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工作考核评价现状审视与未来展望
——基于1990-2019年CNKI文献可视化分析和内容分析

2021-12-30鑫,王

关键词:文献考核评价

郭 鑫,王 磊

(1.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党校,河北 石家庄 050051;2.华北理工大学 招生就业处,河北 唐山 063210)

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迈进,党中央将党的建设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密集出台了多项规章制度,不断为党建工作提供基本遵循,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从严治党成效显著。但一段时间以来,基层党组织建设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不同程度存在,部分党员干部党性观念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突出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的肌体健康和从严治党成效。

考核评价就是指挥棒。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用好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指挥棒,抓好党建工作这个最大的政绩[1]。鉴于党建工作考核评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CNKI知网有关党建工作考核评价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对党建评价文献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预判,以期为研究者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1.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Citespace软件,该软件是美国费城德雷赛尔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陈超美博士开发的一款可视化应用软件[2],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统计出大量文献的关键词并生成可视化“共现知识图谱”。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的关键词或者主题词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及研究者思想、观点的高度凝练[3]。通过Citespace软件分析文献关键词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能够展现出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

2.数据来源与收集

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将检索条件设置为“主题=党建评价”,选择时间范围为“1990-2019年”,共检索出252篇文献,剔除重复和相关度不高的文献,有219篇文献,被确定为研究文本和数据来源。

(二)党建工作考核评价研究计量学分析结果

1.总体发文趋势

图1 文献数量分布图

图1展现了知网1990年以来党建评价研究文献的数量分布情况,可以清楚看到2011年以前,关于党建评价的研究文献数量很少,很长一段时间每年基本在10篇以下,且增量有限。在2011年以后,发文数量明显增多,呈快速增长态势,并在2013年有了小高峰,达到25篇,之后又在2017年达到另一个高峰,虽然发文数量有波动,但整体呈曲折上升态势。

2.期刊来源与作者发文机构的统计分析

学术期刊是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通过研究文献的来源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一研究主题的分布领域和来源特点。通过知网高级检索,发现刊登相关研究的核心期刊主要有《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7篇)、《思想教育研究》(1篇)、《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篇)、《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篇)等思想政治研究类核心期刊,文献共计22篇,占总发文量的9.7%,其中关于教育系统党建评价的文献有13篇,属于刊发核心期刊最多的。从发文机构看,219篇文献来源于203家发文机构,来源十分广泛,出现最多的发文机构是温州大学,共计4篇。根据文献计量学中的普莱斯(PRICED)定律统计发文的核心机构,即核心机构的发文量下限为,N为核心作者单位发表最低论文数,Nmax为最高产作者单位发表论文数量。[4]将最高文献篇数4,代入上述公式,可算出N≈1.5,取整数2,即发文数量在2篇以上的机构可以被称为核心发文机构,如表1所示共计12家发文机构,发文数量共计28篇,远远低于普莱斯(PRICED)定律定义的高产机构群要达到总文献数50%的比值,说明该领域还没有形成核心权威的研究机构群。

表1 高频文献发文机构

(三)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图谱分析

使用版本为5.4R1(64-bit)-(c)2003-2019的CiteSpace软件对党建评价文献进行计量。操作步骤为将所选219篇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通过Citespace软件进行转换,将节点类型(Nodetypes)设置为关键词(Keywords),将时间分区(Year Per Slice)设为1年,阈值(Thresholds)设置为51,生成了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图中所显示的文字为阈值数大于51的关键词,阈值数小于51的被隐去不再显示;关键词的字体大小代表中心性(Centrality),字体越大的其中心性越强,在一定时期内越是研究者关注的研究热点。图中所显示的圆点为节点,代表研究文献中出现的关键词的密集程度,节点越大,说明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多,相关研究内容的集中程度越高。图中线条颜色边际的粗细程度,代表关键词在研究时间范围内的突变性,线条越粗的代表关键词的突变性越大,即在该研究时间内,该词语的研究频率突然增大。为清晰展现关键词的词频数和其中心性,表1以关键词降序排列的方式列举出了词频数在5以上的关键词。综合图2和表2,发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高校、基层党建、企业党建、学生党建、民办高校等主体,内涵延伸到“创新”、“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从严治党”、“绩效考核”等内容。同时,“新媒体”、“互联网+”等网络特征的词语已成为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不可或缺的工具。上述内容与当前党建工作的形势紧密相连。

图2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表2 词频及中心性(按降序排列)

通过软件对我国党建工作评价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能够较为宏观的呈现出研究的总体态势和热点聚合度,但是并不能从微观而具体的角度呈现出当前学者的研究观点和具体研究内容,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和挖掘。

