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入传统文化

2021-12-30

科学咨询 2021年20期
关键词:教材传统语文

薛 梅

(铜山区张集镇孙湾小学 江苏徐州 221100)

传统文化的组成元素是十分丰富的,能够充分体现出民族所富有的特性,并且可以将国家的整体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既可以是具象化的历史文物,也可以是精神文明的切实体现。它在多个方面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范围广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常以节日、古文、古诗、词语、乐曲国画、书法等为载体来呈现。小学阶段是学生掌握各种语文知识核心内涵的重要时期,教师也要在授课的时候有意识地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融合到课堂中。让学生能够在幼年的时候就可以对传统文化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并且能够在长久的文化熏陶中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这样课堂上的有效结合,不仅能够切实强化学生的语文知识领悟能力,更能影响到他一生的品格修养。怎样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接收更多的传统文化呢,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挖掘教材,感悟传统文化

教材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中每一篇文章的选择都体现出教育专家的编排意图,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确立教材在教学中的基本地位。教师只有充分的理解教材、掌握教材和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才可以对学生进行教授和指导,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阐释《游子吟》这首诗歌的核心内涵时可以将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知识详细介绍出来,让学生了解到作者当时的窘迫境地以及亲情的珍贵价值。“临行密密缝”,道出了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现出来的,并引发思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充满着母亲对我们的爱,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能够积极利用自己的智慧理解诗歌中隽永的情感。教师进行总结,这首诗中一字一句都包含着母亲对游子的爱,体现了我国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经久不衰的伟大母爱,从而引发我们的共鸣,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母亲的辛苦。最终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母爱这么伟大,我们要怎样去报答呢?学生可以在母亲节到来的当天对母亲表达自己深厚的感恩之情,并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减轻母亲的生活负担,也可以送给妈妈自己精心制作的小礼物等,让学生在充分的理解这首古诗的情况下还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观念,进而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创设情境,学习传统文化

学习环境的创设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量。小学生的普遍特点是活泼好动、贪玩、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但模仿能力强。因此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必然的,不仅可以使学生提高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传统文化中来。教师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候,可以根据教材不断创新或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使学生们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良好的熏陶。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有效的条件创设情境,在教室的后面小板报写和画出一些有关古代诗人的代表作和事例;还可以在教室的四周张贴一些名人故事、寓言故事;举办文章投稿的活动,或者是组织学生亲手制作手抄报等,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如在学习《梅花魂》这一课中,梅花是四君子之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梅花的图片,让同学们说出描绘梅花的诗句。文章主要描写了作者与亲人朝夕相处的生活片段,进而表述出外祖父对于国家的深刻思念。学生由于学习经验的缺失,并不能够将其中的深意理解透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思乡课文、古诗和诗歌进行比较,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感悟情感,对比分析,并在进一步的交流中不断加深体会。最后还可以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领悟到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而更好的进行文化传承。

再比如在学习《四季之美》时,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来收集大量的有关四季的图片,然后将其带入到课堂上,为大家进行展示。此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让每一名学生寻找有关古人描述四季美景的诗篇、文章或者是名言,从而使他们真正意识到四季之美,感受到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

三、多种平台,“经营”传统文化

“书到用时方恨少”。学生仅仅靠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是不够的,学生可以利用课外平台来学习自己感兴趣或者教师推荐的课外读物。这些平台包括书籍——学生可以充分的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时间去读一些四大名著等书籍,从中领悟传统文化中的文学之美;包括参加征文比赛——把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领悟用文字抒发出来;包括参观博物馆、文化馆——结合实物、图片、文字及讲解员的讲解进一步深入地感受、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此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还包括一些游戏——比如课前两分钟时可以玩“成语接龙”“击鼓传花猜谜语”等游戏。这样在玩游戏的同时,还可以记住更多的成语,在猜谜语的过程中了解“谜语”这一中国特有的文化形式;还包括写作——以日记或小练笔的形式预习或总结与课文相关的传统文化。

在学习《月迹》这篇课文的前几天便让学生在家中认真观察月亮的变化情况,然后以日记的形式来记录自己的感受。上课时和老师、同学们互相分享,彼此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还可以请学生搜集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让学生在丰盈的故事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课后学生们互评日记,了解对方的观察结果、文笔表述。对于写作优秀,观点鲜明的学生给予表扬,而对于写作能力较差或者是表述不清的学生,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帮助他们来修正、完善文章。通过此种授课方式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利用自己的课下时间多方面的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切实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让传统文化与语文学习并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四、优化设计,渗透传统文化

在中国的文化遗产中,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不仅凸显了本民族的风格与个性,还传达出本民族的精神风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作为培养小学生语文知识能力与三观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品行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此阶段小学生的发展情况来看,在现阶段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发展环境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则需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将传统文化的作用重视起来,在具体教学中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与标准,优化语文教学设计,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之中,优化语文教学资源,更好地对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文化素养进行培养。例如,古诗文不仅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华,还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之时,教师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语文基础与学习能力,对古诗文的教学思路进行调整,引导学生在感受古诗文韵味的同时,还能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妙之处,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实现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

五、课下实践,拓展渗透途径

在小学阶段的课程相对较轻松,所以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比较长,这就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途径。所以,在课下,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课下实践变得有意义。因此,语文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小学生在感受语文魅力的同时,还能够了解传统文化,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黑板报、讲故事、古诗词朗诵等比赛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有趣的活动中,在玩乐中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课堂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对于培养学生的品质和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不仅需要教师意识到在课堂上渗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还需要教师对教材深入挖掘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其进行创新和优化。充分的利用教材中文本的情境释义和赏析,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语文教师有责任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于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长大后能够积极弘扬传承传统文化打牢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教材传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