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途径研究*
2021-12-30刘安琪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刘安琪(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各种传统文化的具象体现和与其相关的实体产品和地域背景,它们经过代代传承,变成了各族人民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才能让更多的文化技艺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从传统的非物质文化传播手段来说,民众对非遗的关注度不高,传播范围窄,传承方式单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停留在静态的传承模式上,局限于博物馆和各类书籍文字档案中,缺少活力的保护方式和传承手段,使非遗文化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传播与应用。新媒体的兴起,为非遗文化传播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其实现了多途径、全方位的传承和发扬。新媒体也减少了非遗的神秘感,使大众能够看到真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强大的互动性和创新性,也能满足群众需求。将神秘的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才能让非遗的文化传承发扬不断与时代共同进步。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传播途径现状分析
(一)言传身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生活环境,有很强的地域性,非遗过去大多是师徒技艺一脉传承,以口传方式为主,具有一定的民族历史沉淀,传承人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传播方式范围狭窄,并且师徒相传容易存在误差。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基于农耕社会背景诞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丧失了他们的原生态环境,传统技艺无法适应社会的变迁、市场的需求,非遗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二)以传统媒体传播
传统媒体以纸质媒介记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放入图书馆或博物馆中保存,方便人查阅。虽然这种传播方式比较普遍,但以大量文字形式的记载很难吸引读者,前来查阅的多数都是从事非遗研究的专家,教师或学生,无法让大众所熟知,甚至有的项目,由于传承不到位,永远成了保护名录中的文字资料。
传统媒体用影像呈现,例如,央视纪录片《传承》,节目主要通过传承人对非遗项目的讲解,让观众直观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但此种方式对节目的质量和形式要求高,节目制作成本较高,制作组走遍大江南北,制作周期长。并且纪录片科教气息浓重,观众们无法感同身受,大众难以对非遗文化产生责任感。而有的非遗纪录片加入娱乐元素,提高了关注度,但却使非遗文化失去了其严谨性。
(三)以商品形式进行传播
非遗文化凝结着各个地区的精神寄托和风俗习惯,各地出现了特有的非遗品牌,将精湛的传统技艺体现在物化了的产品中,使产品具有了一定的审美价值,间接传播了传统技艺和其文化内涵。但市面上粗制滥造的仿制品屡禁不止,如天津旅游景点电脑复印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和模具生产的“泥人张彩塑”等。这些假冒商品不仅打压了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也让外地游客对非遗文化产生偏见。
二、新媒体境遇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途径
(一)短视频形式的非遗文化传播
近年来短视频深受大众喜爱,人们在短时间内,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大众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观看,这样线上的传播方式,让非遗传播的地域性不再受限。短视频传播比起传统的影视呈现,更能适应现阶段人们快节奏生活。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通过影像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19 年快手、抖音陆续召开“非遗带头人计划”和“非遗合伙人计划”,一些非遗传承人借此成为当代“网红”,向世人展示当地非遗的魅力。线上的直播、视频等方式,强有力增加创作者和大众之间的实时互动,打破了人们沟通的界限,让每一个非遗走出当地,面向大众。将非遗文化与当前社会流行元素相结合,利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演绎出来,将传统与现代有效结合。例如,微视《了不起的匠人》,通过对场景的创新,展示无尽的视觉冲击力,用小场景来展示细节,通过剪辑手法突出画面主题,增加趣味性,突出讲述东方独具匠心的各类传统工艺,提高现代年轻群体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度,调动大众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度和积极度。快手短视频用一年时间,共发布上千万条“非遗”视频内容,累计获得超过百亿播放量,这种新媒体的传播度极广,不再局限于某一地域。短视频拍摄成本低,还能利用其直播的形式来找到更多潜在的继承者,打破了传统的言传身教的传承方式。由于平台的大力支持和宣传,不少冷门的非遗文化,开始重现在大众视野中。传承者也能利用短视频获得一定的收益,增加传承者传播非遗文化的信心。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使得非遗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二)B2C 电商模式下的非遗文化传播
非遗如今进入了新的生产领域和商品流通领域,人们利用现有的非遗文化资源作为素材,设计出相应的产品模型,以文创产品的形式,在各大电商平台售卖。2020 年6 月12 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云游非遗·影像展”和“非遗购物节”的活动正式启动,多家电商平台联合举办了“非遗购物节”活动,得到各方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据统计,全国有近6500 家店铺参加“非遗购物节”,非遗产品种类8 万多种,涉及各级非遗项目约4500 项。但因特殊情况影响,多地活动采用了线上举办的形式,如天津之眼作为津门地标,开设了“天津之眼,云播天下”为观众直播金融经济、乡村振兴、非遗文化等内容,让大众足不出户,畅享天津美食美景,很多平台通过举办非遗购物节,搭建非遗销售渠道,对非遗文化进行创新性开发,向大众进行销售。这样能更好地满足大众追求个性化、多样化文创产品的需求,有利于推动非遗文化更好融入现代生活。大众在购物中,共同参与保护非遗、共享非遗保护成果,成为非遗的宣传者。积极传播是非遗生生不息的根本,也是保持非遗的再生产力的重要方式。