二、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文献的研究进展

为更加微观具体的描述已有研究,深入挖掘已有研究的学术脉络和研究观点。从被筛选出的219篇文献中选取了大量文献进行文本内容研究,发现除了Citespace描述的热点关键词以外,从文本内容分析上还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学者们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达成了共识,倾向于使用考核评价这一路径,解决基层党建“重业务轻党建”的问题;二是“党建工作考核评价研究”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学者们在研究中的表述并不一致,牛庆余(2011)、季冬晓(2014)等将其描述为“党建绩效考核”、张哲(2018)描述为“党建工作指标评价”,马其南(2018)描述为“党建工作质量”、唐娟(2018)描述为“党组织工作质量”等等,这些描述在内涵上没有实质的区别,都属于“党建工作考核评价研究”的范畴。三是文献研究角度各种侧重,既有侧重于思辨性的,也有侧重于建构数据模型的,还有两者兼具的。

思辨性的文献,指出了改进党建工作考评的路径和方向。大部分文献是研究者结合行业部门工作特点,对实践工作进行的归纳、反思、总结和改进。例如政府党建主要聚焦于基层治理,高校党建主要聚焦于二级学院和学生党支部,企业主要侧重于绩效和目标,无论何种行业,考评研究的价值追求都是通过党建工作促进业务中心工作。学者们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提出了原则性的建议和改进方向,旨在解决党建工作普遍存在的评价内容不科学、不合理;考评对象被动应付;评价方式方法单一,重年终考核轻平时考核[5];考评重材料轻实绩、重结果轻运用等问题,呈现出多维化和思辩化的研究视角。

建构数据模型的文献,明晰了评价体系的建构步骤和指标权重。这类文献首先主要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分层次构建考评体系,基本采用了三层结构框架,构建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因素层。其次,文献结合模糊数学计算,将目标分解形成因素集合,并设定评语集合,通过1-9标度法或罗菲尔德专家函询法,赋予各层因素和评语一定权重,在转换为数学矩阵后,采用加权平均或者主因突出型的算子算法,计算出被考评对象的综合得分。最后通过一致性检验和抽样调研等环节验证所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例如唐娟[6]等采用1-9标度法,将机关党支部工作质量总数赋值为1,其余子指标分项赋值,构建了等权重的指标体系。季东晓[7]指出了多元评价主体参与评价的具体路径,设置了绩效评价总分=党组织55%+公众30%+专业机构15%,并结合平衡计分卡原理和模糊数学方法,将目标层分别赋值,其中基本建设0.6,绩效管理赋值0.2,绩效反馈0.2,准则层和基础层均平均赋值的方法构建了指标体系。这一类文献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将考评内容指标化和定量化,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运算,为探索考评工作的科学性做出了有益探索。

兼具思辩和数学模型的文献,主要有孟勋(2010)、梁爽(2017)等几篇硕士论文,文献篇数较少,但每篇文献论述相对系统和全面,研究内容和方法是以上两种文献的综合。

三、党建工作考核评价研究现状的审视分析

(一)主要成就

1.时政化:正当其时,顺应大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抓好党建工作就是最大的政绩”,特别是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各种风险易发突发背景下,有着近9000万党员,400多万个基层党支部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实现了国家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必须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建设,才能确保党执政地位的稳固。在这种背景下,党建工作考核评价研究正是恰逢其时,顺应大势,符合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抓好党建工作的迫切需要。

2.实践化:为做好党建工作提供了有益探索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密集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党内法规,不断扎紧从严治党藩篱。这些文件都是设置考核评价内容的重要依据,但往往具有原则性和普适性,无法直接用来考评某项具体工作。现有的党建工作评价研究能够结合研究者所在部门或系统的实际情况,简化并凝练各项党内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将原则性较强的政策转化为具体指标要求,明确了开展党建工作的具体任务、操作步骤、时间结点、成果要素等,成为党建工作“明白纸”,为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具体指导和帮助。

3.多样化:构建了多样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现有研究在剖析当前党建工作评价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完善并构建了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上,有的学者提出按照导向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原则进行构建;有的提出按照一元性与特色性相结合、结果性与过程性相结合的、全面考核和重点考核结合的原则进行构建;有的提出规范性和实效性原则。在体系内容划分上,也体现出了多样性,有的按照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这五大建设设置指标体系;有的按照常规工作和特色工作划分;有的按照工作模块进行划分。在指标体系的权重上,有的进行等权重赋分,也有的采用差异化权重赋值……总之,研究者们构建了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这些评价体系在形式上更加规范,方法上更加多样,具有较高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体现出了党建工作评价研究的创新性,同时,也丰富了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路径。

(二)不足之处

1.实践探索多,学术研究少

党的建设工作重要性日益凸显,研究党建的文献不断增多,但关于党建评价的研究文献与当前形势和实际需要相比,数量仍然偏少。仅从知网上检索,“主题=党建”的文献共有98664篇,而“主题=党建评价”的文献只有226篇,占党建文献的0.23%,说明党建评价研究这个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然而从实践层面看,各地对党建工作评价的探索和实践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打开互联网网页,很容易检索到各类与党建工作评价相关的信息,例如辽宁省高校工委出台了《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指南》,对高校基层党建从7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68个观测点进行评价和指导[8];国网长治供电公司开展了1+N党建绩效评价体系,形成了党建工作“标准——评价——反馈——改进——提升”的闭环管理[9];上海金山区建立了基层党委“四个指数”考评机制,类似媒体报道举不胜数。但是从研究文献数量和课题立项数量看,学术研究数量偏少;从刊发核心期刊数量看,研究质量整体欠佳。可见,将实践转化为理论的成果少,反过来理论研究不够又难以指导实践,影响党建评价工作的科学开展。

