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1-12-30王崇峰

科学咨询 2021年1期
关键词:学案小明课本

王崇峰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阎庄镇中心初级中学 山东日照 276500)

高效课堂,即是高效性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从两个角度出发,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第一,单位时间扩充内学生的受益量,实现效率最大化。第二,加大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实现效益最大化。[2]

一、高效课堂的积极意义

(一)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

教学即“教”和“学”的结合,理想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引起、维持、组织,学生合作、认知、自主达到的,教学的主体和中心是学生,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运用和能力的提高才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和标准。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在教师督促和要求下进行的,而是靠自己的兴趣和自主性去进行的。因此,自主学习思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和养成的学习能力之一。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导学案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全盘引导教学的问题。它为学生规划和制定了学生方向,增加了学生自学的契机。学生在探究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向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课本,从中发现问题产生疑惑。

(二)有效促进课堂氛围的轻松欢快

传统课堂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穿插一定的问题和互动为辅。这是一种教师驱动式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而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合作交流讨论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探究互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知识水平是不对等的,教师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能力。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知识水平是对等的,彼此之间思考的层次和问题的疑惑处于同一水平下,从而使得沟通互动更为直接和有效。同时,在高效课堂模式下,教师从教学的主导者变成学生学习合作的帮助者,教师可以轻松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这有利于和谐平等师生关系的构建,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从而促进课堂氛围的轻松欢快。

(三)锻炼学生的表现、自信、抗挫力

高效课堂的高潮部分是学生的展示环节。在展示环节中,学生汇报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并通过分析内容、发现问题和解答质疑等内容去充实完善展示环节。展示环节对小组成员和展示个人来说都极具挑战性。首先,展示学生必须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表现和自信能力。语言表达是学生清楚清晰叙述内容、发表自己见解的前提条件,表现和自信力是学生敢于站上讲台、班级学生和教师通过讲述能了解小组合作内容的基础。对于初中生而言,每一次的展示都是对自身表达、表现、自信的一次积累和锻炼。同时,质疑和提问是展示环节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进行能有效检验小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补充和完善小组任务内容。在面对质疑和提问,展示学生必须一定的抗挫力。它能够帮助学生从容不乱,有条理地去分析问题,调用课本知识去回答,而不是以慌乱、不知所措的行为态度去面对学生和教师的质疑问题。抗挫力也是青春期学生必须形成具备的能力之一。它能有效帮助学生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消极因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和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有效构建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问题渗透自主学习环节

高效课堂的自主学习环节主要建立在导学案的完成上。因此,导学案的内容制定是高效课堂的第一步,也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是否能达到一定效率的关键。在制作导学案过程中,教师不只需要将基础知识插入,更要将教学实际问题和目的插入其中。[3]以人教版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为例,导学案的内容必须包括基础知识,包括尊重的意义、如何尊重、礼的表现、礼的意义、如何做到文明有礼、诚信的含义、诚信的价值……同时,导学案的内容还包括问题。根据课本内容,教师可以从生活角度出发制定问题,在诚实守信内容上,判断题型为判断以下案例是否存在诚信问题,比如:1.小李约小明出去玩,故意说错游玩地点。2.小芳上课重来不迟到。3.李元每次借钱都及时还。4.吉吉言出必行。选择题型为选择以下案例的最佳选项,比如:小明找小王借了10块钱,三天后,小明还给小王5块钱,承诺剩下的5块钱一个星期后还。一个星期后,小王找小明要未还的5块钱,可是小明坚持说自己一个星期前已全部还完,两人大吵一架,不欢而散。两天后,小明想起自己确实只还了5块钱,现在小明正确的做法是?A.破罐子破摔,不还5块钱,不跟小王做朋友了。B.把钱还给小王,并跟他解释清楚。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材料分析和简答题,让学生通过题目深化基础知识,学会将基础知识与生活进行结合和运用。

(二)根据导学案划分小组任务

在导学案的完成中,学生了解一定的课本知识,并对课本知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思考。在问题的渗透下,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会呈现出差异,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合理分配小组任务。以人教版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公民权利》为例,在此章节的导学案中,学生了解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完成了教师设定的问题。接下来就到了划分任务的阶段,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导学案,认真对学生的导学案进行分析和划分,让小组能拿到最适合自己的任务。这样进行划分能避免划分任务的随机性和盲目性,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对完成小组任务的积极性。

(三)生活实践渗透小组任务

生活中包含了大量德育的因素和缩影,教师可以将生活实践渗透入小组任务内,让学生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发现生活的德育、感知生活的德育和思考生活的德育。[4]以人教版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揭开清晰的面纱》为例,章节内容围绕多样的情绪展开,情绪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剂,我们都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情绪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重点是我们如何处理情绪。在小组任务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记录自己一天出现的各种情绪,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否造成了什么结果。比如,小丽记录到:今天由于天气原因迟到了,被老师批评了,产生了不开心郁闷的消极情绪,导致上午的课程参与度不高,忘记了原先答应好陪最好的朋友小明去玩这件事,造成朋友的不开心。小明记录到:小丽说好陪我去玩的,结果她居然忘记了,真是气死我了,我打算这两天都不和她说话了。学生将一天的情绪进行完整的记录,小组成员之间交换情绪记录本,分析情绪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处理方式的不正确会造成什么后果,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我们的情绪等。小组完成分析后进行归纳总结,结合情绪记录本完成小组展示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小组的任务从实际生活入手,从生活实际出发联系课本,从而帮助学生强化课本的同时深入思考生活,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观念。

三、总结

立德树人是现阶段各个学校应在响应和实施的教学方针。学校应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为真正被社会需要的人才。课堂是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形成素养的主要场所。教师应当牢牢把握课堂,使课堂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实现课堂的质量最大化和效率最大化。其中,高效课堂是现阶段许多学科开展教学都采取和应用的教学模式。它的开展实用性和适应性强,保障了大部分教师都能在短时间能快速抓住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点,从而迅速融入学科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思考等能力。

猜你喜欢

学案小明课本
小明照相
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乡愁导学案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做不到
“比例尺(一)”导学案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