(三)基于虚拟仿真的非遗文化传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建模技术,VR 技术、AR 技术等科技技术手段,也被用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技术打破传统的保护方法,让非遗文化变得更加直观,利用数字化技术更好地保存材料,大众也可以通过全新的技术设备,近距离全方位学习非遗文化。随着技术日趋成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能被更好的传承和发扬。目前,计算机建模技术,可以将被破坏的非遗进行修复,避免在传承过程中出现内容偏差的情况,保证了非遗传承的完整性,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可以呈现出更立体、更直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造型,帮助非遗进行传播。
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 技术。VR技术能真实还原记录非遗的原生态环境,借助三维扫描技术、动作捕捉技术、影视特效等技术,多角度立体展现非遗文化。其强大的互动性让人们可以沉浸在原汁原味的非遗文化中,不必担心口口相传错误出现,并且可以将这项技术运用在旅游资源中,通过这项技术让游客身临其境,优化游客的体验感,从中感受到的是真正非遗文化,而不是单纯的只是购买形式化的旅游纪念品。例如,2019 年12 月14 日,“敦煌秘境—宋潮VR 互动展”在豫园商城开幕。此次展览的创作团队从敦煌843 个石窟中,精心挑选了六个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宝窟进行VR 技术创作,通过新的技术将传统文化元素重新呈现,结合语音解说,让普通民众都可以轻松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图1)。增强现实技术,简称AR技术,可以将现实和虚拟世界联通,用户可以在体验过程中,直接与虚拟世界交互,也可以和AI 进行交流,再现真实场景,并以完全不同的模式体验非遗文化。
图1 敦煌秘境—宋潮VR互动展
如2021 河南春晚《唐宫夜宴》舞蹈表演,充分利用5G+AR 技术,给人一种视觉震撼。在六分钟的舞台上,她们走过千里江山,越过彩墨渲染的山岭,穿梭在妇好鸮尊、莲鹤方壶等国宝文物之间,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中国版的“博物馆奇妙夜”,将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有趣的演绎方法表现出来。而后,新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赵霞,通过剪纸艺术形式,再现了《唐宫夜宴》中经典的舞蹈场景,构建了全新的文化IP,为非遗宣传做出了有力贡献。通过AR 技术将严肃的历史根植于现代真实普通的生活中,以更生活化的方式表现,唤醒当代人对传统非遗文化的共鸣,形成互动。非遗传承人应运用创新思维,让传统文化“出圈”,为传统文化找到更多的可能性。
三、新媒体境遇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挑战与思考
(一)非遗文化新媒体传播所面临的挑战
非遗与新媒体结合,虽然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但是,新媒体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传播途径。
如从短视频角度来看,虽然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但其内容简短,无法体现非遗的精髓。而传统的非遗纪录片,虽然制作经费高、周期长,但有着专而精的特点,有着不可取代的文化内涵。
从数字媒体动画角度来看,虽然有意识系统地推动非遗元素和动画相结合,但其影响力还是远远不够。非遗和动画的结合,还需要找寻新的创新点,构建非遗整体形象,传播文化内涵。
从商品流通新领域来看,互联网门槛较低,非遗产品售卖者没有接受过真正的非遗传承,产品良莠不齐,而真正的非遗传承人,营销手段不足,传播内容同质化严重,传播并不尽如人意。
从新技术角度来看,VR 等新技术虽然增强了用户的带入感,强调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交互,但是受限于新技术的价格、连接线、网络和内存等阻碍,用户在体验时空间局限性较大。
(二)传承与发展
现阶段,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是,新媒体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它的及时性,模式交互性,信息虚拟性,改变了以往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大众参与的互动性成为新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运用新媒体技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当前的一种趋势,而传统的传播方式渠道,并不能一味地摒弃,要通过多种渠道对非遗文化进行宣传和保护,才能让非遗文化更好地与时俱进,更快地融入现代生活。非遗可以利用新媒体为平台,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创造出能表现其文化意义的文创产品,这些产品承载着一定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价值,有利于让我们提高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新媒体对于非遗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要借助不同的新媒体形式,发展不同的宣传非遗文化的传播渠道,有利于将传统的非遗文化带入大众的视野。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核是以人为根本,以生活为载体的动态传承实践。非遗的生命力源于生活,非遗是传统文化在现代日常中的活态呈现,并在传承中不断被赋予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新。非遗在今天的传承、保护和发扬能取得不菲成果与新媒体息息相关,新媒体将有价值的文化再生产,呈现出对非遗保护强大的推动力,新媒体生态下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值得继续观察和研究的课题。传统形式和新媒体相辅相成,才能更大限度的保证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国家政府加大管理制度,加强文化传播的监管,从而创造出更好的网络环境,以供非遗的传播。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给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对其进行合理应用,可以为非遗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大众,仍然保持着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注入时代的新趋势,从而才更有效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