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微生物教学中的病例教学法应用

2021-12-30姚彦红

科学咨询 2021年20期
关键词:微生物学医学病例

姚彦红 张 伟

(甘肃医学院 甘肃平凉 744000)

医学微生物学包含的内容有病原微生物学性状、人体免疫机制、诊断方式与防治方法等,属于一门基础性学科,是人类疾病分析与疾病诊治的基础性学科,联结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微生物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为同学们选择临床病例素材,引发同学们的讨论,提升学习效果。

一、当前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现状

医学微生物学在临床医学课程比例中占比较多,作为一门形态学科是基础课程之一,在医学教学体系中占有一定分量。当前我校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中教师的讲解时间往往超过40 min,课程教学活动以教师解决为主,学生在其中的参与度不足,课程教学留给学生自由发问、自习的时间不超过10 min。由此很多学生没有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来,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在课下,学生自我知识内化过程中[1],主要依靠学生本身进行,教师在其中的参与度有限,学生可能出现难以自我消化的问题,同学们学习中容易产生挫败感,丧失继续学习的动力。针对此种教学现状,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及时予以改进,设计符合教学特征的改革方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

二、病例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促进同学们对课程知识的理解

医学微生物学知识较为琐碎与抽象,同学们理解难度较大,利用病例教学法可促进同学们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对同学们选择病例,将教学内容放在病例中讲解,可显著提升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运用中,为同学们设置了讨论环节,可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2]。

(二)提升同学们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

病例教学法运用中,为同学们创建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将课程知识的讲解放在具体的病例问题中进行,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运用优势明显,教师引导同学们对病例展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促进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结合病例的病情症状表现、发病机理等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促进同学们对不同知识之间的有效融合,提升同学们的知识运用能力,由此而提升同学们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3]。

三、医学微生物教学中的病例教学法应用策略

(一)设计病例

在医学微生物教学中,病例教学法运用的重要前提与基础是恰当选用病例。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准确选择病例。首先要求病例合适,与教学内容良好契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与可讨论性,能够引发同学们的思考,便于提出问题,并与学习的知识相联系,促进学生对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以此提升学生的医学思维能力。其次,问题的选择应当合适,要求与教学大纲一致,能够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这些要求而选择病例。例如针对疑似乙型肝炎患者,教师引导同学们思考应当如何采集哪种类型的标本,微生物检查的流程和程序是什么,病原的生物学特性有哪些,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促进同学们思考,促进同学们深入学习[4]。

(二)引导同学们讨论与学习

病例教学法运用中,在选择病例之后,引导同学们就病例进行讨论、思考、学习。教师将病例与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联系,主导案例教学活动的进行,对病例出现的相关知识进行推导、总结,并引发同学们不断思考,促进同学们思维的发散,引导同学们发现自身感兴趣的地方,并提出自己的疑问与思考,教师对同学们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教学中,教师起着引导者的作用,对同学们设计有启发性、有代表性的问题。并为同学们设计课后作业,引导同学们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对病例相关知识进行思考,解决相关问题,提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可指导同学们采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组员以3~5人为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查找,就病例相关知识进行思考,在小组内讨论,组内讨论该病例情况与相关知识,提出疑问,组内进行讨论与解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教师对小组讨论情况进行指导与解答。

(三)优化课程内容总结

同学们在完成病例分析及相关内容学习之后,教师对同学们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及时找出同学们课堂表现中的不足,指导同学们在后续的课堂学习中改进。发现课堂中表现较为优异的情况,给予同学们以正面肯定与鼓励,提升同学们课程学习中的满足感,以此更好地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总结病例教学法进行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引导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提升同学们的课程学习效率。

(四)对教师的角色要求

此种教学方法运用中,要求教师及时转变角色,从原有的教师角色中转变出来,教师组织并引导教学活动的进行,使得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关注同学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重点关注一些参与度不高的学生,引导这部分学生参与到课程活动中来,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同学们及时找到教学思路。

病例教学法运用中,以病例作为指导对同学们进行教学,需要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讨论活动中,要求教师同学们讨论中扮演正确的角色,能够认真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引导同学们关注问题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对于同学们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与思考给予鼓励,在同学们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给予一定引导。教师有效控制讨论的节奏,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同学们设计内容。在讨论时,给予同学们一定引导,控制好讨论环节的节奏,以病例为引子讲解相关内容,达到教学要求[5]。

(五)实际教学案例分析

例如在病原性球菌这一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同学们引入真实案例。2013年7月18日,福建泉州出现1例新生婴儿放置在保温箱中由于温度太高而死亡的案例。在医院内感染讲解中,教师为同学们引入安徽宿州市立医院在对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与人工晶体植入术时,由于感染等因素的存在,导致10例患者全部出现院内感染现象,最终出现患者眼球被迫摘除的严重后果。通过这2个病例的给出,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教师结合课程所学对同学们进行引导,并设置问题,以此引发同学们对相关问题的讨论,促进同学们思考这两种病菌的致病性以及如何对这两种病菌进行防治,同学们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想法,由此促进了同学们对病菌的认识,为同学们分析与解决问题创造了一定的情境,提升了同学们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通过病例的运用同学们也更加体会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教师对同学们分析讨论的内容进行思考与总结,促进下一阶段课程教学活动的进行。在教学中始终以病例为核心进行,将所教内容放置在病例之中,在具体的情境与问题之中促进同学们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与体会,引导同学们主动分析病例,提升同学们在课程活动中的参与度。在教学活动中,同学们接触了大量的病例,可促进同学们利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同学们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来,提升同学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四、结束语

在医学微生物教学中,运用病例教学法,可通过病例串联教学内容,提升同学们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将课程知识的讲解放在具体的病例中间,可提升同学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转换角色,引导同学们的讨论环节,有效把握课程节奏,促进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

猜你喜欢

微生物学医学病例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医学的进步
“病例”和“病历”
本土现有确诊病例降至10例以下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
医学、生命科学类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