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育人目标中“劳”的历史演进与时代价值

2021-12-30孙伟峰李鹤飞王胜本

关键词:德智体美劳动育人

孙伟峰,李鹤飞,王胜本

(1.华北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2.华北理工大学 期刊社,河北 唐山 063210;3.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纵观我国5000年上下悠久的历史,劳动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建立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引领下,劳动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劳动育人在培养目标中所处地位不同。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文件,此文件成为自建国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第一个专门针对劳动教育的文件,足以可见新时代教育把“劳”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教育是服务于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公共事业,劳动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内涵与价值。从历史发展的纵线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横线两个维度,梳理建国以来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与价值,挖掘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涵义,并深入探析“劳”与“德、智、体、美”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阐述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独特的时代内涵和价值。

一、“劳”字的历史沉浮——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在育人目标中的出现、缺失与强调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集中体现在德、智、体、美、劳这五个字中,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呈现出细微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劳”这个字上,经历了提出——淡化——强调的多次转变,在不同时期又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值得予以梳理和研究。

(一)“劳”字在育人目标中的首次出现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热爱劳动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新型人才去建设新中国。德智体美劳的首次提出,背景复杂,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分别为“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阶段(1949-1976年)

建国后由于农业与工业发展较差,国家重视劳动教育并开展了大量的农业与工业的劳动生产活动。1957年,毛主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德智体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为主要教育目标,却将最后落脚点定在了成为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上。这充分反映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突出“劳动人民是最光荣的”主流价值认定,表现为尊重劳动、重视劳动,劳动无贵贱、劳动最光荣等特点,劳动教育中体现劳动品质的“农民伯伯”、“警察叔叔”等劳动形象被不断强化,从事劳动活动成为每个人的无上荣耀,将每位公民培养成劳动人民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

2.“德智体等全面发展”阶段(1976-1999年)

1976年党和国家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提出了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理念,这一阶段的“劳”育与“美”育被扭曲、弱化。经历了十年文革,教育成为重灾区,邓小平同志对教育进行拨乱反正,在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所需相结合,提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在此阶段,劳动教育的淡化主要由于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外来文化与资本涌入,对大量年轻人思想观念造成了影响,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并逐渐结合外来思想,导致个人意识开始觉醒,对“德智体美劳”的观念逐步改变,其中“劳”的观念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外来设备逐步取代人力劳动,智力和知识的力量焕发出更大的生机,劳育、美育重视度逐渐降低。

3.“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阶段(1999-2002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德智体美劳”的教育要求也在随之改变,此时教育的重点在于“应试考试”。然而“知识中心”、“分数第一”、“高分低能”等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却越发突显,为避免这些弊端阻碍“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前进步伐,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全面发展这一重要目标,以此解决这一特殊时期中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例如检验教育是否“成功”用分数来衡量,而忽视了受教育者最基本的“德智体美劳”素质要求;并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并把“尊重劳动”放在四个尊重之首,以此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认识有了新的定位。这是“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正式提出历经的三个阶段,经历了建国初我国教育的探索,反映了不同时期人才培养的重点和要求,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所需人才不尽相同,同时逐步完成了我国多元互补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劳”字在育人目标中的缺席

“德智体美劳”五育目标第一次正式提出后,劳动教育曾经一度缺席五育体系。主要表现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强调要将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贯穿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来[2]将劳动教育作为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途径、手段、过程,但劳动教育的本质就在于“以劳促全”,即在劳动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德智体美发展,除此之外,还应该传达德智体美四种教育中很难被涵盖的劳动理念、劳动精神、劳动技能、劳动荣誉感等。实践证明,劳动教育的缺席,产生了如下负面作用。首先,劳动教育的弱化不仅有碍于个体身心的和谐且全面的发展,也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助长了享乐主义、不劳而获等不良社会风气,无益于社会的进步,有碍于劳动者幸福的生活。其次,劳动价值观扭曲,对劳动的认识狭隘化,劳动技能减退,如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们普遍忽视了劳动的重要性,甚至产生职业歧视,将农民和工人作为职业鄙视链的最底层,忽视了在战争年代大量的工人和农民是革命的主要力量,也是在共产党带领下的工人和农民实现了新中国的成立。因此,针对当前的情况重新提出德智体美劳育人目标,全国上下应高度重视劳动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

(三)新时代“劳”字重返育人目标

在新时代育人背景下,有关劳的育人目标又再次被肯定。习总书记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3]。习总书记对“劳”以“四最”加以形容,深刻的呈现了劳动的当代价值,从正面呼吁受教育者进行劳动,从侧面强调大、中、小学应重视劳动教育;于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此举明确了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重返育人目标。“劳”字重返育人目标表示新时代教育中需要劳动教育,使新时代真正达到高质量教育的目的,同时也说明了劳动在当代教育中的地位。“劳”字重新跻身五育行列,经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从认为劳动最光荣、崇高、伟大、美丽的价值认定,到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方针,表现了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新时代的全新劳动观念正在逐步形成。

