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元素在汉字设计中的应用*
2021-12-30刘硕湖北美术学院
刘硕(湖北美术学院)
基于对中国汉字的传承与推广,从传统节日元素和汉字设计相融合方面入手,探讨两者结合,实现传统视觉语言再创新的文化形式,达到文化继承的目的,并研究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可实施性。不仅为汉字字体设计创作提供更多的创新可能性,而且更能为传统节日元素注入新鲜活力。通过提高汉字设计在节日表现中的视觉美感呈现,使其更容易走入大众的审美视线里,从而更好地解决传统文化传承难的问题。
一、中国汉字系统
中国汉字和西方字母一样,有一定的构造规律,在甲骨文的基础上进行演变,根据各种需求转变会意,不断演化发展成如今的汉字系统。它是祖先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中国汉字拥有强烈的符号感和视觉的整体性,汉字形体演变的主要倾向是符号性越来越强,逐渐定型化、逐渐简化和表音化。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了。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 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现在的汉字结构,可以从构造单位、书写顺序、造字法3 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构造单位有两级,“笔画”和“部件”。每个汉字的笔画组成包括三种基本类型,即相离、相接、相交。部件作为汉字系统中的另一表现,相同的部件在不同汉字中的成分是不确定的。
例如,合体字的组合形式包括左右、上下、内外三类结构,其中,内外结构包括内包围、半包围和全包围结构。汉字是最高层次,部件是中间层次,笔画是次低层次,笔形是最低层次。但是,汉字不是简单的笔画堆砌和叠加,而是每个基本部件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结合体。
汉字作为视觉符号的一种形式,具有一定的美感特征,每个汉字有其合理的字形框架和结构布局。汉字最明显的特征是方块形,与西方线性的“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是方块状的“拼形”文字,由笔画按一定规则组合成的方块形状,所谓“一字一方块”。在一些传统书法作品中不难发现,使用汉字作为艺术作品的呈现载体,通过缜密的概念构思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精心设计了其笔画和字体部件的结构组织,从而可以使这些汉字成为优美和谐、体态万千的字体艺术作品。正因为书法作品的形式美特点,为汉字设计提供条件。汉字作为象形文字,其结构有一定的叙事性和声音作用,这为汉字系统增添了魅力和趣味性。
二、汉字的图形化缘起和装饰性发展
汉字最初从图形形式演化而来,到如今追根溯源还原其图形感。汉字图形的信息整体,主要是由汉字和图形两部分来承载,这使得汉字图形的表意特征具有双重性,从汉字的意义和图形的意义两个方面进行视觉传达,两种符号融于一体、互为补充,共同演绎出汉字图形信息的传达和解读的优势。在一定条件下,充当指谓其他事物的符号。最初的文字图形,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祖先们已经拥有了一套属于自身的,赋有不同含义的符号语言。随后逐渐形成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从甲骨文中可以发现,汉字的构造是通过象形图案源起,即从“象”转变而来。古老的祖先通过将自然对象进行归纳,整理出早期的符号语言,到后期符号语言向字体化演变,并派生出不同风格的字体形式。虽然字体结构逐渐简化,但还是可以在如今的汉字系统中,追溯早期象形图案的印迹。从印迹中可以观察到古代中国人生活的自然景观和生活方式。
汉字的“古文字时期”即汉字以图画形式的产生与使用时期,这个时期从商代延续到汉代,文字以象形装饰为主要特色,以抽象图示为主要特征,主要形式包括甲骨文、铭文和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构成了汉字的“今文字”时期,抽象与简化也使得汉字朝着符号化方向加速发展,其信息功能也在简化的过程中得以加强。同时,汉字图形的审美功能也得到发展,汉字图形作为装点生活的艺术形式在民间持续发挥作用,与绘画、文学、建筑、风俗玩赏物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成为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艺术现象。再到后来,人们对于文字使用的形式和美感越来越重视,出现了专门负责处理书写汉字和文字美化以及装饰的艺术活动。当今所看到的汉字与远古的中国文字在形体上从未完全分离,两者一直以来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文化关系。
在商周青铜器出现之前,汉字对于人们来说只是具备实用价值,但到青铜器的出现,青铜器上的铭文使人们对文字的美化装饰有了一定的要求,并形成了图案文字。这也让汉字从象形逐渐向形象演变。“鸟虫体”的出现是中国汉字向装饰字体发展的重要一步,它在青铜器上的体现尤为突出。鸟虫体是指以鸟兽鱼虫等具象的或者抽象的形体装饰来美化文字笔画和结构的一种青铜器铭文。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于汉字美化和文字图形的评价已经形成了成熟体系。并且装饰字体的运用载体越来越广泛,例如钱币、虎符、玉玺、铜镜等。到了近代伊始,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文字图形的编排和设计与西方设计观念相融,中国字体设计师推陈出新,将视线放回中国古典文字图形,尝试融合中西元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再创作,设计出新形式的装饰字体。到如今,我国字体设计已经不再局限于笔画与字形结构,而是逐渐向图文结合的方式迈进,在视觉呈现上做出更多的尝试。
三、中国传统节日内涵与其视觉元素
我国拥有长达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先人们留下大量珍贵的传统节日文化,以不同文化形式广泛流传至今,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绝大部分节日来源于古代的农耕文化,以春节为例,春节是以农历的计时方式创立的,春节的别称“载”“岁”“年”都是有关农作物生长周期的时间单位。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上与农耕文化息息相关,即祈愿风调雨顺,年年有余之意。从春节的视觉元素中发现,大部分元素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祥瑞神兽等,色调搭配上以红和暖黄为主,映衬出节日的温馨喜庆氛围。从人文角度观察,春节还有阖家团圆,祭神消灾的习俗,可以看到春节前,很多人家会在屋外大门上贴上年画,表达了祈愿全家平平安安与对神灵的感激与敬畏之情。或者在窗上贴上窗花,窗花不仅可以起到祈福消灾的作用,还可以起到烘托节日气氛,装饰房屋的作用,从窗花的内容上不难发现,有许多关于传统字体和图形相结合的作品。
