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丁壶”的柔润之美与文化风度
2021-12-30黄兵
黄 兵
茶壶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器具,尤其自茶道文化蓬勃发展传播开来后,中国人对茶壶的材质、艺术性、文化性都极为重视,反映了中国人内心深处对美的热爱,对雅致的追求。紫砂壶是众多中国传统茶壶中最为耀眼的,其材质特殊,工艺精巧,雅致脱俗,既符合中国茶文化的气质,也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期待,并形成了中国紫砂壶文化。
紫砂壶经典款式丰富,这是历代制壶匠人不懈探索留下的宝贵成果与经验,对紫砂壶艺术的发展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乳丁壶”是紫砂壶经典款式之一,此壶姿态柔美,有种稳重成熟之气,钉足设计形成了虚实结合之美,作品的造型更加轻灵。本文中的这件“乳丁壶”还结合了文字装饰,形成了文化风度,对作品艺术个性与工艺价值的表达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丰富了“乳丁壶”这一壶型的表现形式。
一、“乳丁壶”的柔润之美
“乳丁壶”从造型上看有如女性的乳,具有柔软、润泽的美感,“丁”则代表了壶底部镶嵌的钉足,它能使作品更富于庄重、大气之感。在紫砂壶艺术中,“西施乳”、“乳鼎壶”等作品皆参考了女性之乳,以秀气风韵之美构成了紫砂壶艺术中的另一种气象。
此件“乳丁壶”颜色紫红,饱满均匀的色彩如精美丝绸包裹着整个壶身,没有一丝瑕疵,处处都干净通透,充分展示了紫砂壶这种泥料的不同凡响和创作者在调泥、打泥过程中的高标准要求。细腻的泥料带有柔和丰润的光泽,形成了朦胧的美感,烘托出作品柔和温润的气质。
壶身从正面看是一个标准的金字塔形,这一造型与紫砂壶中的另一经典款式“石瓢壶”是比较相似的。整个壶身比较宽大,两侧线条向外展开,底部总体平整,略带一些弧度,构成了一个标准的等腰三角形,这是几何造型中最稳定的一种结构,有效地保证了作品的平稳。筒身壶面光滑流畅,各部分均匀,从任何角度看都是标准的等腰三角形。筒身在与底部连接时形成的转角也非常圆润,没有尖锐之感。在连接壶底部后,线条又持续向下、向内微微延伸一段,直至在壶底部汇聚,这样壶身的结构就更加立体了。弧形底部不能完美保证作品的平衡,钉足就起到重要的作用。圆圆的三只钉足在壶底部也是呈三角形分布的,稳定又灵巧。
壶盖是顺着壶身线条设计而成的,整个壶体造型由此达到完整。壶盖中央的壶钮是扁圆形,简约精致,与壶体造型配合完美。壶身一侧镶嵌着可爱的一弯嘴,对面是传统的环形端把,把手末端的线条微微向外延伸并卷起,看上去俏皮可爱,丰富了作品的气质。
作品的造型设计体现出“柔润”之美,“柔”是指柔和、柔软,每一处都没有过硬、过利的棱角;“润”是指丰润、光润,一方面概括了泥料特征,另一方面呼应了女性之特点,配合端庄姿态,形成了外柔内刚的优良品质。
二、“乳丁壶”的文化风度
清代书画家、篆刻家陈曼生对紫砂壶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不仅打造出“曼生十八式”,丰富了紫砂壶造型,并开创了书法篆刻与紫砂壶艺术结合的先河,极大地提升了紫砂壶的文人气息。
此件作品结合的是诗文装饰,创作者运用了紫砂壶中代表性的装饰工艺——陶刻,在壶身正面雕刻了一句诗文,这句诗文不仅具有非常明显的中国文化特征,也彰显了中国书法之美与陶刻工艺之精,的确为壶中一大亮点。
诗文集中分布在壶面右中部,左侧则为落款,空间分配合理。创作者按照中国古代书写的方式,由左至右篆刻诗文,两字一列,共五字,字的大小、间距均以及笔画的深浅均一致,十分整齐。再看字体,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字体多元,此壶中的诗文字体规整又不乏潇洒、飘逸之姿,呈现出一种富有节制的刚健洒脱之美。
诗文陶刻也是展现作品工艺特色与艺术价值的重要部分。紫砂壶是纯手工制作而成的,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紫砂壶创作依然坚守传统,以灵巧之手、工匠之心造精美之壶。“乳丁壶”继承了传统造型,灵活地进行艺术表现,以融合诗文陶刻的方式彰显文化风度,使作品更有深度,展现了“乳丁壶”的造型美感和紫砂壶艺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充足力量。
结语:从“乳丁壶”可以看出,一件紫砂壶的气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在总体气质上分有多个层次的,这样的作品才是丰富的,充满生气的。本文从两个方面对“乳丁壶”进行了分析,主要对这一款式的来源和此壶的独特性进行了说明。此壶娇俏又沉稳,充满灵气,初见可爱,再见亲切,向人们展示了紫砂壶艺术的智慧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