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大叶性肺炎的可行性

2021-12-29史春晖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9期
关键词:大叶性肺炎患儿

史春晖

[中图分类号]R7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9-0022-02

大叶性肺炎,又名“肺炎球菌肺炎”,属于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是由肺炎双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呈大叶性分布的肺部急性炎症,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突然寒战、高热、咳嗽、咳痰、胸痛等,更加会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基于此,本文选取60 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参考,旨在分析其应用常规治疗联合中药口服治疗的临床效果,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本次选取研究对象共60例,均为宜兴市中医医院儿科住院部在2018年11月至2020 年4 月收入的大叶性肺炎患儿,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的指导进行分组,每组分配30例,相关基础资料如下。对照组:男女患儿的比例是18:12,年龄最小值为3,年龄最大值为6,均数是(4.59±0.36) 岁,病程4-12d,平均(7.92±0.15)d;观察组:男女患儿性别比例为17:13,年龄最小值为3,年龄最大值为5岁,平均(4.01±0.41) 岁,病程3-14d,平均(8.45±0.62)d。2组大叶性肺炎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相比较,差异并不明显,具有可比性,P>0.05。

1.1.1 诊断标准 (1)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制定标准(西医诊断标准) ①发病初期有发热、咳嗽、气急症状。②入院查体其肺部呼吸音增粗,局部呼吸音小时,有捻发音、中小湿罗音或喘鸣音;③胸部X线或双肺CT 提示:肺段以至整个肺叶大片状致密实变阴影。(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订标准) ①起病急,且患儿伴有发热、气促、鼻煽、咳嗽等相关症状;部分患儿会出现轻度发绀。②病情严重时患儿会出现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灰白;或出现高热持续不退。③禀赋不足患儿,常病程迁延。④肺部听诊,肺部有中、细湿啰音,常伴干性啰音,或管状呼吸音。⑤血象:大多数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若因病毒感染引起者,白细胞计数可减少、稍增或正常。(3)证候诊断标准(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痰热闭肺证:壮热烦躁,喉间痰鸣,痰稠色黄,气促喘憋,鼻翼煽动,或口唇青紫。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1.1.2 纳入标准 (1)所选患儿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西医、中医、证候诊断)。(2)所选患儿男女不限,年龄处于3~6岁。(3) 患儿及其家属对研究内容进行了认真阅读, 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4)本院收治的此疾病住院患儿。

1.1.3 排除标准 (1)排除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患儿。(2)排除有胸腔积液、脓胸、肺脓肿、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者。(3)排除患有心血管、肝、肾等脏器及血液疾病,精神病患儿。(4) 排除对此研究使用药物有过敏及服药依从性差、配合度低的患儿。(5)正在参加其他药物的临床试验者。

1.1.4 病例脱落及剔除标准 所有入选的本次研究的患儿,在此研究期间自行退出或未完成方案所规定的治疗及观察周期,均视为脱落。若发现误诊病例或患儿在此研究期间突发其他疾病或未按疗程规定用药者,予以剔除。

1.2 治疗方法 (1) 对照组:常规治疗,即:热毒宁注射液(0.7ml/kg·次,静脉滴注,qd)+ 拉氧头孢(50mg/kg·次,静脉滴注,bid)+ 阿奇霉素(8mg/kg·日,qd ﹡7天,静脉滴注)+甲强龙(2mg/kg·次,静脉滴注,qd,最多5 天)+氨溴索(1.5-2mg/kg·次,静脉滴注,qd)+ 三联雾化吸入( 布地奈德1 支,特布他林半支,异丙托溴铵半支,雾化吸入,bid 或tid)。其中,阿奇霉素注射液(Azithromycin Injection;产品规格:按阿奇霉素计0.125g(12.5单位);国药准字:H20000197;生产厂家: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热毒宁注射液(Reduning Zhusheye;产品规格:每支装10ml;国药准字:Z20050217;生产企业: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生产厂家: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41473,规格:2mL:15 mg),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厂家:南光化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C20150040,规格:125 mg),注射用拉氧头孢(LatamoxefSodium for injection;规格:1.0;国药准字:H20083975;生产厂家:浙江惠迪森药业有限公司),治疗周期为10 天。(2)观察组:常规治疗加中药口服治疗。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使用方法、剂量同对照组。②中药汤剂治疗。即:五虎汤《证治汇补》合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加减。中药基本组成方: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桑白皮、细茶、葶苈子、大枣。药物加减:痰盛者,加浙贝母,天竺黄,鲜竹沥清化痰热;热甚者,加栀子,虎杖清泄肺热;热盛便秘,痰壅喘急,加生大黄,或牛黄夺命散涤痰泻火;面唇青紫者,加丹参,赤芍活血化瘀,治疗周期为10 天[4]。

1.3 评价指标 (1) 统计2 组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情况,具体判定标准如下:治愈:X 线胸片及血常规检查结果均为正常,且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均已消失;有效:X线胸片及血常规检查结果有所好转,咳嗽、发热等症状有明显改善;无效:临床各项不良症状无任何改变,甚至出现加重的迹象。(2)观察2组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中医症候积分(发热、咳嗽、胸痛),并对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恶心呕吐、皮疹、腹泻)。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EXCEL 表格统计,在SPSS23.0 软件下完成分析与处理,文中的计数资料用(%) 代表,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x±s) 代表,t 检验,P<0.05。

2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大叶性肺炎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相比对照组70%,明显较高,数据有对比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中医症候积分 观察组与对照组大叶性肺炎患儿的发热、咳嗽、胸痛积分相比,有显著优势,P<0.05。详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优势显著,P<0.05。详见表3。

3讨论

现代中医认为,大叶性肺炎归属于“风温、肺热咳喘”的范畴,是由寒温失常,劳倦或醉后当风等因素导致的人体肺部不固风寒或风热入里而发,因此,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工作人员需遵循泄热透邪,顾护阴液的原则。

在本次研究数据表明,大叶性肺炎患儿应用常规治疗联合中药口服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其中,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其中一种,此药物主要是通过与敏感微生物中的50s 核糖体的亚单位进行结合,進而对其蛋白质的合成进行干扰,且该类药物还能够通过静脉滴注与口服给药后集中于机体的多形核白细胞与巨噬细胞中,以此来达到抗菌效果,但是,在此期间,极易产生一系列的胃肠道反应,进而影响最终疗效。而中药口服治疗过程中,所使用基础方中的麻黄具有利水消肿、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杏仁可以止咳润肺、降低胆固醇,桑白皮、葶苈子可以泻肺平喘、行水消肿,将其有效结合,再根据患者具体证型进行相应药物的加减,从而较好的改善其各项不良症状,帮助患儿尽早康复。

综上所述,在大叶性肺炎患儿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一般可采取常规治疗措施联合中药口服俩进行治疗,此种联合治疗的方式不仅能够对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进行较好的改善,且相对于单独使用中药或西药来说治疗有效率较高,病情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患儿在药物治疗期间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大叶性肺炎患儿
小儿肺炎护理4重点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机械通气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集束化护理
血清PCT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小儿惊厥不要慌,记住这些护理知识
咏松
“大叶”莲雾在广西南宁的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
大叶绿萝
集束化护理方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