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扩招后的困惑及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探析

2021-12-30褚玉峰金朝昆

科学咨询 2021年23期
关键词:学时生源线下

褚玉峰 金朝昆

(1.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 重庆大足 400900;2.重庆经贸职业学院 重庆黔江 409000)

为适应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2019年我国开始高职扩招,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高等职业院校,在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招100万人,实际扩招了116万人。在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今明两年高职院校要扩招200万人。高职扩招作为一项国家政策,必将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高职扩招来得突然,很多高职院校准备不够充分,表现出力不从心,困惑重重。如何保证扩招生源的培养质量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扩招后的困惑

(一)保障措施不到位的困惑

1.扩招配套经费未及时到位。在2019年4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我国确定使用1 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会上,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今年中央财政将拟安排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237亿元。然而,一些省市的高职扩招配套经费并未及时到位,这使得学校的办学经费不足。

2.师资配备不足。据教育部网站的数据,截至2020年6月,全国高职高专类院校共1 482所,按师生比1:18计算,2019年扩招100万后全国需要新增教师5.6万人,2020年再次扩招后,全国需要新增教师11.2万人。2019年平均每所高职院校扩招了700多名学生,2020年预计达到1 400多名学生,按师生比1:18计算,平均每所高职院校将新增教师78名。从高校人才招聘网和各高职院校的官网上可以看出,目前重庆市很多高职院校并未因扩招而招聘多少新教师,所有的工作任务都分配给了原有教师,造成教师负担过重。

分析原因:一是政府高职扩招配套经费及公办院校增加教师编制数量等问题未能及时到位,使得很多高职院校的招聘教师工作动作缓慢;二是国家政策不够明朗,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9年扩招100万目标,并未明确还将扩招几年,每年扩招多少人的问题。这使得去年很多高职院校的招聘工作处于观望状态;三是招聘满意教师比较困难,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目前还未达到能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愿意从教的程度。很多企业的优秀技能型人才不愿意到学校来。

3.教学设施不足。扩招后使得教室、实训室、图书馆、运动场、食堂、宿舍等教学设施容量不足,这些设施的增容涉及到土地审批、设计规划、施工许可等的一系列问题,并非短期能够解决。

(二)人才培养质量的困惑

1.管理机制不健全。2019年秋季开学,很多高职院校在未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间扩招了那么多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这些扩招生源中个人成长背景、从业经历、学习基础、年龄阶段、认知特点、发展愿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和以往的普通在校生完全不一样。由于缺少管理经验,很多高职院校对扩招生源如何进行日常管理、如何进行授课、如果进行德育教育等问题显得茫然不知所措。直到2019年末,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后,各学校才开始渐渐地明确了方向。

(1)年龄在30~40岁的人数为925人,占比为81.43%;

(2)初中文化学历的人数为874人,占比为76.94%;

(3)已经就业在职学生的人数为1 000人,占比为88.03%;

(4)招收的专业数为19个,占比为100%;

(5)学生人数低于30人的专业数为8个,占比为42%;

扩招生源结构复杂。很多人已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多年,是已就业的在职人员,对学校管理方式已不适应,存在对学校发布的消息回复不及时、对学校的要求置若罔闻等不配合的教学现象。

3.线下教学组织实施困难。

(2)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也是煤矿地质测量的基本要求。比如井下测量导线点和高程点的高精度控制等测量数据,可为地质部门提供准确的水文地质资料,这些准确的测量数据是生产中减少误差以及意外事故的发生必要条件,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整体工程的控制,促使管理人员能够正确处理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步骤,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1)线下教学课时量完成困难。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高职总学时数不低于2 500。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线下集中学习不得低于总学时40%的规定。这就是说,高职扩招线下教学的总学时数为1 000,除去顶岗实习6个月,线下教学应有5个学期,平均每学期线下教学200学时。如果按周末不休息每天线下授课8学时计算,需授课25天;如果考虑到学生身心成长和教学规律,按周末休息2天每天授课6学时计算,需授课46天。因高职扩招生源实施最长不超过6年的弹性学制,这意味着学校需要将开设的线下课程周期性反复循环讲授。这就意味着学校需要投入更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

(2)线下教学授课地点设置困难。以重庆科技职业学院为例,2019年有19个高职扩招专业,1 136名扩招生源遍布重庆市20多个区县。如果按照学生就近原则,采取“送教上门”的线下授课模式,学校每学期需要安排19个专业的教师团队分别去20多个区县开展线下集中授课46天。这样将需要配备大量的专业教师,所以这种方式很难实现。即使将20多个区县的扩招生源按相同专业整合为几个校外授课点,仍然需要配备较多的专业教师,而且还会涉及到诸多问题,如学生住宿、吃饭、安全等问题,校外教学授课地点的教室面积、教学设施、实训条件、教学环境能否满足教学需要等问题。如果利用周末时间安排教师去线下集中授课地点开展教学,还会涉及到教师往返时间问题,距离学校远的往返需要两天时间,所以周末线下集中授课方式施行起来也比较困难。

4.扩招生源学习动力不足。通过今年冠状肺炎疫情期间全国线上教学效果的反馈可以看出,线上教学更适合学习动机明确、自主学习能力强、文化基础好的学生。扩招生源中,很多人的文化基础比较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毅力不坚定。对于已就业的在职人员,很多人从事的是体力型工作,每天疲于工作和家庭琐碎事情,很难能够像学生时代那样静下心来学习。根据线上学习平台的数据统计,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扩招生源的上线学习情况都不够理想。

