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重大传染病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构建研究
2021-12-29孙艳艳申红艳童爱香毛维娜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
■文/孙艳艳 申红艳 童爱香 毛维娜(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情报研究所)
当前传染病呈现全球流行和蔓延趋势,重大疫情防控亟需构建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重大传染病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利用科技创新的利器,将疫情防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测和防控。日本近十几年不断加强对传染病相关研究力度,一是为了确保国民生命健康和国家生物安全,二是对外输出本国的先进医疗技术和产品,开拓传染病防治领域的国际市场。本文将从组织框架、创新链构建、全球创新网络构建模式几方面对日本传染病全球科技创新网络进行分析,提出日本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构建模式,为我国传染病领域科技创新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一、日本重大传染病全球创新链构建
为了构建重大传染病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日本基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临床试验和市场化等创新链不同环节,实施了一系列科研项目资助和科技创新助推举措。正如图1所示,日本经过近十几年的布局,初步形成了覆盖创新链各环节的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图1 日本重大传染病全球创新链
(一)基础研究环节
日本的前沿基础研究体系主要是依托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BSL4)设施形成的,核心是长崎大学的BSL4设施。2014年1月以长崎大学为核心的北海道大学、东北大学、东京大学、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等大学结成BSL4设施九所大学联盟,联盟负责BSL4设施的具体运营,与国内的大学、传染病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以及全球BSL4设施网络共同构建世界领先的长崎大学传染病研究平台,全面提升甲类传染病的诊断和预防相关基础研究水平。
日本还设立传染病研究革新项目(J-PRIDE),定向资助传染病创新型药物研发,重点资助以BSL4设施为核心的传染病研究平台建设和高致病性病原体药物靶点的探索研究。传染病研究平台建设项目周期是2017—202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资助额度分别高达2.2亿日元、10.8亿日元、11.5亿日元,高致病性病原体药物靶点的探索研究截至2019年已资助30个课题,每个课题经费约1500万日元,主要资助埃博拉等高致病性传染病基础研究、病原体和宿主相互作用及传染机理研究,以及基于“One health”理念的病原体生态研究。
此外2020年新设立新发再发传染病基础研究提升计划项目是海外合作研究基地和长崎大学的BSL4设施,继续加强传染病基础研究,利用在海外合作研究基地获得的病原体和相关数据、信息、情报,将国内相关科研机构联合起来开展药物靶点、传播机理、流行预测等基础研究和基于科研资源共享的大规模合作研究等。同时通过跨领域合作进行开拓性的基础研究,利用欧美国家最先进的检测、分析技术和计算科学解决传染病研究问题,同时支持医学反向研究,利用基础研究解决临床实践中的疑难问题。
(二)应用研究环节
应用研究主要是依托日本医疗研究机构(AMED)这一组织平台开展的,主要是由日本政府提供科研经费开展跨国合作研究。AMED可有效避免因部门和机构间课题重复而导致的经费浪费,当与亚洲和非洲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研究时,日本政府通过AMED预先对研究课题进行系统布局,汇总研究成果并与国内科研机构共享,实现了利用国内科研资金、人才、设施获取亚非发展中国家各类传染病病原体、基因组、临床试验数据等信息的目的,为日本传染病研究和医药产业走向海外市场提供依据。
日本政府资助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主要有传染病研究国际战略项目(J-GRID)和医疗领域国际科学技术共同研究开发推进计划。J-GRID项目资助在亚洲和非洲传染病流行国家设立海外合作研究基地,以合作研究基地为依托构建全球性创新网络,针对各国流行传染病开展免疫学研究,收集有利于传染病应对和研究的信息和资料并汇总给国立传染病研究所。同时开展检测方法、治疗药物和疫苗研发并推动市场化。项目第一期构建了8个海外合作研究基地,并开展合作研究。第二期基于已有合作成果,广泛吸引国内外科研机构参与相关科研领域研究,构筑合作研究体制,日本在理化学研究所设立新发·再发传染病研究网络推进中心,负责构建跨基地的合作研究网络,例如组成霍乱研究联盟,与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加纳的5个海外基地联合开展了“蚊媒介传染病的跨地域研究”等(见表1)。第三期联合开展病原体变异和流行机制研究以及新药物研发,构建流行性病毒、登革热、耐药性病菌、腹泻传染病4个重点领域的病原体基因组序列数据库等。
表1 新发·再发传染病海外合作研究基地
国际科学技术共同研究开发推进计划重点资助传染病的国际合作研究,包括e-ASIA共同研究专项、全球性问题应对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SATREPS)、不可忽略的热带病(NTDs)应对国际共同研究项目。e-ASIA共同研究专项是2012年以东亚峰会参加国为对象设立的东亚联合研究计划,其中医疗健康方向的主题是传染病和癌症研究,为解决东亚地区面临的公共卫生、医疗问题提供研究资助。目前已通过该课题和越南、菲律宾、印尼、美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开展合作研究,内容涉及呼吸类传染病的国际比较研究、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风险分析、耐药性病菌的免疫学分析、人兽共患禽流感病毒全球性传播研究等。