综上所述,自新中国建立至今,国家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的大致方向是未曾改变的,但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确实不同(如图1),由于不同时期受外界环境与内在发展所致,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总结德智体美劳育人目标特别是劳动育人的历史演进过程中所蕴含特定时期的意义及逻辑规律,以期在未来育人目标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图1 劳动育人时间流程图

二、五育并举——“劳”与“德智体美”的互动关系

华夏文明自古以勤劳著称,“勤劳”两字中“勤”为勤奋、“劳”为劳动,因此,劳动是文明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根本活动也是客观的表现形式,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当今,劳动工具发展呈现智能化,智能化的劳动工具对人类的劳动能力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级的要求,人们的劳动观念也受到影响,因此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也在逐渐增加。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对“德智体美”提出了新的时代价值,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应该真正实现与德智体美“四育”并举,以端正、加强劳动实践锻炼为主要内容,挖掘和发挥其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5]。

(一)德育与劳育:正心立德,劳动树人

德育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6]。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是五育的首位,是育人的核心,也是育人的前提。德育与劳育的关系体现为“内修”与“外树”的关系:正心立德为内在修养,自个人到全体提升品德;劳动树人为外在表现,道德水平提高的同时,提升个人劳动水平,从而促成“德劳”的内外结合,以此形成“德劳”的一体化,并以正心立德为内在引擎,驱动劳动树人外在表现的高质量呈现,以此实现德育与劳育的育人目标,从而达到“德劳”稳定发展,因此德育与劳育虽然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根本实现目的是一致且相互促进的。

(二)智育与劳育:智劳结合,协同发展

智育也是“育智”,主要是培养个人的能力、智力和传授知识。周德昌认为智育是:向受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受教育者的智力的教育是知识教育和智能教育的总称[9]。但我国课堂教学中,将课堂知识和一套流程化的专业技能表述为智育的内容,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从而导致对素质能力全面培养的缺失。在对智育进行综述时李虎林提炼了燕国材的观点,认为在智育过程中应当掌握知识、技能与发展智力能力的有机结合[8]。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是智力、知识为基础,表现形式为工作能力增强,而工作能力与“劳”是不可分割的,可以说工作能力是劳动能力的一种间接表现,劳动能力是工作能力的综合基础,因此智育和劳育两者应相互结合,两要素协同并进,以此来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使学生的“智”与“劳”更上一台阶。

(三)体育与劳育:以劳健体,耦合互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的概念也在随之变化,但是有三个基本概念最为重要,分别是:体育教育、体育运动和身体活动。这三者中,以体育教育为方针,达到身体运动实现体育活动。而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通常指:通过身体活动让个人获得最佳的身体、心理和社会技能及健康的过程[9]。毛主席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体育教育正是增强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维持身体活力的重要基础。当今背景下人们对于个人身体健康的向往不同往日,大多数人以机体力量增强这一项目为锻炼目的,忽视了劳动也是锻炼身体、提高素质的重要方法,在进行体育教育的同时也应进行劳动教育,劳动是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的唯一路径,因此劳动是最有意义的运动,体育教育的重要表达形式之一就是劳动,在实现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又可以创造价值。因此,“劳”“体”两者耦合互动,实现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劳动来增强个人身体素质,共同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

(四)美育与劳育:以劳审美,以美促劳

美育是审美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为重要目标。美育通过艺术、文化等感性的形式,使学生学会辨别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真善美”[10]。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生存处境的分析,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从异化劳动的角度论述了关于“美”的话题,其中论述了“劳动—美—人”三者的关系[11]。因此,“美”与“劳”两者有着直接的作用关系,并能够以递进的形式促进人的发展。美育是通过对美的本质的认知,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美,怎样做才是美的,从而提升审美,而劳动本身蕴藏着巨大的美的价值,不应“以劳为耻”,而是“以劳为美”,从内心深处认同“劳”为“美”。劳动教育是实现美的路径之一,劳的行动能够得到美的结果,进而促进学生反思美的本质,提升对美的辨别能力,改变内在气质与道德品格,以此真正实现以美促劳、以劳育美的目的,并达到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

三、“劳”字的时代价值——新时代的劳动教育

历史长河中,劳动教育经历了世世代代的洗礼。劳动教育的再度提出和强调意味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不仅仅需要德智体美的教育,更加需要劳动教育对受教育者的感化,也体现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以往劳动教育的传承,也在新时代特殊的背景下衍生出了新的时代意义和价值,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劳动教育培育人才;二是在劳动中检验育人的效果。通过劳动教育培育人才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而在劳动中检验育人的效果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效果体现,更体现了劳动教育在培养接班人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全面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意见,全面构建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等五大措施。这一重大举措使得劳动教育跻身正规教学课堂,在大中小学全教育过程中得以系统实施,使受教育群体了解劳动、认识劳动、感悟劳动,从而积极从事各种劳动,重铸劳动精神面貌,重视劳动价值取向,增强劳动技能水平,更是达到了通过劳动教育培育人才,在劳动中检验人才的目的。

