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河子市社区治理问题研究

2021-12-30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1期
关键词:石河子市兵团居民

付 英

(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党校,新疆 五家渠 831300)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位。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各主要城市基本形成了以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的城市社区治理体制,随着社会转型和发展,市场化、城市化不断推进,新观念、新事物和新经济业态不断涌现,城市社区治理日益复杂。石河子作为兵团最早建市的城市,在推进社区建设中先行先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兵团城市社区治理的经验和规律,为兵团城市社区治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1 石河子市社区治理工作现状

社区治理是指政府、社区组织、居民及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等社会主体,通过协商谈判、协调互动、协同行动等方式,对涉及社区共同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增进社区成员社会福利,推进社区发展进步的过程。石河子市成立以来,就开启了对城市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石河子市于1976年开始设立街道办事处。经历史沿革,现有老街、向阳、新城、红山、东城5个街道办事处,管辖区域达210km2,管理服务35.86万人。石河子市社区自2001年起开始筹建,经探索发展,目前共有社区60个,各类专职工作者1 046人。社区大致分为城区社区、远郊社区、“村改居”过渡社区3类。社区均已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其专职工作人员均由社区工作站承载,每个社区平均15个专职工作人员。社区经费全由市区财政保障,社区工作经费(小型社区5万元/年,中型社区6万元/年,大型社区7万元/年)平均6万元/年。综治、环卫、文体、科普、文明建设等专项费用开始逐步向社区倾斜。

石河子市街道社区的工作和服务涵盖到各个居民小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会组织、驻区单位以及社区居民都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党建引领社建群建,组织体系基本健全。深入开展“红细胞”工程(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公共服务延伸到位,社区管理服务覆盖率达到97%。阵地建设成效显著,先后投入近3亿元,完善了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街道市民服务中心、社区居民文化活动中心并配备了基本设施器材。专业队伍建设逐步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专业化水平提高,全面全方位开展为民服务。居民自治不断深化,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逐步提高。社区治理体系初具形态,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与社区形成“三社联动”已经起步,“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初具形态。

2 石河子市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持续了40多年并仍在快速推进的城镇化和人口大规模流动,不仅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而且使人们思想观念、居住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活细节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石河子市“单位制”社区不断瓦解,社区“陌生人社会”属性更加明显,给完善城市社区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2.1 社区规模设置还不够科学

目前石河子市60个建制社区,人口规模最小的(新城街道南郊社区)144户、328人,最大的(东城街道凤凰嘉苑社区)7 774户、18 242人。部分社区四至界限不规范。过去为了行政管理方便,将一些成片的非居民区划分到社区,将应该由街道履行的属地监管责任简单化地交给社区,社区却没有被赋予相应的职权、力量和经费。

2.2 行政化倾向较为突出

2001年石河子市开始筹建社区,首先建立的是党支部和工作站,2002年按照全国推广的范例,社区建成首批办公服务场所设施,即所谓“五站一室”,基本都是延伸政府公共服务的站室,先天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在之后社区建设过程中,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都将社区作为自己的下级组织看待,不断布置各种工作任务,形成了行政色彩浓厚、自治职能不足、“政社不分”的局面。

2.3 社区负担过重,服务功能不全

社区工作负担过重是全国普遍现象,虽然2018年兵团下发了《关于兵团团场社区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团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列出了职责清单,但石河子市的社区减负工作推动较慢、成效不大。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新任务下沉到社区,使社区工作日益繁重,社区旧负未减又添新担。2017年以来兵团全面深化改革启动,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城市发展过程中新建成三四个居民小区,社区工作人员却减少近百人,人少事多,提供的服务有限。

2.4 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统筹整合力度不够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多方合作,才能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服务体系。但目前,石河子市党建引领作用不强,政治领导功能及服务功能发挥有限;社会组织发展缓慢,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能力不强;社区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工作效能较低;社区发展水平不高,“三社联动”等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不多;社区居民的归属感不强,参与意识不足。各个主体缺少协作联动,没有形成社区治理合力。

3 推进石河子市社区治理工作的探索

面对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如何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居民群众参与为核心,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推进党组织引领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社会治理体系,是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工作必须答好的一道新课题。

3.1 科学设置,调整社区布局与规模

依据中央有关法规政策,参照兵团团场社区设置标准,合理设置城市社区。对石河子市社区重新调整,原则上以1 000户~2 500户(或5 000人左右)为标准,按照有利于服务居民、有利于服务管理、有利于居民自治、有利于节约管理成本等原则设立社区。撤并小社区,拆分较大社区,调整规范社区四至界限。由街道移交给社区的非居民区,要明确“权随责走”和“费随事转”。

3.2 厘清政社边界,实现“政社分开”

“政府管理”为主的治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求。要改变社区“政社不分”、行政色彩浓厚的现状,应当由政府职能部门履行的法定职责和承接的公共服务职能,不得转交给社区。正确把握社区职能定位,清理社区组织机构、活动阵地和工作任务,规范社区挂牌、台账、印章使用等工作。理顺和规范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工作(服务)站关系及专兼职岗位设置。结合实际调整、规范社区物业管理区域,广泛成立业主大会、选举产生业委会,规范物业管理合同主体,增加社区自治途径及力量。社区要妥善调整处理好延伸公共服务与实行居民自治的关系,让社区居委会回归自治本位。

3.3 切实减轻社区负担,提高社区服务效能

把推进社区“减负增效”作为推动社区治理的切入点,全面清理社区工作事项和创建活动,建立社区准入事项目录和各主体组织权责清单。切实减轻社区居委会的负担,把居委会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工作导向,使社区服务落实到社区居民。加快实施“智慧社区”工程项目,通过信息化规范管理服务。着力培育孵化社会组织、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实行“三社联动”,让专业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进入社区从事专业服务。

3.4 “一核多元”模式下推进“党建+治理”

发挥好基层党组织这一“核心”作用。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树立基层党组织的权威,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和引导作用,引入多种力量,科学高效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深入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模式,通过建立街社“吹哨”、单位“报到”机制,有效整合调动各类党建资源参与到街道社区建设中,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吸纳社区辖区企业、联点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主体互联互动、共建互补,共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实现“社区思想工作联做、科学文化联教、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环境整治联管、经济工作联抓”的“一核多元”的共建共治格局,形成党建联席会、共建理事会、志愿者服务协会等制度,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4 结束语

兵团是党中央治国安邦的重要棋子。2020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视察时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石河子作为兵团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是兵团维稳戍边职责使命发挥的重要载体,石河子市在推进社区治理工作中的实践和探索更具政治意义。

猜你喜欢

石河子市兵团居民
称地球的人
兵团记忆
陪你去看流星雨
石器时代的居民
石河子市园林植物种类及秋季色彩调查研究
石河子市园林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阳光体育”背景下石河子市区中学体育课教学现状调查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关系初探
用兵团精神凝聚兵团人的梦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