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互联网+”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探析

2021-12-30崔淑芳

科学咨询 2021年23期
关键词:红色教学活动思政

崔淑芳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0)

在传统的高职思政课堂中,教师难以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学活动中,主要是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同时又没有合适的教学工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庞大的大数据网络,将意义非凡的红色文化融入至课堂中。教师作为整个活动的引领者,不仅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而且还要紧跟时代的脚步改变自身观念,以此促进师生的交流。

一、在“互联网+”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技术越来越成熟,同时也进入了各行各业。如今,多媒体工具、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是教育界的常见名词。2015年,我国在“互联网”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这个全新的概念。随后,国家正式推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与“互联网”有什么不同呢?互联网指的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联成的庞大网络;而“互联网+”则是指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的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相互整合。简单点来说,“互联网+”也就是互联网的升级版本,等同于将新型的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各行各业中。教育行业作为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要紧跟时代脚步运用新技术。如今“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师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型人才为工作出发点。然而,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一直在被动接受知识,缺少自主探究环节,自然难以做到全面发展。与普通高中相比,高职院校更要让学生做到全面发展。毕竟,大多数高职学生一毕业就会踏入社会。不过,在如今的高职课堂中,与人文素质有关的课程少之又少,而思政课便是其中之一。令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三观,是高职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思政课主要以爱国主义、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为主。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红色文化开展教学。何为红色文化?这主要是指革命先辈们共同创造出来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其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以及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主要包括物质红色文化资源以及非物质红色文化资源。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各种红色文化资源,将相对抽象的思政理论变得生动、形象,以此促进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进而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技术人才。[1]

二、在“互联网+”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的策略

(一)设计完美教案,提升学生的兴趣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设计教案环节是保证活动顺利落实的关键。教师作为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自然要做好准备工作。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份精美生动的课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令整个教学活动更加顺利。在互联网技术还未普及之前,教师只能通过手写教案,无法将一些对应的教学素材展现在学生面前。如今,各种教学工具、网络技术非常成熟,因而教师能够制定一份完美的教案。总而言之,教师要紧跟时代脚步,及时学习新技术,以此设计一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案。[2]

以“社会主义的本质”为例,本课时的内容概括起来为:解放生产力,发展发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然而,如果通过口头讲述向学生介绍这一课时的内容,那么大多数学生可能无法真正理解“解放生产力、消除剥削、共同富裕”等名词的具体内涵。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要特别突出介绍“如何解放生产力、如何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代表什么。”当然,如果只靠讲述这课时的内容,显然就无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还可以融入与之相关的视频、图片,如领导人所提到的关于共同富裕的讲话视频、我国各行各业欣欣向上的场景等等。总而言之,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相关的红色视频、图片等素材,以此让学生更清晰地去感悟爱国主义情怀,从而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

(二)营造红色文化情境,增加学生代入感

在课堂中,有没有一个合适的教学情境,直接关系着学生能不能全身心进入到教学活动中。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相比,显然更加枯燥无聊,因为思政课堂主要以讲述理论知识为主。如果教师强行将红色文化知识与课堂结合起来,那么必然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只会令学生对课堂觉得厌倦。同时,学生都没有经历过革命年代,对红色文化这一概念相对模糊。因此,教师要借助多媒体工具以及各种网络技术,营造一个与之对应的红色文化情境,以此来帮助学生增加代入感。教师借助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将红色文化与教学活动整合起来,从而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深厚内涵。[3]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例,正式上课的时候,教师按照制定好的计划展开教学,让学生认识“小康社会的含义,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小康社会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播放脱贫攻坚影视、改革开放的图片等等相关资料,以此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历史。播放完视频以及图片等等资料之后,教师便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看了影片之后,你们对小康社会有什么看法?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民来说,意味着什么?借助课堂提问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以及所播放的红色影片等资料互相整合,以此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学会借助多媒体工具。这能够有效营造出一个与之相符的教学情境,以此帮助学生增加代入感。

