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疏肝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20例

2021-12-29张艳梅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9期
关键词:障碍性疏肝月经周期

张艳梅

[中图分类号]R27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9-0034-02

不孕症目前是生殖健康领域的常见问题,统计发病率约占育龄夫妇的10-15% 左右,其中排卵障碍是引起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占其发病率的25%-40%。现代医学认为排卵障碍是下丘脑- 垂体- 卵巢轴功能障碍或卵巢本身病变等原因,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枸橼酸氯米芬、尿促性素等西药促排卵治疗,可以一定程度的解决排卵问题,但受孕率低,且易引起卵巢过度刺激症等副作用,临床使用受限,且一部分患者更乐于接受中医中药治疗,期待自然妊娠。中医学认为,肾主生殖,肝肾同源,说明肝肾与不孕症之间关系密切。本文运用中药补肾疏肝法治疗20 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观察临床辽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间本院门诊收治的4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中,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8.55±2.94)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37±0.78)年。观察组患者中,年龄23-35歲,平均年龄(29.44±2.21)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29±0.88)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西医纳入标准:患者同时符合《妇产科学》中不孕症的诊断标准和无排卵诊断标准:患者性生活正常未避孕,≥ 1年未受孕;患者体温呈异常双相型曲线,B超连续监测3个月经周期无排卵。中医纳入标准:患者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肾虚肝郁型证候标准。主症:不孕,月经迟后或闭经或先后无定期,经量少,腰膝酸软,情绪抑郁或烦躁。次症:经前乳房胀痛,或经行下腹胀痛,畏寒肢冷或手足心热。舌脉:舌质淡或黯,苔薄白或少苔,脉弦细或沉细。具备主症加次症至少2 项结合舌脉即可确诊。排除标准:(1)患者配偶精液分析异常或生殖器官异常;(2) 患者生殖器官异常或输卵管梗阻;(3) 患者合并心、肝、肾等器官的器质性病变;(4) 患者合并有严重精神疾病;(5) 患者合并高泌乳素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其他内分泌腺体疾病;(6) 不愿配合治疗患者;(7) 患者存在传染性血液疾病如艾滋病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970)口服,月经第五天开始服药,50mg/次,1次/ 日,连服5 天停药;从第二个月经周期第5 天开始继续按上述方法服药,2个月经周期无排卵者,则在第3个月经周期第5 天开始增量至100mg/ 日,连服5 天停药。治疗3个月经周期,期间如妊娠则停药;观察组采用中药补肾疏肝法进行治疗,药方组成为:丹参20g、赤芍12g、白芍12g、生地12g、熟地12g、牡丹皮12g、茯苓15g、柴胡10g、栀子10g、桑寄生15g、女贞子20g、菟丝子15g、炙甘草6g。于月经干净后开始服药,偏于肾阳虚者加用巴戟天10g、淫羊藿15g、肉苁蓉10g,偏于肾阴虚者加女贞子20g、墨旱莲12g、炙鳖甲15g;排卵期加用红花10g、川芎10g;黄体期加用紫石英15g、香附10g、续断12g。每天服用1剂,水煮400ml, 分2次服,连续服用3 个月经周期,期间如妊娠停药。

1.3观察指标 两组均从月经周期第12 天开始,经阴道彩超监测优势卵泡直径及子宫内膜厚度;治疗期间月经延期未至者,抽血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判定是否妊娠。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能够正常排卵且成功受孕,且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有效:患者治疗后能够排卵,却不能受孕,但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效:患者治疗后未见有成熟卵泡排出,无法受孕,且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版本) 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x±s),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卵泡发育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平均厚度和优势卵泡平均直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对子宫内膜厚度和卵泡直径均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平均值和优势卵泡平均直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ΔP<0.05),说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后妊娠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受孕有10例,受孕率为50.00%;对照组患者用药后受孕有6 例,受孕率为30.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受孕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现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存在心理疾病与障碍,进而导致不孕症发病率持续上升,严重影响到家庭幸福与和谐。排卵障碍又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西医常采用枸橼酸氯米芬等进行促排卵治疗,但由于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患者长期使用该药物会对其卵巢正常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寻求在中医上的有效治疗方法[5]。中医学上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与女性生殖系统密切相关,肾气旺盛则天癸成熟,从而精气充盈,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能有子。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女子以肝为先天”,强调了肝脏对女子的重要程度。肝为血脏,藏血,主疏泄,妇女又以血为用,肝血旺注于冲脉,则冲盛;肝气条达舒畅,则任通,胞宫方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肝郁不达则气血不和,易影响受孕。肾脏藏精,肝脏藏血,精必须化为血,藏于肝,注之于冲脉,方能转化为月经;精能化血,亦赖血滋养,精血相互滋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生骨髓,髓生肝。”体现了肝肾同源,肝与肾,一主疏泄,一主闭藏,两者共同调节协调以保证生殖功能正常,女性一旦肝肾功能失调就会影响排卵,导致不孕。故笔者用中药补肾疏肝法治疗本病,中药生地、熟地、桑寄生、鳖甲、女贞子、墨旱莲益肾填精、助阴长、促进卵泡发育,肉苁蓉、巴戟天、淫羊藿、续断、紫石英温肾助阳、阳中求阴、阴阳互用,菟丝子平补肝肾,柴胡、香附疏肝理气,白芍养阴柔肝,栀子清肝热、除烦,丹参、赤芍、牡丹皮、红花、川芎理气活血、促进卵泡排出,茯苓健脾益气、养后天之本,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补肾精、疏肝气之功效,从而改善患者排卵障碍性不孕。

综上所述,提示中医补肾疏肝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有良好的效果,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妊娠率,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枸橼酸氯米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由于本次研究样本较少,需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以得出更加精准的结论。

猜你喜欢

障碍性疏肝月经周期
盆底康复治疗仪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
盆底超声在评估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
三黄三仙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
柴胡疏肝散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型腹痛35例
疏肝健脾活血法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