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洋打击乐器与民族打击乐器的融合性

2021-12-30王红光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

艺术品鉴 2021年35期
关键词:打击乐西洋演艺

王红光(安徽省花鼓灯歌舞剧院)

综合打击乐器在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悠久发展历史可知,打击乐的演奏乐器种类繁杂、作品多样性,即便发展至今,也属于一种在音乐领域发展潜力较高的演奏乐器,被现如今的大部分群体所接受。在较早时期,两种乐器在艺术领域中的分水岭区别较大,但在中西方文化发生交互与融合后,两种打击乐的艺术表现特征与艺术表现价值发生了交融。基于相关领域的宏观发展层面而言,打击乐器是世界上最早的艺术表演乐器,可将“打击”描述为一个动作,即是通过拍、打、敲、击等方式产生声音,当声音以一定旋律表现的时候,便可以产生一定的音乐效果。市场上较多的西洋打击乐器,包括架子鼓、马林巴、军鼓、定音鼓,不同类型的乐器在演奏中的效果是不同的,而这些乐器在演奏中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即多种打击乐器可以同时出现在演出现场。我国现有的打击乐器包括木鱼、响板、排鼓、大鼓、板鼓、编钟、手鼓等,这些乐器具有较强的民族代表价值,追溯每一种乐器的发源与历史,都可以讲述一段较长的民族故事。尽管中西方艺术文化的交融,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打击乐器资源的共享,但基于其本质分析,两者还是存在显著差异的。为了提高民族乐器在我国音乐市场内的价值,实现将民族文化有效地弘扬在市场内,本文将结合两种打击乐器的特点,开展其融合性的分析。

一、打击乐器简析

打击乐器是一种以打、摇动、摩擦、刮等方式产生效果的乐器,打击乐器可能是最古老的乐器,有些打击乐器不仅能产生节奏,还能作出旋律与合声的效果。打击乐器也叫“敲击乐器”,是指敲打乐器本体而发出声音的。其中,有些是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云锣、编钟等;其他还有一些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拍板、梆子、板鼓、腰鼓、铃鼓等。民族打击乐器在中国传统古典曲目中是不可或缺的乐器,民族打击乐器不仅出现于乐曲演奏中,还在其他形式的表演中出现,如中国戏曲表演中,需要使用磬、鼓、锣、钹等打击乐器。

在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期,我国音乐审美受西方音乐影响,国人纷纷学习西洋乐器,而在近些年,国人更加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音乐,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民族乐器,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了中国民族乐器的美。西洋打击乐器和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在构造和演奏技法上有许多不同之处,当前,国内外许多大型乐团演出都会将西洋打击乐器与民族打击乐器结合使用,掌握每种打击乐器的音调,把握好尺度,通过中西方打击乐的融合交流,让每个曲目体现出不一样的美感。我国中央音乐学院在2007年进行了一场中西合璧的演奏,将中国民族打击乐器与西方打击乐器结合,共同演绎了一场名为《炫弦》的音乐会。这个作品融合三种西洋打击乐器,有康佳鼓、双小鼓和土耳其镲片,还有西洋弦乐小提琴;中国民族打击乐则有鼓板、大堂鼓、小锣三种,中国传统弦乐选用二胡,一共八件中西方乐器共同演绎而成,为观众演绎了一场极致的视听盛宴,获得一致好评。虽然这类中西方打击乐器融合不是十分常见,但有此开端,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中西方乐器放弃门派之分,共同成就的表演。

二、西洋打击乐器与民族打击乐器的特点

在分析两者融合性前,应先进行两种打击乐的特点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相比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西方乐器对于乐器本身制作工艺的要求相对较高,尤其是针对一些键盘类的乐器,对于其音准的要求可以达到一种苛刻的地步,但也只有在现场演艺过程中,保持乐器较高的音准,才能保证演出效果的良好。在西洋打击乐器中的定音鼓乐器,是一种演奏中十分重要的乐器,大部分舞台演绎或现场演奏,都需要此乐器进行音准的调试。使用定音鼓乐器可以调试出十分标准的高音音调。在现如今西方文化与民族艺术文化融合的发展背景下,一些早期较为冷门的西洋打击乐器开始在国内流行,文化意识正逐步渗透在每个家庭中,选择报名课外艺术培训班,学习西方打击乐器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因此,一些西方流入的打击乐文化,也逐步成为我国艺术领域中的主流文化。

