间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许多事情便迎刃而解。”

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是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的树立却是这一工程的基础,三观正则教学无难事。因此这一课程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让我们的学生都有了一颗“柔软”的内心,这是一个教师成长的根基。

2.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由于学生在科学教育方面的优异表现,每年这些小学都会为学生提供专业岗位实习的机会。

近四年,小学教育专业共有35名学生陆续进入到相关的课程实习单位进行长时间的专业实习,可见该门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后续的实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同时,已有20余人在课程实习学校就业。这些毕业生在实习小学留校后,对后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的继续实施提供了很多思路和帮助,实现了教育反哺。

四、后续建设思考

本门课程从2014年开始开设,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四年有余,虽然总体来说从选课、上课到评课等已经形成了一套体系,但是依然有许多改进的空间。

第一,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督导问题。目前,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虽然一直采取双导师制,但专业指导教师因为自身的工作量较大,且校外实习实践指导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故而教学督导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学生评价方面,行业指导教师的比例为60%,专业指导教师的比例为40%,后续可以通过项目制的形式督促专业指导教师深入一线,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第二,借助线上平台发挥教学过程记录表的作用。顾名思义,教学过程记录表是对学生每次教学实践出勤、教学效果的记录,在近一年的尝试过程中,学生对记录表的使用不够认真,并未将其视为一种督促性评价制度,因此未来要借助线上教学平台,加强对记录表的使用,尤其是双导师评价环节,要客观、公正,才能对学生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

“学做合一”是高等学校理论转化实践的最主要环节,要充分发挥教学中教师的积极性、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让教学事业充满生机,才能真正促进课程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同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小学科学教育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
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科学拔牙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