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中国当代艺术对外传播研究*
2021-12-30夏瑞芳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夏瑞芳(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在AI、5G万物互联的时代,新媒体发展迅速,文化消费市场升级,中国当代艺术传播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其对外传播方式也不同以往,在传播中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也不容忽视。厘清新媒体视域下中国当代艺术对外传播面临的困境,结合对外传播实践中艺术传播受众、内容、渠道等特征,分析当代艺术与国家形象、当代艺术传播载体、当代艺术传播动因等,从传播学角度,提出当代艺术对外传播策略,拓宽营销渠道,配合艺术主体讲好『中国故事』,并提高传播者对外传播意识,促使我国文化艺术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认同,进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文化竞争是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纷纷将本国的思想意识通过文化产品出口的形式,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中国当代艺术虽有十多年的发展,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当代艺术的海外传播起步较晩,走过了萌芽、发展、竞争以及再发展四个阶段,一些优秀的中国艺术作品在对外传播中被传播到海外,受到受众良好赞誉。
一、新媒体视域下中国当代艺术对外传播的动因
新媒体传播具有信息量大、受众范围广、交互性强等特点,以其便捷的传播方式取代了传统媒体,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
(一)审美动因
中国当代艺术包含种类繁多,无论是何种艺术形式的艺术,但其发展与传播根本动因是审美,艺术的发生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使人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感官的满足。
在造型艺术方面,在艺术传播初期,可能有经济,金钱政治等原因,但是,艺术传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唤起人的美感,以美的享受诉诸人的情感,从而使人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中国当代艺术也不例外,如明清时期闻名中外的瓷器,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将中国的造型艺术审美观带到海外。
(二)文化动因
在新时代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艺术传播作为艺术社会化的必要途径,其越来越多作用和功能,艺术传播的动因,也体现出文化方面的诉求,在多元文化视域下,中外的交流活动形式多样,艺术作为重要的交流方式,相比较其他文化形态,更通俗易懂,因此,艺术作为传播方式,其题材与风格决定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决定了传播的影响力。
中国当代艺术对外传播,是一个复杂的文化传播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国家利益的实现和维护需要使用一切的可行性方法。文化手段的制定,推动了文化艺术的海外传播,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利用多种渠道,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等。
(三)经济动因
不管是传统的传播媒介,还是新型的新媒体传播媒介,其传播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利于驱动,这也适用于一切国际与国内传播活动。因此,中国当代艺术的传播,也有其追求利益商业利益的因素存在,传播中国当代艺术,其共同的目的,就是获得利益。
二、新媒体在中国当代艺术对外传播的载体作用
新媒体产生和发展,对艺术的传播提供了多种可能。一方面随着经济和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在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宽泛、越来越重要,由于传播方式的不同,新媒体的传播具有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新媒体以其数字化、即时性、速度快、容量大、覆盖广、开放性、综合性、多媒体交互式性等,改变了整个世界。另一方面,新媒体传播是一个复杂的、多边的、全方位、互动性强的传播方式,全方位的传播功能覆盖了整个社会,打破了时间的壁垒,实现了信息存储质的多元化,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综合。
三、新媒体视域下中国当代艺术海外传播的战略分析
(一)坚持文化自信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海外传播的战略依托
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深层原因,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中国文化是中国当代艺术发生发展的土壤。
1.文化自信是中国当代艺术对外传播的姿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艺术交流、交融更加深入、更加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如果有效的海外传播,如何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这需要对艺术的根源,即中华的文化有强大的自信,让文化自信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海外传播的姿态。
2.中国当代艺术传播的支撑力量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创建“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融入了中国传统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带有先进性、时代性、人民性、民族性的中国当代艺术,也必将文化自信作为海外传播的支撑力量。
3.加强政府对当代艺术海外传播的战略保障
文化的强弱直接关系艺术的发展和传播。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达,文化艺术的发展也是非常强势,纵观文化艺术的传播,强势的文化艺术背后都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的支撑,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重视。近年来,我国为实现文化“走出去”战略,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很多成就,比如,在海外创办的孔子学院,开办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等。
(二)中国当代艺术对外传播的微观措施
新媒体网络技术发展,使得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分众乃至小众传播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媒介融合趋势逐渐明显。新媒体发展走向多元化,呈现“大众+分众+小众+社交人际传播”的媒介生态。在这种生态环境下,注重社交性和媒介融合选择新媒体传播渠道是中国当代艺术新媒体传播的关键。
1.深入挖掘中国当代艺术的现代价值
新媒体传播媒介的发展,艺术传播的效果也在发生改变,对艺术品的要求,也随之加强,活动追求更细致、精微和高层级的传播效果,传播问题也开始变为艺术问题。在厘清传播问题的之前,需要弄清楚当代艺术的传播和发展趋势,首先要挖掘当代艺术的现代价值。全球化带来了颠覆国界的当代艺术,如今当代艺术实践发展迅猛,但相当多的观众反映当代艺术晦涩难懂,难以理解。将当代艺术放置在当代社会思潮和文化观念不断嬗变的社会场域来看,中国当代艺术的心脏就是国家力量,在现代化的进行中与现代科技融合,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言,并充满的生命力,所以,创造融通中外的新艺术概念,挖掘时代发展需要的艺术价值内涵,创造具备时代意识和世界意识的现代艺术,是当前海外艺术交流的关键任务。比如,把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融入艺术创作中,把浩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具有民族精神和气概的艺术作品,传播中国文化的价值精髓,不断增进中国当代优秀文化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同,有效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