相比西方流入的打击乐器,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具有更加显著的民族性特点,即便文化艺术与西方主流文化发生了交融,但民族性特点依旧是我国打击乐器的代表特征。中国的打击乐大多以手拍鼓作为支撑,而鼓类乐器无高音,鼓面大多以兽皮制作,兽皮极易受到天气环境的影响,因此,鼓手很难在排挤鼓面过程中发出高音。响铜类乐器也可以作为民族打击乐器的代表,通过此种乐器,可以更好地衬托出表演者的情绪,从而使观众沉浸在演出现场,带动或感染现场观众的情绪。

我国现有的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打击乐器发展,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艺术沉淀,以锣鼓乐器为例,此乐器融合了我国传统文化理念,包括地理艺术、人文艺术、区域文化艺术等,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具有地方特色或具有民族代表形的乐器。例如,安徽地区的代表性打击乐器为花鼓灯的锣鼓钹。

三、西洋打击乐器与民族打击乐器的融合性分析

(一)发声原理的融合

上文详细地分析了两种打击乐在表现方面与表演风格方面的差异性,但在深入对两种乐器的现场演艺研究时发现,两者在发声原理层面存在较高的雷同性。无论是任何一种打击乐器,其发声的原理均为材质的不同,通过击打鼓面产生振动,而此种振动在空气中传播将会发出声音。两种打击乐器发声原理相同的主要原因是两者的乐理相同,在一些常规的音乐演奏中,可将西洋打击乐可以应用到民族打击乐中,反之也同理,因此,可以认为两者在使用中没有明确的划分界限,可以根据现场演艺需求,进行现场演艺调整。

考虑到打击乐器的大小、构成材质、形状及其在演绎过程中的敲击力度不同,会在现场产生不同的演奏效果。大部分乐队在进行打击乐器的选择时,会采用敲击鼓面的方式进行现场试音,只有音色饱满、外形圆润的鼓面才能满足现场演艺需求。

(二)演奏效果的融合

无论是西洋打击乐或是中国传统民族打击乐,均属于打击乐的构成,因此,基于本质层面分析,两者是存在兼容性的,而此种兼容性也为现场演奏过程中两者的融合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理论基础。但综合现场融合效果而言,此方面工作的实施截至至今是尚未能完全落实的。但显然易见的是,两者在现场演艺过程中的融合是未来我国艺术行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例如,在进行现场舞台演奏时,保留民族演奏的个性化表现内容,在此基础上,融入西洋乐器的演奏特点,便可以达到一种更加良好的舞台演艺效果。

基于演奏效果的深层次层面分析可知,西洋打击乐更加适用于个体类表演,可以更加良好地适应表演中风格的转变,而民族打击乐更加适用于集体类表演,因此,其舞台表演的特点是掌控全局,将两者进行融合,可以实现对舞台效果的丰富化。此外,在舞台表演中,西洋打击乐更加适用于填补空白,主要起到辅助演艺的作用。而民族打击乐可以用于主要表演,并在舞台上对民族打击乐进行补充。综上所述,两者在舞台演奏中融合所起到的作用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

(三)演奏风格的融合

在进行中国与西方打击乐器的综合分析中发现,西方地区的打击乐器大多为艺术领域较为常见的乐器,包括军鼓与对镲等。尽管两种打击乐器的表现形式略有不同,但经过融合,可以呈现出更加有特点的风格。例如,民族打击乐器在表现形式上,更加突出对个性化与鲜明的比对,可以使观众观赏后记忆深刻,在舞台上,民族乐器也通常以主体对象的方式出现,并在演奏音乐的衬托下,融入舞蹈等艺术元素,通过此种方式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西洋打击乐器在舞台演绎中,大多表演形式均在舞台上以乐队的形式出现,两者有效融合,可以形成一种新的变现形式,更加适用于集体文艺演出。

