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哈尔滨市中小学高山滑雪教学方法的研究
2021-12-30郭华川哈尔滨体育学院
郭华川 哈尔滨体育学院
一、前言
当前,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家长也逐渐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及兴趣爱好,并且受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影响,高山滑雪运动中中小学生的参与人数有了显著的增加。高山滑雪运动不仅有助于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有助于中小学生坚强的心理素质以及自信心的提高。随着高山滑雪运动的不断发展,一些中小学开设选修课,青少年高山滑雪俱乐部也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目前在高山滑雪俱乐部中针对中小学生的滑雪教学方式以及训练方式还不完善,影响中小学生高山滑雪运动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练不能依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适合的教学方式,造成教学质量不高并且会影响中小学生参与高山滑雪运动的积极性,对于高山滑雪运动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中小学生高山滑雪教学与训练分析
1.教学目标与主体不明确
中小学生高山滑雪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为核心进行相关的教学内容安排,使教学过程可以按照教学计划有序进行。通过访谈了解到,目前大部分高山滑雪教练在教学开始之前会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有部分教练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流程以及学生需要达到的训练目标。造成实际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高山滑雪的教学过程中,教练主要的任务是进行技术动作的示范以及教学气氛的引导。但是目前大部分教练在教学中仅关注对于技术动作的教学对于课堂气氛的营造及学生心理素质的引导等方面没有制定明确的目标,使中小学生的高山滑雪教学缺乏连续性。
2.教学与训练内容不全面
在中小学生高山滑雪教学与训练过程中,主要的内容有以下方面:滑雪装备的使用和适应、高山滑雪基本技术及技巧学习、心理素质锻炼等。目前在中小学生高山滑雪教学中,主要关注雪具适应、基本的高山滑雪技巧以及高山滑雪的专项技术的学习,其中对于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的教学内容存在明显的不足。
通过表1对于高山滑雪教学内容的调查数据可知,在被调查的20名教练中,所有的教练都选择了对于滑雪装备以及基本技术的训练内容,其中对于专项技术的训练内容选择上有15位教练,这主要是由于中小学生本身对于高山滑雪运动的个人能力存在差异,导致高山滑雪的教学进度不同,专项技术的训练在高山滑雪教学中同样是教练重点关注的内容。其中只有6名教练会关注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的提升,进行过心理素质训练的教练人数比例仅为15%。
表1 高山滑雪教练教学训练内容(n=20)
高山滑雪运动不仅是一项技巧型的运动,其对于参与者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同样有一定的要求。要想提升高山滑雪技术水平不仅需要进行相关技术的学习,也需要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作为保证。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黄金阶段,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的提升可以更好的提升中小学生技术动作的学习效率。通过对实际教学过程的观察发现,在实际的教学中教练通常不会对中小学生安排心理素质方面的教学内容。比如教学中针对中小学生发生摔倒的情况,仅是进行自身安全防护方面的指导,并未进行必要的心理引导,失去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机会。目前这种仅注重基本技能的教学方式短期内可能会有较好的教学效率,但并不利于中小学生高山滑雪技术水平的提升。
3.教学与训练方法较为单一
确定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是为了更好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针对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学方法以及训练方法上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灵活性,也就是不仅要针对中小学生活泼好动等特点进行可以提升中小学生兴趣的教学和训练方式,同时依据中小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进行不同的教学和训练内容安排,才可以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
依据表2数据可以发现目前在对于中小学生的高山滑雪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大都是运用示范讲解的方式以及练习的方式进行,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需要运用更加科学以及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才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表2 教练采用的教学与训练方法(n=20)
(二)中小学生高山滑雪教学方法优化与提升策略
1.制定合理的教学与训练目标
制定合理的教学以及训练目标,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对于中小学生高山滑雪学习来说,具有必要的导向作用。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理论,明确了教学目标需要依据学生不同的水平和能力制定相适应的教学和训练内容。
依据教学和训练目标,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可以更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学及训练目标的确定要充分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学生和教练可以更好的交流和互动,同时还需要增加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基本技术的掌握,为高难度的技能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针对刚接触高山滑雪运动的学生,应该注重对于他们兴趣的培养。随着中小学生对于高山滑雪运动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学目标也应当进行变化,增加与学生水平相适应的学习难度。
2.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依据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特别是对初级阶段的学生,教学内容不能仅设置基本技术的教学内容,还需要充分关注初级阶段的学生刚开始学习的恐惧心理,同时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以及视频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中小学生对于高山滑雪运动以及相关教学内容的认知。在高山滑雪教学中需要持续地进行系统的身体素质训练,可以通过仰卧起坐、平板支撑、单腿平衡站立等方式提高核心力量和协调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引导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多运用语言鼓励胆子比较小的学生。同时还可以让学习效率比较快、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和学习较慢的学生进行组队训练,使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协助和保护,以提升高山滑雪技术的教学效果。
3.针对不同训练阶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练在教学中,应当依据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际的技能水平,确定合适的训练内容,对于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使用不同内容的教学方法。
对于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小学生学生来说技术动作的技巧以及原理并没有深刻的认知,高山滑雪技能的学习方式主要还是进行模仿,因此对于此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应当进行更加直观的教学方式,比如:示范教学方式、练习教学方式、带领教学方式以及多媒体教学方式等。
对于具有一定技能掌握基础的处于进阶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在教学中主要是进行更高难度技术动作的教学以及对于基本技术的巩固和纠正,同时还可以用过多种形式的比赛教学方式,使这一阶段的学生可以不断地提升技术水平,并且注重其兴趣以及自信心的提升,如图1所示。
图1 中小学生高山滑雪进阶教学方法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对于哈尔滨市高山滑雪运动中中小学生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在教学中主要有教学以及训练目标设定不明确,训练内容针对性不足,训练方法单一等不足之处。依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符合其特点的高山滑雪教学方法和内容,同时还需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及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提升教学效果。由于特殊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哈尔滨市冰雪特色学校的确立,可以更好地推广滑雪运动,使滑雪运动可以更好的普及。
(二)建议
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依据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技术水平,进行合理的教学目标优化,训练内容上需要加强对于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于技术的掌握。针对中小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使用相适应的训练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灵活的选择相适合的训练方式或者组合训练方式,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针对冰雪特色学校,根据政策,大力发展冰雪运动,促进冰雪运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