(三)丰富课堂组织形式,促进师生的交流

在传统的高职思政课堂中,“灌输式教学”是常规的教学手段,这主要是受限于教学工具、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各种网络平台的成熟,教师可以借助各种互联网平台,以此丰富课堂形式。教师在课堂中使用基于互联网运行的学习平台,能够帮助其减轻工作压力,同时还能够增加师生交流互动的机会。总而言之,教师要及时学习新技术,将各种新型的网络技术、网络平台与教学活动相结合,进而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可以让学生自觉主动加入到教学活动中,以此保证红色文化与思政课完美融合。[4]

以“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例,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围绕本节课的内容组织一次辩论活动。例如,教师设立以下议题: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起到什么作用?综合国力中的文化从几个方面可以体现?红色文化对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什么意义?接着,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在统一的网络平台上进行讨论。在传统的小组讨论课堂中,教师需要时刻在班级中走动,以此观察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不过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的讨论活动,教师可以在讲台上借助电脑观察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这不仅有利于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控课堂节奏,还能够时刻整合每个小组讨论的资源。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方法,能够使课堂组织形式丰富起来。

(四)依托网络展开教学,令学生扩充知识

在“互联网+”时代中,大数据、网络共享是常见的名词。与传统的课堂相比,互联网课堂能够随时调动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这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效率,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扩充知识面。红色文化是一个相对广泛的概念,其涉及到非常多的资源、精神等等各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便可以依托庞大的互联网资源展开教学,根据相关内容随时寻找对应的红色文化知识。这可以令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还可以令学生看到思政课的魅力所在。总而言之,教师不能拘泥于一本教材、一本教案展开教学,要灵活运用网络技术寻找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5]

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例,本课时的内容同样相对抽象,大多数学生对于党的有关知识不太了解。如果教师直接切入新课展开教学的话,那么学生很有可能无法掌握关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搜索一些与“党、党的建设、党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等方面的资料,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与党建有关的内容。如果没有成熟的互联网技术的话,那么教师无疑得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搜集相关的资料,同时也很难将资料全部展现在学生面前。借助互联网以及多媒体平台的话,教师可以马上依托庞大的网络资源搜索相关信息,然后借助多媒体工具进行筛选,最后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放映出来,这无疑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以及效率。总而言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遇到相对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之时便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通过搜索相关的资料,从而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形象,以此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

(五)借助红色文化资源,促进品德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有好有坏,大大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但同时也令一些不好的外来观念、文化进入国内。大多数高职学生都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有可能会受到一些外来文化观念的影响,最终形成不好的行为习惯。开展思政课的一大目的,就是为了帮助高职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品质。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相关的红色文化,促进品德教育顺利落实,以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总而言之,思政课教师要时刻将立德树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6]

以“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例,本课时的一大重点是要帮助学生理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因此,教师得让学生先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相关概念。因为学生都没有经历过那段艰苦的年代,所有并不能清晰地感悟到社会主义的真正内涵。因此,教师便可以播放一些红色影片、红色歌曲,让学生感悟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互联网时代中,大多数学生可能会受到一些不好的外来思想观念的影响。为此,在讲述与“人的全面发展有关”的知识之时,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在当今时代,一定要擦亮眼睛,分辨网络世界中的是非善恶。总而言之,思政课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让他们能够分辨身边的是非善恶。因此,教师一定要灵活运用红色文化资源,保证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能顺利落实。

三、结束语

在高职思政课堂中,教师作为其中的引领者,一定要紧跟时代潮流创新教学方法,营造一个符合学生心理性格、特点的课堂。如今,互联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且走进学校课堂。因此,教师一定要及时创新教学方法,结合互联网技术开展教学。与传统的思政课堂相比,依托互联网开展的课堂显然更加生动有趣。这无疑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令教学质量以及效率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红色教学活动思政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追忆红色浪漫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