全球性问题应对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SATREPS)对传染病的资助时间较早,从2010年至今已持续开展了十年,目前已资助了近20个课题,国内十几个科研机构参与了跨国合作研究,合作区域涉及亚洲和非洲的近15个国家,研究内容主要是围绕合作国家面临的传染病难题和资源优势开展,例如蒙古国的家畜病原虫病免疫学调查和实用性诊断方法研究、基于印尼生物资源多样性的药物创新研究等。2015年日本设立不可忽略的热带病(NTDs)应对国际共同研究项目,2016年至2019年共资助9.1亿日元。与赞比亚、布基纳法索、肯尼亚、埃及、蒙古民主共和国、加纳等国家开展了基于快速诊断法和风险分析的热带病应对模型研发、登革热蚊媒介防控研究、面向非洲NTDs的创新型大陆监测网络研究等。
日本各类国际科技合作研究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构建了日本—非洲传染病合作网络,且积极推进研究成果在本地的应用和临床试验等,对促进合作对象国的疫情防控发挥积极作用。以泰国为例,开展了人与病原菌的基因组序列信息在结核病应对中的高效应用研究(2014—2018年),成果已被用于泰国的国家结核病防治指南中,且已用于医疗服务实践中。
(三)成果转化和临床应用环节
GHIT FUND基金会和发展中国家传染病应对官民会议是推进传染病领域成果对外转化和国际市场开拓的重要载体。GHIT FUND基金会主要资助日本大学和科研机构与国际组织、亚非国家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解决传染病领域亟需攻克的共性关键问题,围绕亚非国家疫情防控需求解决临床研究难题,并推动成果及时转化和临床应用,搭建日本医药企业进入亚非市场的成果转化平台。全球结核病药物开发联盟、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等传染病领域知名国际机构都是该基金会的资助对象,对提升日本传染病创新网络的全球性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由于传染病防控与政府密切相关,传染病领域相关产业和市场的发展仅凭企业之力是无法实现的,为帮助日本企业的传染病药物、检测试剂和医疗器械占据亚非发展中国家市场,日本政府成立了发展中国家传染病应对官民会议,搭建政府和企业间的沟通合作平台,以调用政府的人财物和国际资源网络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全球健康创新技术基金会(GHIT FUND)是由日本发起的全球性官民合作基金,围绕疟疾、结核病、被忽视的热带病三大传染病开展治疗药物、疫苗和检测试剂研发,旨在推动日本制药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参与传染病相关医药产品研发,加强与国外机构的合作。
2011年在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全球健康计划会议上,日本的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和Eisai株式会社两家大型医药企业首次提出了设立GHIT FUND的想法,旨在联合日本的制药企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日本政府设立的联合基金,推动全球健康产品研发。后由Eisai株式会社、外务省、厚生劳动省、盖茨财团、Astelas株式会社、第一三株式会社、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8家单位联合成立筹备委员会,2012年11月全球健康创新技术基金会社团法人成立。目前富士胶片、大冢制药、SYSMEX等大企业都是其合作机构,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森财团、雅虎等等大型公司都是该基金的赞助商。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效药之一法匹拉韦就是富士胶片公司研发出来的。
截至2018年GHIT FUND基金会已直接投资169.9亿日元,并与外部机构共同投资69.1亿日元。累计投资86个项目,其中疟疾38个,结核18个,不可忽视的热带病30个,已有6个产品投入临床试验,涉及全球119个机构。GHIT FUND主要从事传染病预言和探索性研究、技术和产品应用开发、临床试验三方面业务,已开展探索研究项目50个经费占比17.7%,非临床试验类研发项目25个经费占比55.4%,临床试验项目11个经费占比26.9%。
针对国际机构在应对重大突发传染病中协调管理机制不畅、资金缺乏以及当事国保健体系脆弱等问题,日本提出发展中国家传染病应对计划,并在2016年4月在内阁府下设发展中国家传染病应对官民合作会议,以该会议为依托构建官民合作平台,官民合作会议主要由相关部委、国际协作机构、AMED、国内医药品和医疗器械相关企业以及GHIT FUND、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等国际组织参加,通过官民合作的形式提升国际传染病应对能力,帮助日本医药产业开拓海外市场。首次发展中国家传染病应对官民合作会议主要拟定了以下三个将要开展的工作:一是日本产医药品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的可行性和方法途径。汇总厚生劳动省、外务省、国际协作机构、国立传染病研究所、AMED等机构掌握的外国传染病疫情信息,制作“发展中国家传染病信息手册”。根据手册的传染病类型收集日本产医药品信息,制作“日本传染病医药品信息手册”。收集整理世界各地的传染病应对计划和日本各企业已开展的国际合作现状。二是确定日本产医药品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对策。包括诊断方法、检测方法、治疗药物、防护服的打包输出法,与国际协作机构(JICA)、外务省、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等日本涉外机构和医疗机构合作,通过与发展中国家召开研讨会等方式构建合作网络。三是明确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医药品的系列制度,借助日本和其他国家的药价管理制度、政府储备制度、预购制度等政策激励工具,激励新医药品开发等。
2017年4月在官民合作会议之下,设立了“发展中国家传染病市场开拓研究会”,负责召集医药领域的经营人才和研究人才共同探讨传染病领域各类医药品和医疗器械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的具体对策。研究会在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开展了发展中国家传染病市场开拓调查报告,针对传染病领域日本国内的产品现状、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和政策动向以及国际组织的运行机制和医药品采买规则等进行了系统调查,为日本企业和政府采取应对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例如通过调查得知传染病防治领域日本产医药品仅占2017年国际组织采购量的不足1%,今后应通过官民合作形式提高本国产品占比。
