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新区致力营造最优科技创新生态
2021-12-29谢沐朱宏赣江新区创新发展局
■文/谢沐 朱宏(赣江新区创新发展局)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赣江新区作为全国第18个、中部地区第2个国家级新区,始终牢记创新的初心和使命,坚持以改革添动力、增活力,着力构建“政产学研用金”的全方位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各类创新指标快速增长。一是创新平台增长8倍,从新区成立前的3家增至24家,其中直管区18家。二是高新技术企业翻了6倍,从新区成立前55家增至342家。三是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增长近3倍,由新区成立前的20家增至56家。四是国家级领军人才增长6倍,其中院士由新区成立前的1人增至13人(柔性),其他国家级人才由7人增至37人。五是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国家级众创空间7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家。
一、先行先试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科技创投基金导向明确,成效初显。近年来,赣江新区充分发挥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优势,联合上海赛领资本注册20亿元基金,重点支持生物医药、医疗健康等行业项目,打通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资本渠道。引进国内中医药CRO龙头企业——广州博济医药生物技术公司,共同设立一期2亿元的医药研发基金,通过资本、技术引项目,基金投资的“清芝康”I类新药‘清咽利喉胶囊’”等6个项目签约落地。成立了5亿元的赣江新区开投健康产业投资基金,近期拟投资2.3亿支持博安医药鼻喷雾剂仿制药开发等3个项目建设。赣江新区按照“四个转变”(即产业引导基金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与遵守市场规则相结合转变、由明股实债向同股同权转变、由限量持股向战略持股转变、支持重点产业项目向更聚焦高成长性项目转变)的思路,着力发挥新型资本招商“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和产业引导基金的市场导向作用。
二是中医药研发费用保险全国首单,先行先试。中医药研发费用高、周期长、风险大。为解决企业创新研发后顾之忧,助力新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区与恒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发布了全国首单中医药研发费用损失保险,主要承保中医药创新研发领域的全流程费用损失风险。总保额为1200万元,受保方为新区内的杏林白马药业有限公司。被保险人在研发中医药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同名同方药时,因保险条款载明原因导致注册审批未通过,由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赔偿被保险人在研发过程中损失的研发费用。为减轻企业保费负担,新区对参保企业给予50%的保费补贴。中医药研发费用损失保险在杏林白马试点后,将根据试点情况逐步在赣江新区推广运用。这项举措将进一步鼓励中医药企业和科研平台加大研发投入,从金融领域支撑其提升创新能力。同时,该保险属于绿色保险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中医药研发保险的空白,也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绿色保险种类,是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又一全国首创金融产品。
三是科技创新券聚焦度高,覆盖面广。赣江新区自2019年开展科技创新券试点工作以来,在江西省科技厅的关心支持下,通过近两年的工作实践,为新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高质量服务。截至目前,新区共有28家企业的29个项目享受了科技创新券的支持,支持金额为278.6万元,入库科技服务机构49家。在创新券政策的助推下,相关企业获取研发成果4项,专利产出7个(实用新型6个,发明1个),已申请未下证发明专利3个。为进一步扩大创新券的覆盖面,更加聚焦中医药主导产业,新区根据科技企业实际需求,完善了科技创新券支持的范围和标准,优化了创新券的申领和兑现程序。在原有的支持范围(科技资源服务类、检测分析服务类、知识产权服务类)的基础上,新增支持成果转化服务类、中医药研发服务类等范围的支持,每年每家企业最高可兑现30万元的创新券补贴。
四是“揭榜挂帅”制度双向发力,融通创新。近年来,新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布局以本草物质科学研究设施、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中药资源与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等中医药为主的创新平台24家。为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新区在借鉴各地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推出创新平台成果转化类发榜项目(由有条件的企业揭榜在新区转化)与企业技术攻关类发榜项目双向发力、同频共振。项目主要聚焦中医药行业的核心、共性技术,重点支持传统中医药的挖掘和开拓,医疗器械的研发创新及产业化,中医药和AI、区块链、大数据等领域项目。单个科技揭榜挂帅制项目科技投入总额不得低于300万元,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新区财政资金补助为揭榜挂帅项目评定榜单金额的50%,单个项目最高补助不超过200万元。
五是科贷通政策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为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7年11月,江西省科技厅与赣江新区管委会、中国银行赣江新区分行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全面开展“科贷通”业务。所谓“科贷通”,是由赣江新区、江西省科技厅共同出资建立风险补偿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专门为新区内科技中小企业提供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质押和无抵押担保的特定信用贷款服务,促进新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双方共同设立2000万元的科贷补偿金,撬动银行1.2亿元的贷款,单个企业可获得一年期额度达500万元的技术开发贷款,对资产信誉特别优良的企业贷款额度可达1000万元。截至目前,新区已累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放贷20笔、放贷6940万元,近期第五批科贷通项目正在积极申报中。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自主创新意识还不强。近年来,新区通过与大院大所合作搭建创新平台,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了数以亿计的真金白银。通过出台研发投入补助、科贷通、创新券等政策,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但相比发达地区,新区企业整体自主创新意识还不高。据统计,从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看,2018年全国排名前三的生物医药企业分别为贝达药业、广生堂、普利制药,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48.2%、28.32%和23.47%。而新区的杏林白马、济生制药两家规上企业的科研投入占营收比分别仅为2.4%和4.2%。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导致产品技术含量偏低,附加值不高,缺乏在国内外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一流产品。
