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和护理质量分析
2021-12-29朱庆凤单娟
朱庆凤 单娟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9-0187-02
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方法为颅脑外伤术,比较常见的病因是撞伤和跌伤,手术治疗时需要建立静脉通路,采用静脉管穿刺实施治疗。但是颅脑外伤术昏迷患者常常因为麻醉、长时间卧床等原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可能性比较大。对此,对颅脑外伤术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予以降低,发挥理想的促预后改善的作用。有报道显示,颅脑外伤患者在没有及时进行治疗的情况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超过80%[2]。本文现就针对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防范的效果展开探讨,并分析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颅脑外伤术,生命体征稳定,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同时,本次研究排除长期使用抗凝药物、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按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予以划分。对照组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5.42±9.49)岁,平均体重(66.86±14.15)kg,其中交通事故伤13例,高处坠落伤7例;观察组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6.23±8.66)岁,平均体重(67.78±13.22)kg,其中交通事故伤11例,高处坠落伤9例。组间自然信息可比(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应用常规干预方案,具体包括如下方面:(1)基础护理:护理人员仔细查看患者上下肢是否存在水肿现象,且皮肤颜色是否保持正常,必要时可以对下肢两侧的平面周径进行检测,如果周径差大于50毫米,需要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医护人员定期协助并指导患者进行翻身和拍背,在此过程中,要在患者膝下垫好软枕,以免静脉受到压迫,影响到血液循环速度。患者状况保持平稳水平之后,护理人员应当为患者制定锻炼方案,指导其进行肢体锻炼。(2)饮食护理: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的饮食,建议其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每天的盐量要严格控制。排便时切勿过于用力,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3)穿刺护理:医护人员在对进行静脉穿刺操作过程中,需将深静脉穿刺尽量避免,以防内皮细胞受损,尽可能地選择上肢静脉实施穿刺。同时医护人员要尽可能地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避免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疼痛以及皮肤损伤。按压时要控制好时间,切勿拔针后过久按压,同时不应该在同一个位置多次实施穿刺。
1.2.2观察组 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方式,具体包括如下措施:(1)中医护理:患者遭受颅脑外伤事故之后,心理情绪的波动会比较大,这种状况会对手术后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影响其生活质量,不利于促进治疗的依从性。而且,患者此时的负面情绪,会使血管痉挛的程度加重,容易诱发血栓。对此,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支持,对患者的遭遇表示理解,积极给予其精髓支持和鼓励,使患者的负面心理得到改善,使其有信心配合接下来的治疗。此外,可以对患者进行中药熏洗,手术后的第二天就可以采用自动中药熏药机对患者的下肢进行熏洗,每天熏洗一次,每次20-30分钟。同时,需要采用中药贴敷于三阴交等穴位处,每次贴敷5分钟,每天可以敷两次。(2)健康教育: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需要针对其病情状况,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详细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原因,以及容易诱发该病症的高危因素,并让患者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使其意识到该病的严重性。同时,向患者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表现,从而引导其更好进行预防和治疗。当患者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知度提高以后,其对于治疗及护理措施的依从性也会更高。(3)深静脉置管护理:对患者实施输液之前,应该对深静脉置管的通畅性进行确定,当抽回血没有阻力时,即可实施静脉滴注。同时,要对患者的状态进行密切观察,如果在输液时发生血液回流的情况,则需立即停止滴注,用注射器将微血栓抽出后才可继续。当药物比较粘稠时,应该在输完液之后,采用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冲洗,然后进行封管。关于静脉置管的拔除时间,应该是在不影响患者恢复的情况下,越早拔除越好。(4)肢体运动指导:患者在术后处于昏迷的状态,长时间无法进行活动,所以,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应该协助家属,将患者的下肢抬至20°至30°的角度,从而确保静脉血液回流保持正常。护理人员还需指导家属对患者的四肢进行按摩,将其四头肌、踝关节进行屈伸和旋转,无需大幅度旋转,角度控制在30°即可。等到患者清醒以后,针对患者的病情状况,为其制定下床活动的计划,对于不能下床运动的患者,可以通过被动运动来使血液循环保持正常。同时,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病情状况,指导其以合适的体位进行休息,确保其处于舒服的状态,从而缓解其身体的疲劳。当患者需要仰卧时,可以通过软枕垫高患者脚后跟,使小腿处于悬空的状况,从而防止下肢静脉回流,促进下肢血液循环。(5)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干预:对于患者下肢皮肤颜色的变化,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对下肢周径定期进行检测。如果患者出现压痛等不良症状,护理人员应该及时报告主治医生,尽快进行彩超检查。如果患者被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应该快速采取对症治疗,并将其床位床头抬高,提醒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对于昏迷患者,则需要根据医嘱,给予其适当的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等。(6)弹力袜护理:在对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弹力袜可以有效防止下肢血管内膜发生病变,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弹力袜可以使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使下肢肌力得到增强,使下肢炎性组织因子得到释放。护理人鱼需要指导患者正确穿弹力袜,每天穿着时间应该超过10小时,持续2周。需要注意的是,穿弹力袜期间,要避免出现脱落或者褶皱。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②对比两组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护理满意在表述时应用(%),经χ检验对结果获取,P<0.05提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下肢深静脉血栓率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率经观察相较对照组居更低水平(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 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所抽取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居更高水平(P<0.05)。见表2。
3讨论
颅脑外伤术属于特殊手术,手术时间一般超过4小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也比较大,术后极易有多种并发症合并发生,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即是颅脑术后昏迷多发性并发症类型。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和疼痛,主要是由于麻醉、药物、活动减少等因素,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深静脉回流缓慢而引起,这种病症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而且下肢深静脉血栓会使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加长,延长了住院时间,所以治疗费用也会增加,容易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经济压力,这种情况对于患者的预后是极为不利的,甚至会使患者最终难以按照医嘱配合治疗。对此,我院运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以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率进行防范,有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同时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除采用常规性干预之外,还实施了综合性护理干预,本次研究中应用的综合性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中医护理、健康教育、深静脉置管护理、肢体运动指导、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干预、弹力袜护理等措施,通过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患者术后顺利恢复,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极大了保障了手术治疗的效果。
结合本次结果示,经对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率观察,相较对照组居更低水平,且观察组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护理干预可促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率明显降低,并增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故护理干预对于该类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且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