而民间力量则在临床检测医药品协会和日本分析仪器工业会设立了“发展中国家市场开拓企业联合会”,负责信息收集、产业界意见汇集、企业协作体制构建等事宜,并将产业界的意见、困难和需求反映给政府,政府则针对企业所需推出相关扶持政策,并适时调用政府层面的海外人脉资源网络为企业解决现实困难。
(四)创新要素支撑
日本传染病全球性创新链的构建离不开日本医药研究领域和产业领域提供的数据、人才、药物、医疗器械等创新要素支撑,主要包括临床基因组数据库建设计划、传染病危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药品研发支援网络计划、医疗器械研发支援网络计划等。
2015年开始,日本政府将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病原体信息、临床信息和遗传信息整合起来开展了临床基因组数据库建设计划,将已掌握的基因数据及时用于前沿医疗技术开发研究和病人救治。基于临床基因组数据库建设计划,日本建设了MGeND开放获取数据库,数据库包括癌症、稀有疾病、传染病、认知障碍疾病等疾病的临床数据和基因变异数据。传染病危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是厚生劳动省从2015年至2020年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重点是培养具有临床、免疫学知识以及公共卫生应对、国际协调沟通能力的专家,通过考核的专家将进入国际协作机构(JICA)的传染病应对人才库,到2020年日本将培养100名传染病应对专家。药品研发支援网络计划是以日本医疗研究开发机构为核心,构建包括理化学研究所、医药基础健康营养研究所、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机制,形成从基础研究、药物创新到临床应用的药物研发全链条支持制度。医疗器械研发支援网络计划始于2014年,旨在联合医疗机构、金融机构、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大学、学会等各类创新主体推动医疗器械创新和实用化。
二、日本重大传染病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构建模式
通过对日本传染病创新主体、创新链条、创新要素分析,本研究提出基于“组织型平台”的日本重大传染病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构建模式。“组织型平台”是指具有资源集聚和协调作用的组织,包括全球健康创新技术基金会(GHIT FUND)等非正式社会网络和发展中国家传染病应对官民会议等正式组织。日本的“组织型平台”包括BSL4设施大学联盟、日本医疗研究机构(AMED)、全球健康创新技术基金会(GHIT FUND)、发展中国家传染病应对官民会议,是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对促进创新链构建和传染病领域创新要素共享发挥关键作用。
正如图2所示,BSL4设施大学联盟建立起国内大学、科研机构以及欧美国家间的合作关系,高端人才、大型设施、先进技术等创新要素在各创新主体间流动共享,AMED一边是文部科学省、厚生劳动省等政府部门资金要素的集约化输出平台,一边通过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构建国内大学、科研机构与亚非国家的合作关系,科研资金、病原体信息、基因信息以及临床数据实现跨国共享。GHIT FUND是日本全球性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既对内联通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尤其是为企业提供了参与传染病前沿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又对外联络国际基金组织、国际传染病研发组织以及各国重要大学和科研机构等,推动了重大传染病创新链的构建,实现了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全球性流动和共享。发展中国家传染病应对官民会议是政府帮助企业开拓传染病领域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通过国内外信息的及时共享和分析,实现国际需求以及技术、产品等供给要素的精准对接。
图2 组织型平台模式下的日本重大传染病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三、启示
在我国政府、科研机构、大学的推动下,我国初步建立起了传染病研究和对外合作框架。今后可基于我国实践基础和日本重大传染病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构建思路,从以下几方面构建我国的重大传染病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一是着手顶层设计,做好战略谋划。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充分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网络和合作基础,谋划布局传染病领域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构建模式。二是加强基础研究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依托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等大型装置和设施,加强与国内外尤其是欧美国家优势科研力量的合作研究,共同构建国际化前沿基础研究节点,探索构建快速高效的大规模合作研究机制。三是发挥企业主导地位,注重成果转移转化。鼓励我国大型医药企业研发主导构建合作研发和转化平台,借助平台与大学、科研机构开展产学合作,加速成果转化,同时做好协同布局,合力开拓传染病相关国际市场,为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构建注入产业活水。四是借助国际组织,融入国际创新网络。可通过建设亚非国家或“一带一路”国家疫情防控创新联盟、基金会等国际组织,与国际卫生组织、流行病应对创新联盟、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等国际平台组织开展合作,加快我国科研资金、人才、设备、技术等创新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共享,为构建我国的重大传染病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提供国际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