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

2017-04-06李世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7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策略

摘要:教育源自生活。陶行知先生明确提出生活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必须贴合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小学科学课程可以初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了提高小学生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我们认为实现小学科学生活化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 生活化; 策略

G623.6

新课改在我国已经全面普及,要求学校教育要竭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小学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这些能力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虽然小学生对科学知识有很大的兴趣,但是对系统的科学教育不感兴趣。有鉴于此,小学科学教师应该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实施科学教育生活化对此提供了新的答案。

其实,科学课程给我们教师的自主创新的空间很大,其教材的开放程度也很大,这就需要我们把握科学课程应用科学教材时,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生活元素,更重要的是要十分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和当地相关教育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增减或调整,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笔者结合自己积累的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实现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一、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从家庭进入学校,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是带着对这个世界的丰富经验和个人观点来学习的。在学生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刺激,他们对于许多问题和现象(如自然界的变化、人体自身的认识、社会上的现象等)都已经有过自己的探究或体验,形成了自己正确或不正确的看法,这些认识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我们教学的基础。因此可以这样说,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我们教学的宝贵财富,如果我们忽略或不重视他们的已知,那我们的教学就会与学生的学习脱节。为此,在处理教材时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已知情况,及时加以调整。如教学“我们自己”这一单元内容时,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及感官都有一定的认识,如何在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在教学中,我们把学生的一只手绑起来写字、把眼睛遮起来走路等,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体验。

二、联系现实生活实际

现在学生获取知识、获取信息的途径非常多,且科学知识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家里的数字化电视机,能上网的计算机,多功能的手机,现代化的小汽车等。这就要求我们把科学课的教学内容与这些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我们在整合教学内容时,把有些生活的科学搬到课堂里来研究,或者把课堂里很难研究的课题拿到生活中去探究,这样以生活为基础的教学内容一定能促进学生对开展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在“植物”单元教学时,我们把学习的课堂搬到学校的操场上,让学生观察一棵大树,说说你想观察些什么?你看到了些什么?让学生把树的样子画下来,把树皮用纸拓印下来,用自己的办法测量一下树有多高?叶有多大?做一做植物叶的标本等等。学生乐于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学习,在实在的生活体验中去感受,效果很好。

三、联系未来生活追求

不得不承认,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财富,也会带来灾难。比如人们盲目追求高科技带来的经济发展,由此造成大气污染、气候变暖、生态破坏、能源枯竭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时时困扰着我们。作为科学课程必须关注我们的未来,通过科学知识的数学使学生懂得科学道理,并付之于自觉行动。譬如现在的小学生对航空航天、克隆技术等问题很感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增加了科技小知识等内容,通过给学生提供科学卡片资料、出好科学园地、用好学校网站等途径,拓展小学生的科学知识,使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四、加强课内与课外互动

新课改提倡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并不是虚无缥缈的,教师可以通过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提升这些能力。我们的做法是:一是加强主动探究。主动探究是科学课程教育的“灵魂”,是科学教学的“立足点”。教师要从三个维度来加强主动探究;一是提供探究活动的材料;二是与学生一起商量探究活动的方案(包括课内与课外)并组织实施;三是展示探究活动的成果并予以鼓励性评价,如调查报告、家庭实验报告、专题研究报告、资料收集总结等。我们学校还通过少先队大队部在全校开展了"走进科学"的主题教育活动,发动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二是加强合作探究。未来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小学生必须从小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因此,在开展探究活动时要从三个方面加强合作:第一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小组学习共同完成探究任务;第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如果外调查等研究课题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去完成;第三是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印染厂,污水处理系统、参观学校周围的几个社区,向社区宣传环保等科学知识等。

三是加强课外探究。探究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他们去关注身边的世界,从亲身体验中获得对探究特征的认识和对身边世界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课外探究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进行课外探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课外的观察实验,教师有目的地布置一些课外的观察实验,如种养一棵小树、养蚕、观察蜗牛蚂蚁等小动物,布置学生完成一些回家的观察实验;第二是课外的资料收集,让学生通过阅读科学方面的书籍或通过校园网上等资料的查询,收集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进行资料整理归纳并进行交流,如各种各样的船、造纸术的发明等。第三是课外的专题研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对研究过程和结果开设研究报告会,让学生的研究成果大家共享,如空气与我们的生活、对蜗牛的观察记录等。

总之,实现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教师要用心探索,结合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组织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培养小学生对科学教育的兴趣,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厉伟.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 (1):107, 180.

[2]李志波.“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施[J]. 成才之路, 2014, (18):14-14, 15.

[3]闫景坡.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 小学科学( 教师版), 2016, (4):50.

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李世明,性别:男,出生年月1971,籍贯:四川丹棱,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科学教学或学校管理,职称:中级职称(小学高极)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策略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小学科学教育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