民族打击乐器在演奏过程中,需要将文字经作为演奏的载体,舞台演艺者可以在现场,根据文字经中的内容,灵活进行舞台表演,并且,在此过程中不受到任何无关因素的约束,只要确保打击的过程具有一定节奏、能满足舞台表演需求即可。为了达到某种舞台表演效果,可自行对乐谱进行更换。将民族打击乐器与西洋打击乐器融合表演,通过谱曲的标准化调整,便可以进行现场的有效演奏。比如,我国著名的打击乐作品《仓才》 《龙跃东方》取材于京剧音乐,通过改编成西打作品,二者虽然有些差别,但是,还将打击乐特有的生机勃勃表现的活灵活现。因此,可以认为两者在舞台演奏风格的融合,更有利于中西方音乐演奏的融合发展。

(四)演奏技巧的融合

在中西槌击膜鸣类打击乐器演奏中,装饰音演奏技巧是一种可以兼容互补的演奏技术,鼓皮是槌击膜鸣类打击乐器敲击面,需要保持紧绷的状态,才能具备较强的反弹性。中国的槌击膜鸣类打击乐器在演奏时,通常都会使用直腕式的运动技术。一般有单装饰音、双装饰音等,演奏者通过快速且连续敲击的方式演奏出各种装饰音,这在其他乐器中是难以表现出来的。西洋槌击膜鸣类打击乐器演奏中,通常会采用双跳式的演奏方式,与中国传统打击乐器的单装饰音演奏方式一致,由此可以看出,中西方打击乐器在演奏技巧上有类似之处,可以融合发展。

四、打击乐器的保养

在西洋打击乐器和民族打击乐器中,鼓是用途较为广泛的一种,以鼓为例,分析西洋打击乐器与民族打击乐器的保养问题。民族打击乐器中,大鼓的结构较为简单,由蒙上皮的木制框架构成。演奏时通常竖着放置,虽然可能有一面或两面鼓膜,但实际上,只使用一面。大鼓由一个单鼓槌敲击,被称作大鼓槌,两面的头都可使用,头上包着羊毛或毡子。通常敲击时,是击鼓膜的中心与鼓边之间,击鼓的中心只是用于短促而快速的击奏(断奏)和特殊效果。鼓皮材质具有共性,小的零件较少,因此,民族打击乐器的大鼓保养相对于较为简单。而西洋打击乐器中最常用的鼓为架子鼓,架子鼓也称为爵士鼓,是爵士乐队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打击乐器,它通常由一个脚踏的低音大鼓、一个军鼓、二个或以上嗵鼓、一个或两个吊镲、一个节奏镲和一个带踏板的踩镲等部分组成。由于架子鼓组成部件较多,在保养中应格外注意零件位置,且避免在保养过程中,丢失零件。另外,架子鼓的鼓皮安装极容易影响音色,如果保养不当导致鼓皮起皱,则会出现难以发声的问题,即使调音也难以解决。在打击乐器保养中,还需要注意环境对乐器的影响:第一,在搬运乐器过程中,应避免尖锐物体划伤乐器。第二,乐器在保存过程中应考虑乐器的材质,如木质乐器不能放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架子鼓等乐器中有部分零部件为金属镀铬部件,这种经过电镀处理的零件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容易受到腐蚀。第三,当乐器从温暖的室内搬放至寒冷的环境时,应用柔软的毛巾及时擦拭干净,避免锈蚀。

五、结束语

本文从乐器表现、演奏风格两个特点,从发声原理、演奏效果以及演奏风格三个方面分析了西洋打击乐器与民族打击乐器两者的融合性。二者均属于音乐领域的主要研究范畴,也正因如此,使得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呈现一种多元化趋势。尤其在现如今中西文化逐步交融的趋势下,更应当结合艺术领域的发展需求,借鉴西方音乐文化的优势,相互督促,才能相互进步。尽管本文研究对此相关课题展开了详细地分析,但此次研究并不是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研究终点,而是研究的起点。要想实现我国艺术文化领域在国际地位的持续上升,还需要在后期的发展中,不断对我国打击乐艺术进行创新,进一步实现两者的交融,只有落实此项工作,才能保证音乐领域发展的进步。

猜你喜欢

打击乐西洋演艺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2020年《演艺科技》总目录
西洋打击乐和民族打击乐的异同及融合
清宫里的西洋钟表师
紫禁城内的西洋科学家
生态学视角下得演艺产业——评《演艺产业生态学刍论》
艾玛·斯通:为演艺而生
黄河金三角打击乐协会(津宝)古典打击乐教室成立仪式在山西举行
“2016津宝第二届蓝魔(美国)行进打击乐表演培训”开班
对郑和下西洋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