2.研究领域不均衡,对中小学党建评价研究较少

将知网现有党建评价研究文献进行分类,发现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部门、企业、教育系统三个领域,且三者比例基本均衡。但是在教育领域,关于高校党建工作研究的有81篇,占教育系统研究类别的96.43%,关于中小学党建评价研究的仅有3篇,仅占教育系统研究的3.57%,数量极少。另外从客观实际看,我国中小学无论在学校数量、专任教师工数量还是在学生数量上都远远大于高等学校;此外中小学校广泛分布在中国大地各个角落,且大多数位于广大农村地区,不同于高等学校密集分布于城市。从工作重要性上看,中小学校与高等学校同样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肩负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高等学校。但是多年以来,高等学校党建评价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而关于中小学校党建工作评价的研究偏少。

3.对评价指标的研究缺乏权威性,隐性指标难度量

开展党建工作评价离不开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当前,学术界对指标体系的设计有许多提法,但缺乏权威论述,没有形成充分的学理论证,造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缺乏思路和科学指导标准。在核心期刊刊发论文少,且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就党建评价发文最多的人只发表了3篇文献,研究者中缺乏学术界大咖,也没有专著专门就党建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充分论述和深入的研究。有的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滞后于实际工作发展,没有体现出党建工作对业务工作的指导和影响,脱离工作实际谈党建;有的缺少对创新工作的鼓励和认可,没有体现出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没有处理好重点与全面的关系。另外研究者们并没有很好地解决隐性指标如何度量的问题。特别是“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头脑”、“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等难以度量的隐形指标,很难通过定量测量学习次数来解决问题。对隐性指标难测量问题,学术界缺乏有深度的探讨和交流,只是提出目前采用定性评价易受考核人员主观意识影响而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没有研究出明确的解决办法。

四、研究进路与未来展望

通过研究现状的审视与分析,结合当前形势,在研究领域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方面还有较大研究空间。

(一)“互联网+党建评价”:提高党建工作评价效力的未来方向

截至目前,知网上关于“互联网+党建”的研究文献几乎呈几何倍速度增长,有部分文献提出了互联网手段促进党建考评的思路,但很少有文献明晰“互联网+党建评价”的路径和步骤。部分学者提出了模糊数学模型、360度考评等方法,促进了评价考核的量化过程,但计算相对复杂和繁琐,依靠人力难以短时间内进行大规模运算,需要研究者结合计算机科学、高等数学等学科知识与党建考评进行交叉研究;并在实践中,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运用到党建评价工作中。可以通过设立若干个党建质量观测点,观测并捕捉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实现数据的采集、聚合、计算和分析[10]。特别是大数据和云计算能够以每秒万亿次的速度进行运算,远远超过人工速度,不仅可以解决传统党建评价工作中低效率高耗能的问题,而且可以通过构建数据模型,引入算法,智能计算出党建评价工作中难以测量的隐性指标,彻底解决定性评价主观性强,定量评价难以度量的问题。另外,以数据形式记录党建工作,可以细化到党建工作各环节,进而实现过程性评价,促进传统的事后评价变为事中管理和事前预警。此外,对数据进行分类查询、统计以及结构化分析,可以更加精准的找到工作的薄弱环节,通过深挖病根,对症下药,实现精准化管理和精准化评价。总之,“互联网+党建评价”很好的解决了当下传统党建评价工作想解决但又难以解决的一系列问题。这也是创新党建工作评价研究很好的切入口,需要研究者们设计并研究“互联网+党建评价”如何有效结合,以何种算法才能计算出隐性指标等等。

(二)中小学党建工作评价:急需填加强研究的领域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多次在公开场合指出要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建工作。特别是在2018年9月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他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工作,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11]。多年来,高校党的建设工作早已搭建起“四梁八柱”,并已将中央和省的相关政策要求转化为学校的规章制度,党的各项建设已步入正轨。然而在中小学校党的建设上,其规范化建设程度远远落后于高校。2016年,中组部和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意见》,全国各地也相继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对各地中小学校党组织的功能定位、职责任务、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党组织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明确要求。2019年浙江、天津等地率先在全国试点实施了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可见,党和国家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加强顶层设计,下大力气扭转中小学党的建设宽松软状态;各地党委也在不断完善政策,推动中小学校党组织全覆盖,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解决党员管理松散和思政工作薄弱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考评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中小学校党建工作,需要研究者们进行深入研究,而研究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不同规模学校之间、不同学段学校之间的差异化;中小学校教学中心任务与党建工作的融合性和契合度问题;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教职工,而高等学校则是学生党员和教师党员;中小学校党员数量少,大部分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工作,而高等学校党员数量多,以党委为单位开展工作,两者有着显著差异,开展中小学党建工作评价不能盲目照搬照抄高校党建评价标准。

猜你喜欢

文献考核评价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