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2021-12-30王丽娜

科学咨询 2021年1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王丽娜

(江苏省张家港市晨阳学校 江苏张家港 215637)

研究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必先研究小学和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结构是否优化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否完成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习评价的不同而变化的。正所谓教无定法,笔者所在的学校曾专门组织初中英语教师赶赴全国闻名的溧阳市后六初级中学学习,通过听取讲座、随堂课等途径对名校的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性策略进行细致入微的研究。学习归来,很多老师曾尝试把著名的“后六”教学模式运用于自己的课堂,但是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经过大量实践后老师们得出结论:真正有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必须符合初中学生发展的要求,必须注重“小升初”的衔接。有效的初中英语课堂首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进行设置教学内容,盲目跟从别人的做法不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九年一贯制学校,要顺利完成小学英语课堂到初中英语课堂的衔接,必须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结构。在课堂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等方面更应该注重教法,即“以学生为中心”的适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九年一贯制学校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根本,除此以外在“小升初”衔接的过程中更需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教学有效性策略。

一、教学内容应简单且精炼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优秀的学科结构,必须是尽量简要,尽量带有迁移力,并适合学习者的发展。只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课堂结构才最适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1]首先,我们提倡的指导思想是在选取课堂教学内容时切忌过多,应注重简要。如果一堂新授课的内容太过复杂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人的认知特点及最近发展区学说,新授课的内容应稍稍高于原有的认知水平,不宜过于复杂。笔者曾多次参加小学部和初中部英语教研组的同题异构活动,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英语课堂是明显不一样的。小学部的英语老师特别注重课堂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如果课堂内容过于复杂,学生不仅会失去兴趣而且不容易接受,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是有限的。在小升初的衔接过程中,老师们也应该尊重学生的特点。刚进入初中起始年级,我们的英语课堂应尽量设置简单些。课堂给学生设计的学习任务不宜过于复杂,不要让学生们感觉初中的英语课一下子就变难了,听不懂了。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英语时出现畏难情绪,丧失信心。许多初中英语老师埋怨说初中英语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来就比小学高。那么,一位优秀的初中英语老师就应该思考如何化繁为简,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较难理解的知识变成让学生都能接受的知识,说白了就是运用教学智慧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所以,老师们很有必要安安静静坐下来,认认真真备好课。其次,在设置练习时应该尽量精要,练习量不宜过多,太多练习会浪费学生的精力,还会令他们产生厌学等不良情绪。现在还是有许多老师喜欢“题海战术”,毕竟学生做题越做越熟练、不容易出错。但是,看看现在的学生还有几个不是近视眼?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的学生体检报告单显示,百分之八十五左右的学生都是近视眼。我们要让孩子们健康地学习,而不是把健康作为学习的代价。精练同样可以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只是对于我们初中英语老师来说要求更高了,我们必须认真审题、做题、选题,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

二、教学方法注重感知和兴趣

教育学、心理学界普遍认为人的智力发展分为三阶段:1.行为把握(学龄前幼儿期)2.图像把握(10岁前后的儿童期)3.符号把握(13岁左右的少年期开始)。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它不是我们的母语。鉴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小学部的英语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法时特别注重孩子们的感知因素。英语课上,孩子们学习英文单词kangaroo时,老师在屏幕上显示袋鼠的图像,或者播放袋鼠的视频。孩子们很快就能学会这个单词,很难遗忘。首先,孩子们通过视觉感知、听觉感知马上刺激了脑部进行思维,这比单纯的听读效果好多了。其次,生动的图像使课堂变得有趣,这就刺激了学生的内部动机,学习的主动性明显增强。课堂上老师们也很注重激励孩子们,许多孩子的上进心都是老师和家长激励的结果。当孩子们从小学升入初中,他们的感知仍旧存在,甚至要求更高了,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了。这就要求初中英语老师更需注重运用感知、兴趣和激励的教学方法,选取适合教材和学生学情的教学资料去运用于课堂,以此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性。如果初中英语老师教授kangaroo这个单词,仅仅出示一幅图片是无法使学生有深刻的感性刺激了,这是因为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远远高于小学生,我们初中老师会设置一个情境或者故事,运用对话、表演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顺利完成从小学英语课堂到初中英语课堂的过渡需要广大初中英语老师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追寻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三、根据学情制定教学模式

每个学校都提倡教学模式,这些模式就像流行歌曲一样,过一段时间就退出课堂了。后来大家都认识到这样盲目跟风是行不通的,因为学生在变、课程在变、要求在变。如果一个学校的各门课程只用一个教学模式,那么它必将失去生命力,不会蓬勃发展,反而会抑制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不妨想想,如果一个教学模式从十年前沿用至今,那么后果将会怎么样?如果一个教学模式从一年级用到九年级,又将是什么结果?真正科学的教学模式只有一个原则:适应学科、学生的发展需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设计语言应用环节,因此也需要教师带着学生多读、多听、多说才能引导学生多练(练习的前提是学生在老师的带读、听说等过程中渐渐熟悉并掌握),如此才符合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当然,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出自实践。爱因斯坦说过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才,我们的教育要成功就需要我们付出百分百的责任心来做教育。总而言之,不是哪种教学模式好,而是哪种模式更适合学生。[2]

四、评价课堂“重实效”

一堂好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关键是看学生。学生学到了什么?掌握了多少?这才是最重要的。现在很多英语示范课、优质课都追求标新立异。曾看到学生人手一个ipad的课堂,学生兴致勃勃地操纵、老师自信满满地讲解。这样新潮的课堂就一定是高效课堂吗?我们在管理课堂时,评价一堂好课,不是看有多少创新,有多么夺目,而是要看学生学得如何,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越是优秀的老师,越是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一节英语课把“听、说、读、写”的要求都设计成了丰富的课堂活动,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并有效地提高英语能力。曾听过上海一位特级英语教师的课,他就带着一支粉笔进教室,没有任何其它的教学工具。课堂上他用完美的发音、幽默的语言、优雅的姿势、缜密的思维俘虏了学生和听课老师的心。如果英语老师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练习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设计教学活动时应首先考虑实效。

五、课堂拓展重思维

根据中小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的英语课堂比较注重“听”“说”“读”能力的提高,而初中英语课堂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写”的能力,近几年的各地中考卷在考查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试题中更加体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尽量多预设开放性问题,使课堂更加有效。如在教授personality 时,老师应这样来设置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best friend?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去思考,而不是直接告知学生背诵friendly、helpful、kind、generous等词语,让学生去死记硬背。

总而言之,对于九年一贯制学校来说,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鼓励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注重课堂的实效,鼓励多种教学模式并存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让学生感受英语课堂之美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