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经典阅读与绘本的结合教学研究

2021-12-30刘梦婷

科学咨询 2021年20期
关键词:绘本小学生内容

刘梦婷

(江苏省常熟市游文小学 江苏常熟 215523)

经典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经典内容的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实际中的事物形成有效的认知,也能够在阅读中不断地形成正确的行为意识和思维模式。然而,经典阅读中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复杂难懂,毕竟他们的认知能力属于薄弱环节。所以,让经典阅读与绘本进行有效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一、选取合适绘本,提升学习兴趣

(一)选取绘本

经典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备内容,因为经典阅读涵盖的文章中饱含很多对小学生有益的知识,是实现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不可缺少的部分。实际上,这些经典阅读中的很多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复杂的,无法对这些文字予以充分地理解,导致他们对经典阅读的内容逐渐失去兴趣,容易在课堂上分散注意力。对比之下,绘本中的大量图画内容与少量的文字信息更符合小学生的喜好,因为小学语文中的文字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抽象,绘本的内容则更加的直观,只要通过观察和欣赏就能够明白当中的真实含义。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经典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绘本融入其中,通过绘本内容简单易懂的特点让学生迅速掌握,并了解经典阅读中对应的部分,这样就能够让小学经典阅读教学变得更加的顺畅[1]。但是,绘本选择方面是教师必须要重视的,也就是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选择相应的绘本,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水平较低,可以选取图画比较多且内容精简的绘本。

(二)提升兴趣

由于经典阅读大多以文字为主,图画内容相对较少,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长久的保持。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绘本让学生长期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进行经典阅读部分的内容。比如学习《传统节日》时,虽然文章中的内容简单明了,但是许多内容对小学生来说并不能做到充分地理解。所以,教师在教授正式内容前可以通过绘本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春节、元宵节等节日中人们都会做的事情。在上课前。我与学生一起读《有趣的春节》绘本故事。

师:“同学们,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让我们来看看这本绘本,你看到了我们过春节要做些什么?”

生:“挂春联。”

生:“守岁。”

生:“拿红包”(生大笑)

……

学生在图文并茂的绘本下认识了春节的一些习俗,待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可以迅速引出经典阅读中的内容,并通过回忆、联想的方式让学生将绘本中的内容与经典阅读进行对照,在绘本的思维成像和指导的作用下,能够立即找到两者间相同的部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掌握绘本图画信息的同时,也能够对经典阅读的内容形成相应的认知,更好地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借助绘本核心,学会品位内容

(一)借助核心

小学语文经典阅读中的内容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启发意义,学生通过阅读这些内容可以明白事物中蕴含的诸多道理。只是其中有许多部分的内容相对较多,而且比较难懂,比如古诗、文言文等。如果只是对这些内容进行直接讲解,无法加深学生的思维印象,而且机械式记忆的内容会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逐渐遗忘。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教师可以将经典阅读与绘本进行融合,通过借助绘本中的核心内容来帮助学生掌握经典阅读中相应的部分。比如学习《亡羊补牢》时,虽然文章中蕴含相应的道理,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难意识到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做出相应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当中的核心内容,也就是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绘本时将“丢东西”作为核心,让学生从绘本中发现该问题,并找到对应的补救办法,掌握这些信息后,教师再进行经典阅读教学时,学生就能够迅速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

(二)品位内容

通过借助绘本的核心内容,能够提高学生对经典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便于更好地展开阅读教学。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利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学会自行品位当中的内容,即通过掌握绘本的核心后,根据这部分内容自行思考当中蕴含的意义,再将其带入经典阅读中进行验证,这样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思维活跃度。比如在学习《小马过河》时,教师可以利用绘本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当学生看到当中生动且形象的部分时,会立即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期间为了避免学生只关注感兴趣的部分而不去思考,教师应该在老马、松鼠等角色的对话方面予以着重的标注或进行强调。确保学生有针对性的关注和阅读,待完全掌握当中内容后,再让学生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做事不应该害怕尝试,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明白的道理[2]。

三、调整关键内容,感受经典文化

(一)调整内容

经典阅读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类型的内容,蕴含的实际意义也各不相同。虽然小学生在事物的认知能力方面比较弱,但是该阶段也是通过阅读培养文化底蕴的关键时间。而且,若绘本中的内容大多类型相似,也会让小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极易产生不耐烦的心理。根据该特点,教师适当的调整绘本内容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这种方式,小学生能够经常接触到不同的内容,可以长时间保持新鲜感和好奇心,为学生进行经典阅读提供有效的保障。比如在学习经典阅读《羿射九日》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将视频内容作为绘本。由于视频中不仅具有生动的画面,也有声音和音乐作为辅助,不仅能够避免学生因长期接触同类图画的绘本产生厌倦心理,也能够让学生对经典阅读的内容产生深入探究和阅读的欲望。

(二)经典文化

在经典阅读的内容中,除了拥有较多的故事内容,也包含许多的传统文化。学生通过对这些部分的阅读能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文化底蕴,是实现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调整绘本的内容,让学生利用绘本了解经典阅读中的传统文化,达到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能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教师在教授《一幅名扬海外的画》内容前,教师可以选取几张《清明上河图》的图片作为绘本的内容,改绘本内容的类型,让学生对这些图片的内容产生好奇心,然后让学生阅读文章中的内容,了解与这几张图片有关的故事。待学生掌握其中的内容后,教师再将《清明上河图》剩下的部分展现出来,让学生形成更加直观的认知,并得到强有力的视觉冲击,为培养传统文化素养打好基础。

四、构建必要情境,提升创新能力

(一)构建情境

小学语文经典阅读中有许多作品是作者用于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学生通过阅读,不仅可以从中学习到许多重要的知识,也能够在阅读中学会情感的表达。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来解决该问题,然而,只是让学生阅读绘本中的内容是无法达到目的的,也就是根据绘本的内容构建绘本中的情境,再将情境中的内容融入经典阅读中。例如学习《火烧云》时,教师可以将绘本中火烧云出现时的状态作为情境让学生通过阅读发现其中的主要特征和关键要素,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引导下仔细阅读,发挥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找到需要的内容后,教师再利用经典阅读的原文与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对照,能够很快发现其中存在的差异,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不同的内容进行调整,确保掌握经典阅读内容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思维想象予以肯定,有利于学生保持充足的阅读欲望,并在阅读中掌握表达思想与情感的方式。

(二)创新能力

学生在阅读内容时,能够不断的积累对事物的认知,也能够在思考的过程中通过运用想象力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当然,只是单方面利用经典阅读或者绘本是很难做到的,只有将两者进行有效地结合,提高小学生阅读积极性的同时,提升其创新能力,将小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充分地展现出来。例如阅读《肥皂泡》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绘本后,让学生想象实际吹肥皂泡与原文中的方法是否一致,找出当中存在的不同,便于更好地掌握文章中的内容。然后再利用肥皂泡飘动的特征让学生发挥想象,即让学生以文章或绘本作为基本情境,以自身的角度想象那些肥皂泡还会飘到什么地方,并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发挥想象充分地提升思维创新能力[3]。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绘本独特的表现形式,能够将课本中的经典内容以生动的图画形式展现出来,可以实现与小学生特点相契合。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将经典阅读与绘本予以有效地结合,不仅能够增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能够对经典阅读予以进一步的理解,养成喜欢阅读的好习惯,成为提高语文能力和个人素养的可靠基础。

猜你喜欢

绘本小学生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绘本
绘本
绘本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主要内容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