除了关于农耕文化的节日之外,还有关于民族精神的传统节日,例如,清明节和端午节,体现尊祖敬宗和精忠爱国的精神,重阳中秋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关系。例如,端午节中龙舟和粽子是节日中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元素,拥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故事背景,有较强的说服力和适用性。中秋节可以从月饼中提取其视觉元素,不同口味的月饼,其花纹和图案是不同的,图案主要围绕动植物设计(图1)。月饼的形状一般为圆形,承载着家人团圆的美好心愿。通过可视的视觉符号,可以表达传统节日所反映的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以及审美情趣,以增强传统节日文化的识别性,促进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
图1 中秋节月饼
四、传统节日文化中创意汉字的体现和运用
通过汉字叙事性的特点,从传统节日中归纳视觉元素,将汉字与图形进行结合,减弱字体枯燥无味的视觉体验感,创作赋有传统韵味的且不失设计感的新中式字体,同时传达民间艺术与民族精神,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常见的字形并存形式的字体中,“花鸟字”是较为典型的一种。字体结构没有现代简体字的简化和收缩的特征,而是从字体基本结构出发使字体更为复杂和扩张,从点、撇、捺等笔画对字体进行全方位的图形装饰。花鸟字在明清两个时期时,广泛地被运用于对联和年画上,它的主要运用目的是充分赋予中国老百姓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想象和对节日喜庆气氛的热情烘托。如今花鸟字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其艺术特征不断完善创新,不仅运用在传统节日中,在日常生活中也起到装饰性作用。由于花鸟字本身具有一定的色彩特点,结合其图形的多样性,形成具有吉祥寓意的特征。因此,将花鸟字的适用范围概括为,祝颂文化、名言警句、诗文艺术、吉祥姓名等四个方面。其中,祝颂文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承载人们对节日的各种祝福或者礼赞,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和美好向往。吉祥姓名主要出现在节日庙会中,作者通常将吉祥动物、植物与游客的姓名,在不改变字形的基本结构的同时,进行融合和修饰,使文字赋有新的寓意,满足人们对于祈福的精神需要。
创意汉字与传统元素的结合,不仅在视觉上有一定的美感,同时在情感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福禄寿喜图形是传统元素和汉字结合的另一典范。它通过中国吉祥文字构成,并与传统节日图案相结合,表达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福禄寿喜图形有不同的形式,其背后也有不同的用处和寓意。它们是作为美好吉祥的一种象征,通常都会出现在中国传统节日里,在传统节日的糕点设计方面,人们通常会在每个方糕上分别印上福、禄、寿、喜等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它通常以圆形纹样和简体文字互相结合的方式,将其组成新的吉祥图案,在人们追求美好吉祥造型的表达形式时,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在节日中祈求苍天赐福的风俗风貌。
通过对构成汉字的笔画进行纹样的装饰,使汉字具有图形化的效果,对汉字的符号意义加以视觉心理上的强化表达。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是集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食粽之习俗,已成为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五芳斋”牌粽子,“五芳”两个楷体书法字位于视觉左侧,书法线条规范有序,红底金字,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标准宋体的“礼粽”位于下方较小的空间,横平竖直、整齐均匀,被包围在传统吉祥符号中。礼盒中间“五芳斋”3 个楷体字LOGO 位于传统年画上方,视线流畅、整体疏密有致、虚实对应,让人一眼就了解“中华老字号”包装品牌(图2)。
图2 “五芳斋”粽子礼盒
“小寒”是一个寒到极致却向往春日的节气,蜡梅常在小寒时节凌寒独开,正是“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以梅花始,人们开启新春的希望。“小寒”就是以一株盛开的梅花作为笔画装饰,掩映出冬日梅花盛开的融融情趣,传递出中国人崇梅风骨、尚梅品格的情怀。现代人可以从古人的设计思路中吸取养分,并加入外来文化的精华,创作具有现代情感化的视觉作品。
五、结语
汉字作为中华精神文明中的重要一环,是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连接纽带,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和推广,汉字具备信息传播和艺术表现的双重价值。通过传统节日元素和汉字的结合,不仅在视觉上使传统文化赋有新的生命力,而且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我们从文字象形开始,逐步走过文字符号向艺术符号的过渡,穿越汉字图形的成长与演变,最终将落脚点致力于中国文化元素的传播。如此设计出来的作品就不会是简单的流于形式,而是蕴涵中华文化底蕴的精神作品。从设计学角度而言,也为字体设计思路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从受众群体的角度看见节日名称时,不再是枯燥呆板的字体,而是可以从文字的背后,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字体设计更具有人文情感,民族精神的特点。也将传统节日文化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