2.制定有针对性的艺术输出战略
中国当代艺术海外传播的目标是让中国艺术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从通俗易懂,又各具特色的当代优秀艺术作品中,了解中国的精神风貌和风采。输出的国家和民族不同,输出的效果也不尽相同,这也决定了艺术输出的区别化、差异化、有针对化的战略。“对症下药”是艺术海外传播遵循的重要原则,如果对受众的对象的差异性分析不彻底,不深入的话,不符合市场和审美的需求,传播过程的有效性会大打折扣。
3.搭建科学的新媒体传播方式
中国当代艺术海外传播的受众对象是国际化的,虽然传播的内容没有国界,没有实质性的限制,但是受众者本身的群体文化存在差异化,要求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注定了传播方式的多样性。
(1)展示策略。跨国展示传播视域下艺术品外展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面向国外大众的公开展示传播,近现代以来,艺术展览的发展让普通大众也能直接欣赏艺术;第二,每一次的展览前,利用新媒体传播媒介开始不断为展览宣传造势。
(2)传播策略。第一,传播观念。传播观念是传播策略首要考虑的条件,科学的传播观念是传播的必要手段。当代艺术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载体,艺术语言作为世界同行的语言,一旦被观众解读,便可以迅速转化为认识,使受众群体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与判断。不同文化的价值认同,文化冲突视多元文化社会的必然现象,虽然文化间存在差异,但是“一带一路”给我们的启示,在异质文化间建立一种良性共生关系,并非没有可能。因此,在遵循平等、自由和互益的交往原则的前提下,给予对方文化充分的尊重,促进不同文化系统间的互补、整合、提升,从而构建积极的文化共生关系。当代艺术海外传播,从文化输出到文化对话,文化输出突出了信息传播的单向性。文化对话则更强调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与共享性。以艺术手段,传播各自的世界观,了解对方的内心,从而达到情感和文化的沟通。第二,传播价值。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和假丑恶时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的总和。以中国梦为核心的价值诉求,艺术作为文化产品,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传播民族文化方面意义重大。—方面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如“仁义礼智信”“和而不同”“仁者爱人”等观点中,包含人与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朴素认知,至今对我们仍有着重要的启迪,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因具有普适性而成为世界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传播内容。随着中国与海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海外对中国认识和了解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如何借助艺术手段展现、阐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避免思想意识差异带来的冲突,消解政治话语的抵触,既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策略,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在进行改外传播中需要重视的环节。
(三)中国当代艺术海外传播的宏观战略
1.提升中国模式魅力,促进中国当代艺术对外传播
加强国家、地区之间艺术交流,对不同地区人民很重要也很有必要,“一带一路”不仅仅是经济合作交流的桥梁枢纽,更是文化艺术交流碰撞互融的枢纽,作为国家和地区“软实力”的文化,是国际广泛交流与合作的基石。
2.健全艺术传播系统和制度,推进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
当代艺术家的们的终极目标都趋于相同,就是希望把自己的艺术观念同大众一起分享,所有人都能够参与进来,对大部分参与者而言,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项目体验:在一条13米长的传输带上,艺术家试图将人类的中心主义,即偏见的、傲慢的思想转变为对万物和人类成为同一种现实存在这一理念表达出来。另一位艺术家迈克尔·华金·格雷的作品《西蒙内塔之间》利用数字化语言符号这一传播媒介,形成难以被人察觉的无穷小的变化数字,形成了像素画的波提切利的没人脸的渐变形状。
3.增加海外传播解释的有效性,促进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
在整个世界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当代艺术在跨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中,也被多角度地解读着,者说是误读着。很多作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但国内论界对其质疑的声音却一直存在。比如,对于徐冰、蔡强、谷文达等人的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作品,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方力钧的“光头”形象等辨识度极高的绘画作品。
中国当代艺术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传播中出现的不理解,被排斥等问题时有发生,抛开经济层面的艺术市场炒作因素之外,这种排斥是主要是思想意识和文化的不同的碰撞。中国当代艺术在海外传播中,文化的差异是时刻存在的,所以,传播不是全部的接受,而是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跨越身的界限而向对方开放,在相互比较与参照中,既理解他者,又进一步认识自身。所以,如何艺术传播?如何能收到更有效的效果?如何能更好地传播艺术思想和更好地融合各种观念和理念,合理的方式应该是重对话,尊重差异而非征服对方,摒弃“西方中心主义”,由主客二元对立思维转向主体间性的理解。理解的过程就是一种平等对话的交互活动,从而更好地实现历史主体之间的“视阈融合”。
4.充分发挥文化交流优势,推进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
多种文化交流中会存在各种障碍和阻碍,阻碍包括观念、理念和思想,处于保护主义的排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文化精神,但是,对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会存在不同程度阻碍。如果没有处理好各种文化产生的排斥,可能会对传播者造成伤害。比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联欢晚会,是一项大型的文艺演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体现,更是中国当代艺术传播重要载体,在最近两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运用前沿科技手段和多样表现形式,使艺术在科技的引领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对外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从而促进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
四、结语
融合优势资源、加大传播力度,创新传播与交流模式、增强文化的辐射力,发挥自媒体优势、拓宽渠道,提升内涵、增强文化的感召力、完善传播与交流体系、增强文化的竞争力,拓宽对外传播路径,优化传播内容,在新媒体视域下,每个人都成为传播主体。最终提高中国当代艺术对外传播能力,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