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文化自信培养探究

2021-12-30李健威

科学咨询 2021年20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民族高职

李健威

(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江苏南京 210000)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我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应有的礼敬和自豪,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和文化生命力拥有执着的信念,面对外来文化的吹嘘和追捧,能够站在文化自信的角度对其进行审视。同时,将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与文化自信相结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民族传统体育,自觉维护和传扬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与内涵。

一、在高职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培养文化自信的意义

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可以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结构,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提升民族传统体育课堂的感染力,给学生更好的教学体验。将传统文化与体育运动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和理解,更好地体会到其中的文化与内涵,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民族观,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运动习惯,引导学生打造强健体魄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2]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多以“和谐”“仁爱”为核心价值取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逐渐的渗透式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学习氛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文化自信是高职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发展动力,使学生具有自己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弥补我国的人才缺口。

二、目前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民族传统体育教师教学水平有限

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体育教师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上专业性不强,教师的教学方法有限,体育课堂上只顾着锻炼学生的身体,忽略了体育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道德、文化、品质等。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言语交流较少,不注重为学生讲解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背后的文化知识,无法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的问题和困惑,使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程。目前的许多体育教师都是由具有西方体育文化背景的教师担任,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并不是很深刻,无法在沟通交流中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学生在高中体育课程中积极性差

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面对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存在着敷衍了事的学习态度,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好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使课堂容易出现沉闷、没有活力的学习状态,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较差。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对学生讲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背后的文化与历史,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课堂参与感不强,体育课堂获得感不足。

(三)教学中容易忽略思想和文化教育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堂的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身体,不注重深入挖掘体育项目背后的思想和文化,不能很好地认识到文化自信对体育课堂和学生的促进作用,认为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是文化课教师的任务,思维受到明显的局限性。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材和媒体视频较少,教师设计教学内容的方向有限,造成了传统体育项目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文化自信理解不深入,进而逐渐地对体育教学失去兴趣,无法为学生建立有效系统的文化自信体系。

三、高职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文化自信培养的策略

(一)强化学习,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指南针,因此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只有体育教师深刻地理解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与文化自信之间的联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强化体育教师队伍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专业性,还可以给予学生正确的动作指导和文化教育,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与敬仰,因此产生品牌效应和宣传效果,使更多的学生和教师关注到文化自信的培养。[3]教师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潜力,使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的思想认识产生共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由学校组织和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培训班,邀请校外专家和体育人士来进行课堂教学,指导教师如何在体育课堂中渗透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同时让每个高职体育教学发表自己的经验与看法,力争打造一个适合本校学生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案,为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多种实施方法,教师要积极地走进学生,与学生成为真正的朋友,了解学生在文化自信上的需求与进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培养方案,加强教师的教学感染力,使学生在活泼向上的氛围中学习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二)情境教学,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

在传统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教师一直采用固定式的教学模式:先做准备活动,然后进行体育项目教学,最后由学生在操场上自由活动,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文化学习体验感不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适合学习的情境,在教学情境中可以更好地理解体育文化,给学生一个新颖的体育课堂体验,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更好地将文化与运动相结合。教师要对所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在情境中融入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给学生一个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使学生从内容深入发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学习传统体育项目摔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导学生摔跤的技巧和规则,还应该为学生们建立一个适当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来讲解摔跤背后的文化内容,如我国蒙古族、彝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瑶族都有摔跤的传统习俗,彝族会在举行婚礼时举办一场摔跤,新郎将新娘接回婚房后,要组织与新娘方的人举办一场摔跤,一对摔跤手只能摔跤一次,不管哪方都不能全胜,以表示两方的亲密友好。教学过程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彝族摔跤比赛,体验其中的民族团结与民族文化,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讲解这个传统习俗的由来和意义,加深学生对我国文化的理解。

(三)文化渗透,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心

在高职校园中,学生们可能早已听惯了老师的“谆谆教诲”,自觉地产生了一种屏蔽体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对学生形成一个耳濡目染的教育作用,使其逐渐意识到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内而外地建立起文化自信、规范自身的言行,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来提升他的精神面貌和重要品格,养成适合终身发展的关键学习能力。[4]例如: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以竞赛为形式,在其中渗透着平等、互爱、文明等文化思想,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乐意通过开展竞赛活动来加强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如在田径训练和比赛中,要引经据典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在比赛时,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尊重对手,看淡输赢、重视友谊等,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民族小故事来引导学生,如蒙古族的骑马运动,在结婚这天新郎骑马迎接新娘,在途中进行骑马竞赛,夺帽为戏,目的并不是取得胜利,而是营造一种欢庆的婚礼氛围,为这对新人进行祝福,将民族习俗与中华文化相结合,在日常的交流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我国体育精神,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道路。

四、结束语

在高职院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通过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多媒体视频教学的便利,加强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认识到我国文化的优秀之处,有助于焕发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营造良好的高职体育教学氛围,加大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自信的融合深度,提升我国的体育文化的软实力,推动高职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更好地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民族高职
我们的民族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