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步伐还不快。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要遵循科技成果转化的科学规律,都有一个转化周期和成功概率的问题。尤其是生物医药领域,新药研发、医疗器械报批长则十余年,快也要三五年,科技成果产业化道阻且长。虽然新区加大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支持力度,从目前运营的创新平台情况看,只有5项科研成果正在实施产业化,其中智能生物传感器研究院孵化的“高性能植入式柔性脑电极”项目已生产样品,正在申报三类医疗器械认证。工业过程智能研究院孵化的3D打印可降解骨骼项目正在进行小批量代工生产,氧化钒智能玻璃涂料项目已和上市公司合作完成中试,计划建立实验线进行批量产品的生产。其他大部分平台还处在刚运行或还未运行的状态。
三是创新链、产业链之间融通协作程度还不高。从目前来看,新区内科研平台和企业间全面深度合作程度还不高,创新平台与企业对接还不深入,科研和市场的联系还不够紧密,没有在产品研发、设计、检测等领域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合作,特别是在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新兴产业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方面,没有取得理想的合作效果。科研平台与企业资源整合力度还不够大,没有形成共建互赢、融通创新的良好局面。
三、营造最优科技创新生态的对策建议
一是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推动签约落地的创新平台建成运营,发挥“揭榜挂帅”等“政府搭台、科研平台和重点企业唱戏”模式的作用,拓宽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平台与企业之间合作渠道。加快创新平台集聚转化,大力汇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载体、厚植创新优势,构建“科创、企创、双创”层次分明、梯度协同、优势互补的创新体系,实现省级以上科创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双创团队“三个翻番”。积极推动中医药科创城创建国家中医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全力将中医药科创城打造成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医药创新高地。
二是加快引进孵化类、创投类机构。用好用活新区作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金字招牌,加快推动科创城公共研发中心二期、万创科技城等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积极引入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主体,助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以及产业化、市场化,加快培育孵化科技型企业。健全多层次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带动社会资本更加聚焦对种子期和初创期科技企业的股权投资力度,建立覆盖科技企业各成长阶段的股权投资体系。通过第三方创投机构“投资+孵化”等模式,让资本市场去检验创新成果,优胜劣汰,强者愈强。
三是夯实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开展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力争三年内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引进国内外行业头部企业,积极培育本土大企业大集团,打造一批创新型、龙头型企业,加快培育一批“独角兽”“瞪羚”和“小巨人”企业。增强中小企业发展活力,促进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引导行业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检测中心等平台,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成果工程化研究。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四是实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推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有利于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提升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和转化效率,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围绕打造江西“发展引擎、创新高地”的目标定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聚焦中医药创新平台,充分授予试点单位科技成果管理自主权,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和服务的工作合力。建立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构建对试点单位和有关科研人员包容创新的考评体系。通过市场化运作的科研机构先行先试,推进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进行转化,培育一批高质量科技企业,发挥新区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引领示范作用,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五是营造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创新创业生态。抢抓“双循环”新格局下人才流动机遇,依托中医药科创城、儒乐湖科技城双城驱动,深入实施“赣江创业”“赣江创新”“赣江海智”“赣江杰青”等人才计划。探索“产业基金+孵化器+专业团队”引才模式,打通人才项目初创、中试、加速、产业化等孵化载体,引入市场化产业基金和专业化运营团队,打造人才创业“全孵化”链。加快建设国家级技能人才培养综合园区,努力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新型蓝领队伍。建立“一站式”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服务。建设未来国际人才社区、院士专家楼、星海湖人才公园等配套设施,妥善解决各类人才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现实问题,为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营造更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