5.线上优质课程资源不足。目前,高职院校的线上教学资源库建设能力与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校只有几门课程的在线开放课程,并未涵盖所有专业的所有课程。尽管国家慕课网有5 000多门优质在线开放课程,但有些课程的难易层度未必能适应扩招生源,像新能源汽车、大数据技术、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专业的课程较少,甚至没有。而且,原有的在线专业课程普遍存在挖掘思政元素不够、育人功能不强等问题,很难满足育人需要。

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措施探析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高职扩招的教育教学,要坚持标准不降,坚持宽进严出。这是国家对高职扩招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要求。各高职院校应对扩招生源规范管理,认真组织教学,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坚持标准不降是对普通在校高职学生教育公平的需要,是防止高职扩招沦为社会成人教育,使高职学历含金量降低的需要,更是高职扩招成败的关键。保证扩招生源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按规定比例配齐师资力量,按标准规定组织教学,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1]

(一)成立扩招组织机构

随着扩招生源人数的增加,学校应成立扩招组织机构,加强对扩招生源的管理,配备专职辅导员,执行班级制,定期召开班会。辅导员应经常在线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增近师生友情,加强思想引领,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和引路人。同时,学校应编制扩招生源管理手册,将扩招生源的国家政策、授课方式、授课时间、授课计划、日常管理规定、质量考核评价、毕业条件等内容全部纳入,使扩招生源能够心里有数,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修完学业。

(二)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组织教学的依据,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前应系统开展学情分析,根据不同生源在成长背景、从业经历、学习基础、年龄阶段、认知特点、发展愿景等方面的差异性,科学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进程、考核方式和毕业条件等内容。组织专家科学编制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分层次培养。

(三)配齐扩招专职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应按规定比例足额配齐专业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和本校师资结构,组建扩招专职师资队伍。这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力量,也是学校探索根据行业企业生产规律,实施“旺工淡学”的错峰教学,“旺”季以企业实践为主,“淡”季以学校教学为主等灵活教学方式的重要保证。

各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扩招生源的文化基础弱,学习动机不强,自主学习能力差”这个事实。如果不安排专业教师在线指导,任凭扩招生源自主上线学习,今天心血来潮学一会儿,明天有事不学了,这种“一曝十寒”式的学习方式很难保证学习效果。学生可能会出现平时不上线学习,临近期末考试集中“刷学时”的现象(一边播放教学视频一边做无关事情)。即使有的学生能够坚持经常上线学习,但由于其文化基础弱,也未必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视频中的知识内容。因此,为了保证扩招生源的线上学习质量,学校应安排专职教师在线指导,通过问题讨论、作业答疑等互动形式监督扩招生源上线学习,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重点、难点知识内容应配合直播方式进行详细讲解。学校还应加强对扩招生源的教育和管理,既要组织其上线学习,又要保证其学习质量,不能只在学习平台上开放专业课程,对其上线学习与否、学会与否置之不理。

各高职院校应加强扩招生源教学运行的规范管理,每学期编制招扩生源授课计划表,专职教师每天按授课计划表按时上线组织扩招生源学习。线上教学和指导主要安排在晚上和周末,线下集中教学主要安排在寒暑假期。根据弹性学制的特点,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课程应定期重复循环,以满足不同扩招生源的学习需要。同时,教务处应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安排专职人员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学生返校集中授课

组织开展好不低于总学时40%的线下教学,是保证扩招生源培养质量的关键。因为只有通过线下教学才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操作技能,同时线下教学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开展线下教学最有效的方式是学生返回本校。教学设施不满足的学校可安排扩招生源在寒暑假期返校。这样可以发挥学校环境育人的强大功能,让学生感受大学校园的文化底蕴、享用图书馆的海量图书,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三全”育人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校园是经过历史积淀和实践检验的最好的育人环境。让扩招生源回归校园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终身学习的需要。未曾步入大学校园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生是不完美的。

(五)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线下授课学时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根据2018年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网络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助手段,不得挤占课堂教学时数。为此,学校应适当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线下集中授课学时,通过现场师生面对面地身心互动和情感交流,固本培元、凝心铸魂。事实上,线上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容易轻视公共基础课,往往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当作无关紧要的课程,出现“刷学时”的现象。因此,辅导员和专职授课教师应加强思想引导。

(六)强化考试评价制度

期末考试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按照标准不降的要求,学校应设置合理的考试难度系数,严格落实监考制度,杜绝“清考”。考试方式可以灵活,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但应尽量避免采取线上考试方式进行,因为线上考试很难监控作弊行为,可在每学期末的线下集中授课结束前组织期末考试。

(七)政府部门应发挥职能作用

高职扩招作为国家的一项新举措,不应只是教育部一家的事情,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应积极参与并协调配合。目前,扩招生源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和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和教学标准。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高职扩招工作的统筹管理,科学制定扩招计划,建议根据各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限定几个专业为扩招专业,探索扩招生源“先选专业后选学校”的志愿填报模式,保证各高职院校每个扩招专业都能招到充足的学生,避免出现某个专业只有几个学生的现象。这样,高职院校可集中优势教学资源组织教学,这将更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同时,政府应对高职扩招学校的教学质量加强监管,重点监管师资配备情况、线上教学质量和线下集中授课学时完成情况、考试考核情况、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组织等情况,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人民监督,促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

(八)加快开发线上教学资源

各高职院校应组织力量,积极开发符合本校扩招生源特点的线上精品开放课程,同时,应注重线上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和线上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育人,使线上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现课程育人目标。

(九)加快推进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

教育主管部门应鼓励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通过教改课题项目,鼓励各高职院校开展学分兑换、学分银行的研究和探索,加快推进高职院校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试点,实现扩招生源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

(十)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方式方法

各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积极探索多元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精神、技术技能水平、创新创业能力,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实现高水平就业作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

猜你喜欢

学时生源线下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