(一)重铸劳动精神面貌

“你们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着做,公益的事争着做,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品质[12]”,在“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习总书记对孩子们提出的殷切希望。可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教育所有建设者树立劳动精神面貌尤为重要。劳动精神面貌可以解释为一个人对待劳动的认知、认可状态,或者是积极或消极的态度,表现为是否愿意劳动。劳动教育的缺失或弱化,对受教育者的劳动精神风貌具有较大影响。首先,过往劳动教育缺失导致形成了“人本位”的思想,面对困境更容易有放弃的想法,若不清楚这种思想一定会影响教育育人目标的实现;其次,由于当今教育很少设置劳动课程,易养成好逸恶劳的心理,甚至产生鄙视劳动的观念,导致受教育者不懂劳动、不爱劳动、不会劳动,进而导致德智体美育人效果的降低;最后,“劳”与“德、智、体、美”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劳动是能够促进德智体美发展的路径,真正实现全面素质培养的任务。重铸劳动精神面貌,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对待劳动的观念并重视劳动价值,从根本上制止“以劳为耻”的思想,劳动精神面貌对德育、美育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重铸劳动精神面貌能够影响个人心中对于“德、美”的反思,真正实现“外树劳育,内修德育”,“以劳审美,以美促劳”的目标。

(二)重视劳动价值取向

重视劳动的价值取向对于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方面为劳动本身的价值,劳动本身的价值是固定的,劳动教育与智育、美育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反馈的直接关系,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13]”。智力与劳动价值取向有着相互反馈、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重视劳动价值取向可以更加精准定位智力素质,从而智育相互促进。并且美育是关于审美的教育,个人价值取向与审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重视劳动价值取向关系着智育与美育。第二方面为在不同时期又体现了不同时代价值,重视劳动价值取向,既要在劳动中接受教育,也要在劳动中体现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个人劳动价值的表现方式虽有不同,但根本意义上都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这一价值取向在新时代的体现尤为明显:科技兴邦背景下,大量的年轻人以促进科技创新发展为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身的青春来投入到中国梦之中;精准扶贫背景下大量的毕业生扎根农村精准扶贫,以实现贫困地区摘掉贫困帽子为自身根本使命,带领整个地区人民共同奋斗实现脱贫;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爆发的特殊时期,大量的学生自主参加抗击疫情志愿活动,扎根社区基层,严抓防控,不顾个人安危,守护当地居民安全。这些例子都是在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体现了劳动价值,通过“劳动”这一实践活动将“个人梦”与“国家梦”紧密联系并同时进行,因此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体现价值、实现价值。

(三)提升劳动技能水平

劳动技能是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也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重要方法。高度重视基本劳动技能培养是多数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共同特点,也应成为新时期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14]。因此,把劳动教育加入系统的课程培养体系中是大势所趋。“劳”字重返育人目标,对劳动教育也进行了分解。劳动技能培育凸显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劳动技能本质上是人的劳动能力,这种劳动能力包括人的体力能力、智力能力、心理能力[15]。综上所述,根据前人对劳动技能的强调与理解,可将劳动技能综合分为两种,第一是体力劳动,第二是脑力劳动。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综合提升受教育者的劳动技能水平。因此,劳动教育突破了传统的束缚,不再局限于体力劳动的技能培养,而是丰富为包含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在内的综合劳动技能的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劳动技能水平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以脱贫为例,培养劳动技能是能够有效脱贫的重要路径,也是积极能够脱贫的方法,其主要体现在培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技能,在贫困地区许多人对于“智”认识不足,能够扶贫的重要途径是以扶志为基础,“扶志”与“扶智”是培养脑力劳动技能的充分体现;培养体力劳动技能是具体实现脱贫的主要解决方法,以此达到温饱的程度。科技水平的发展也与劳动技能水平有着直接的联系,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与科技创新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但对科技创新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科技创新与劳动技能水平又存在直接联系。因此,在脱贫与科技创新背景下,劳动技能水平越高,体力劳动能力越强、脑力劳动水平越高,与此同时,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共同促进了劳动技能水平的提升,形成了良性循环过程,也使得劳动技能水平又迈向了新台阶。育人目标在不同时代应体现出适用性,具体到“德、智、体、美、劳”在不同时期重视程度都不同,都有不同的时代价值,但就其根本是时代所需育人作用不同。天下没有也许没有一劳永逸的育人方式或一蹴而就的育人目标,所有方式的完善或问题的解决都是在实践和理论中不断摸索进步的,并无线趋近于完美的渐进过程,在不同时代都能促进受教育人群得到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德智体美劳动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本期话题: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热爱劳动
谈职高音乐与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