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2021-12-30杜智信
杜智信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医院,广东 佛山 528308)
0 引言
“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的脂肪代谢异常疾病,病理特征是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通常在健康检查或出现并发症后被发现,需及时治疗,并调节饮食和生活方式,预后良好[1]。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通常采用药物方案,常用他汀类调脂药,例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可以有效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2]。普伐他汀是一种水溶性他汀,主要通过肝细胞表面输送载体并选择性进入肝细胞,对肝脏胆固醇合成进行抑制,起到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作用,并且对肝外组织造成的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在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中有良好效果[3]。本研究通过对高脂血症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的普伐他汀药物,探究了患者用药前后血脂水平、用药后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疗效,以此为依据讨论分析普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30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每组15例,其中对照组男8例,女7例,年龄32~75岁,平均(54.15±1.30)岁,病程1~6年,平均(3.65±0.78)年。观察组男7例,女8例,年龄31~75岁,平均(55.05±1.20)岁,病程1~6年,平均(3.58±0.77)年。2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患者对研究知情,自愿接受药物治疗方案;(2)患者意识清晰,语言表达正常;(3)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排除标准:(1)普伐他汀药物过敏;(2)精神疾病患者;(3)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4)临床资料不全。
1.2 方法
患者均给予普伐他汀钠片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和运动指导,积极治疗其他原发疾病,预防并发症。普伐他汀钠片(生产厂家: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 033215;药品规格:20mg*5s),用法用量为:(1)对照组:每天用药1次,口服20mg,晚上睡前用温水送服,连续用药30d。(2)观察组:每天用药1次,口服40mg,睡前服用,连续用药30d。
1.3 观察指标
比较疗效、血脂指标、用药不良反应。疗效评判标准:(1)显效:血脂指标恢复正常,眼底改变、黄色瘤、早发性角膜环症状小时。(2)有效:血脂改善、症状缓解;(3)无效:血脂及症状未改善。
血脂指标包括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痛、腹泻。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使用数(n)或率(%)表示,血脂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处理应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别通过检验和t检验,P<0.05 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6.67%,相比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00%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所示。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血脂指标
与用药前比较,患者TG、TC、LDL-C 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HDL-C 水平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用药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表2 两组用药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注:与护理干预前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用药不良反应
观察组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所示。
表3 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酶是临床常见疾病,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对生活影响大,一般采用药物治疗方案,他汀类药物应用广泛,且作用突出[4]。他汀类药物具有亲脂、亲水性,其中普伐他汀是水溶性他汀,与脂溶性他汀比较不容易透过细胞膜脂质层,对肾上腺、心脏、大脑等部分胆固醇的合成影响比较小,副作用少[5]。普伐他汀钠片是一种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 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其中HMG-COA 还原梅参与胆固醇生物合成早期,是一种限速酶,通过药物起效后可以有效抑制HMG-COA 还原酶,对胆固醇的早期合成形成有效抑制[6]。该药物的降脂作用强,主要通过两方面实现,一方面是抑制HMG-COA 还原酶的活性,使得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出现一定程度减少,增加细胞表面LDL 受体数量,进而对受体介导的LDL-C分解代谢进行了加强,并且促进了LDL-C 的清除[7]。另一方面,该药物可以对LDL-C 前体-极低密度脂蛋白在人体肝脏中的合成进行抑制,对LDL-C 的生成进行阻碍[8]。普伐他汀口服用药后可以被迅速吸收,且首过效应到达肝脏,肝脏是胆固醇合成与LDL-C 清除的主要器官,同时也是药物发挥降脂作用的部位[9]。另外,该药物还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抗炎作用,从而使得人体C 反应蛋白下降,预防粥样硬化斑块中炎性细胞形成,稳定斑块的同时,预防新斑块出现[10]。
李小燕[11]研究中分析了6 种他汀类药物的区别,从血药达峰时间、血浆蛋白结合率、肾排泄量、半衰期以及干细胞色素P450 代谢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普伐他汀的血药达峰时间一般为1~2h,用时相对短,不需要肝细胞色素代谢,肾排泄率在2%~13%,半衰期1.5~2.0 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53.1%。总体上看,普伐他汀的血药达峰时间短,肾排泄率尚可,但是半衰期短,且血浆蛋白结合率低。普伐他汀在冠心病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可以通过调节患者血脂指标水平,降低患者冠状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病死风险,但是目前临床上并没有关于两者有直接关系的定论,需要结合更多的临床病例治疗效果进行论证分析,以此获得更加准确的药效结论[12]。使用普伐他汀还可以起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特别是HIV 感染患者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医嘱下适量服用普伐他汀进行病变预防,降低发病风险[13]。临床上,治疗高脂血症,或者冠心病等,通常会使用他汀类药物,大量临床研究试验可知,使用不同他汀类药物均可获得治疗效果,但是由于患者个体差异较大,且对于药物耐受程度不同,因此会出现治疗效果差异,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和短期用药后的治疗效果,合理使用药物或者及时更换药物[14]。普伐他汀在体外促进内皮集落形成细胞功能,血管生成信号传导和蛋白表达上有重要意义,在人体血管内皮细胞培养试验中,普伐他汀的应用可以对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进行提高,同时对一氧化氮合成酶进行了激活,使得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能力加强,促进血管扩张,改善血脂异常问题[15]。因此,普伐他汀在临床上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饮食限制仍不能控制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或合并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同时在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中也具有辅助作用。
本研究中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概率高于对照组,但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脂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说明使用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临床效果显著,常规剂量与大剂量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相当,但是在血脂调节方面大剂量用药有一定优势。
综上所述,普伐他汀具有良好的调脂作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和治疗效果采取常规剂量或大剂量,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另外药物造成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