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品管圈护理管理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2021-12-29张娟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9期
关键词:口病差错品管圈

张娟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9-0147-02

手足口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这种护理方法是以治疗为中心开展服务,只是关注治疗效果,没有满足小儿年龄小护理要求,导致护理质量不高。为了在手足口病护理中提高护理质量,可以对患儿使用品管圈护理方法,这种护理方法是将工业生产中质量管理法“品管圈”应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该护理管理方法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从计划到处置不断循环,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性提高,以此来保证手足口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基于此,本组研究手足口病患儿采用品管圈护理方法,观察该种护理方法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的手足口病138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一组有患儿69例,年龄5.79±1.16岁,病程6.48±1.35天,男37例,女32例。二组有患儿69例,年龄6.76±1.24岁,病程6.57±1.49天,男39例,女30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指标:(1)患儿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2)患儿经过医院同意,并且和患儿家属签订同意协议书。排除标准:(1)有精神病者排除;(2)不能够完成研究者排除。

1.2方法

1.2.1二组用常规护理 (1)观察护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其治疗效果,并且采用标准方法记录,以便医生根据记录调整治疗方案。(2)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在患儿治疗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这些包括了干净卫生,无菌操作等方面的内容。使用环境护理方法,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1.2.2一组用品管圈护理方法 (1)计划阶段:①成立品管圈小组:在开展品管圈护理过程中,首先需要成立品管圈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科室护理经验丰富人员组成,完成小组组建后,是对小组开展培训工作。培训方法可以应用专家培训,通过专家讲座模式,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提高专业技术;同时在培训中也可用护士长培训方法,这种方法也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对专业技术的掌握。在完成培训工作后,还需将考核模式融合在培训中,只有通过考核人员,才能够参与到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以此来保证护理质量。②选定主题:小组组建完成后,是对品管圈护理主题的选定,本次的主题是提高小儿手足口病护理质量。根据主题选定,采用查看参考资料和对临床经验总结方法,获得小儿手足口病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③原因分析: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健康教育问题: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不了解,没有配合治疗,影响治疗效果提高。第二个是患儿家属紧张患儿病情,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三个是护理人员工作差错事件发生率高,影响护理质量;第四个是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低,导致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不满意。(2)实施阶段:根据在计划阶段中发现的护理问题,在实施阶段主要采用以下措施解决:①开展患儿家属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过程中,由于小儿年龄小,出现大多数小儿依从性不高,影响治疗工作的开展。为了提高小儿的依从性,需要家属的极力配合。但是在实际的临床护理时,许多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不了解,需要家属配合治疗时,其配合度不高,影响护理工作的开展。为了解决该方面问题,可以对家属用健康宣教。在应用的宣教方法中,临床效果最高的为面对面宣教,该方法在应用时需要根据家属个体差异化开展。比如家属有较高的文化基础,开展宣教工作中可用专业知识方法宣教,该宣教方法的应用,能够帮助其提高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如果家属文化程度相对薄弱,可用通俗易懂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家属理解能力提高,以此来掌握疾病知识。同时,在进行宣教时,也可以借助科学技术进行宣教,比如将宣教的内容录制为视频,而且在录制视频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患者需要进行录制,以便在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时能够采用针对性方法进行,实现其宣教效果提高。②心理辅导:手足口病有一定的传染性,患儿会出现食欲不振、发热等急性临床症状,导致家属紧张其病症治疗效果,影响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为解决家属出现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可采用心理护理方法,在开展心理护理时,主要是和家属交谈,用交谈方法实现对家属心理想法了解,并且应用针对性方法解决心理问题,实现其心态健康。同时,在和家属进行沟通交谈时,护人员需要站在家属立场考虑问题,并且多使用鼓励语气,帮助家属克服心理障碍,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工作开展。而且采用以上的沟通方法,还能够和家属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率,实现患者家属满意。③规范护理操作:在护理过程中,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高,也会影响护理质量。为了减少差错事件发生率,可以用以下措施:首先是完善护理规章制度。在原有的护理规章制度中,许多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临床需要,因此需对规章制度进行不断完善,使其满足护理临床需要。其次是落实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制定完成后,需要落实实施,要求护理人员按照规定开展标准化操作,减少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最后是奖惩制度的建立。为了在护理工作中提高护士责任心,减少差错事件发生率,可以在管理护理人员时用奖惩方法。对于在工作中表现优良护理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使其工作积极性更高。而且用奖惩制度后,还会在护理人员中形成竞争关系,实现护理人员之间相互监督,以此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差错事件发生率。④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在提高手足口病护理质量中,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也会影响护理质量提高,为提高其专业技术,可以使用以下措施:一是应用专家培训模式。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可以通过互联网方法对護理人员培训。科室可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与网络的专家讲座,这种学习方法的应用,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掌握最新的护理技巧,以此来解决护理中遇到的难题,实现护理质量提高。二是用护士长培训模式。科室护士长可以定期对护理人员培训,主要是解决一些实际临床护理技术,解决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提高。三是采用小组讨论模式。护理人员每周完成护理工作后,可以对每周工作总结,并且讨论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通过讨论方法获得解决办法。如果在讨论中无法解决,可以提交护士长,或者是寻求专家解决,以此来解决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3)确认阶段:在完成以上解决措施后,护理人员需要实施自查方法,采用自查方法寻找在实施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且还可以由护士长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便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改进。在本次实施阶段,还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一是许多护理人员开展面对面宣教工作中效果差,影响宣教效果。二是护理人员专业技术还需继续提高。(4)处置阶段:在以上问题中,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专业技术问题,因此,可以在下一次的品管圈护理活动中主题设计为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术,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善。根据这个品管圈主题,再从轮回到品管圈护理管理中,实现手足口病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1.3观察指标 (1)对护理效果观察:主要观察小儿口腔疱疹消失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2)对护理差错事件观察:在护理过程中,对护理差错事件进行统计。(3)护理满意度评价: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医院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价,该量表总分100,患者评分越越高,对护理越满意。

1.4统计学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 一组和二组住院时间对比中,一组为6.32±1.04(d),二组为11.56±2.31(d),P<0.05,结果有差异。

2.2两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情况 一组和二组差错事件发生率对比中,一组为1.44%,二组为10.14%,P<0.05,结果有差异。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 一组和二组满意度评分对比中,一组为(93.36±5.84)分,二组为(82.07±4.73)分,P<0.05,结果有差异。

3讨论

在手足口病症护理过程中,由于小儿年龄因素,护理时依从性不高,影响护理质量。为提高该种病症的护理质量,可以在护理过程中用品管圈护理方法,这种护理方法有以下的内容。在用品管圈护理中,首先可以对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分析后可以利用针对性方法来解决问题,实现护理质量提高。同时,在品管圈护理方法中,这种护理方法是一个循环的管理模式,可以在不断循环中发现问题,并且对问题因素分析,再次是解决问题,以此来实现循序渐进对护理质量提高。

从本组研究数据分析获得,采用品管圈护理方法应用后,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以此来保证患者治疗安全;一组和二组满意度评分对比结果有差异。从该组的数据分析获得,品管圈护理方法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手足口病护理过程中采用品管圈护理方法效果优良,该方法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口病差错品管圈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留取合格率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丁是丁,卯是卯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眼科患者视力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漏查率的研究
基于组织行为学对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必要性分析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峨山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
47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急救护理体会
那些损失上百万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