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SEM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以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小镇为例

2021-12-29李蓓蓓洪文霞张利源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镇因素特色

李蓓蓓,洪文霞,张利源,鹿 乘

(青岛理工大学 管理工程学院,青岛 266525)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初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此战略背景下,特色小镇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载体,备受关注。特色小镇以特色产业为主导,以当地文化支撑为基础,以建成生态绿色宜居的城镇为总体目标。浙江地区的特色小镇大多以旅游产业为主,由文化产业作支撑,但浙江地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展模式的特色小镇并不适合我国的其他地区。建设特色小镇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建设发展影响因素指标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会随着地域、环境、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不断更新。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海青小镇现状进行全方位解读,使建立的海青小镇建设发展影响因素更加切合实际。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并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倘若把控不当,将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例如定位不准、盲目跟风、特色不足等,而这些问题能否得到有效管控,将直接影响到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万树和徐友全等分别从背景环境、地方政府、社会资本[1],政治、财务、金融、法律、建造[2]等视角对特色小镇建设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为小镇全方位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而对于建设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本文以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特色小镇为例,从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视角,采用SWOT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对产业、环境、文化、政府、人力因素在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上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得到各影响因素因子荷载和关联性,揭示小镇演化规律及发展重点,为高效、全面建设管理提供理论基础,推进特色小镇更好发展。

1 基于SWOT海青小镇建设发展影响因素识别

1.1 海青小镇概况

海青小镇是集茶禅文化、农业休闲体验、精品果蔬生产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文化小镇。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镇域面积102 km2,64个行政村,4.3万人,总投资达12.5亿元。以产出绿茶闻名的海青镇正全力打造北方的“江南小镇”。通过实地调研得知,海青小镇总体建设结构为“一核、两轴、三片区”,一核指以城镇综合服务为核心;两轴指以S320、S334省道作为发展轴线,加强对外联系,促进经济发展;三片区指利用资源优势,分别建设北部茶文化养生区、东部农业区和西部观光旅游区。

1.2 海青小镇SWOT分析

1.2.1 优势分析

1) 交通便利。小镇沿S334省道、S320省道轴向展开,距离西海岸新区中心区50 km,同时位于青岛、日照、潍坊三地交汇处,东临G15沈海高速和204国道,可吸引多地游客,周围道路宽敞,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 资源丰富。全镇“茶”园约20 km2,占全省1/10;东部紧靠黄海海域,海产品丰富;青岛啤酒,闻名世界。

1.2.2 劣势分析

1) 海青特色小镇建设模式是政府主导,国企参与,市场化运作。政府主导型特色小镇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发展动力不足,运营机制不活,缺乏内源驱动力。

2) 专业人才缺失、农村人口老龄化。由于小镇地理位置及主导产业缺乏吸引力,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机制不健全。

3) 规划质量不高。海青小镇虽设置了规划年限,近期2018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5年,但缺乏系统性和严谨性,具体的规划思路、发展路径尚未完全明确,导致某些城镇存在盲目圈地,征而不用现象,建设用地闲置。

4) 忽视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小镇建设须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基础。基础设施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文化的彰显、宜居环境的保障等,它的建设普遍由政府主导建设,受政府财政能力约束。

5) 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近年来,春秋季节天气干旱,水资源短缺;董家口、前湾港等化工企业造成大气污染问题严重。

6) 政策问题亟待解决。由于海青小镇的总体规划未具体落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不足;且在项目管理、资金运作、财政税收、土地保障方面机制仍不完善,没有建立正式的项目审批制。

1.2.3 机遇分析

1) 海青镇紧紧抓住特色小镇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致力于产、城、文、旅、人的和谐共融,建设中国北方独具魅力的“茶韵小镇”,争创乡村振兴新典范。曾荣获全国魅力小镇、一村一品示范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名茶之乡、山东省旅游强镇等各种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2) 美好生活的需要。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开始追求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的精神需求。

1.2.4 威胁分析

1) 资金来源单一。小镇建设周期长、规模大,需要政府、社会、金融机构多方投资,需要政府有效引导,市场主动参与。

2) 社会保障有待提高。社会保障是制约农村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 产业单一。项目区域内为传统农业,经济效益较低,旅游业尚未完全开发。

1.3 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影响因素识别

通过对海青小镇建设发展现状SWOT分析及文献检索和典型案例归纳,结合乡村振兴的5个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构建相对应的产业发展、环境资源、文化价值、政府支持、人力扶持5个维度指标衡量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其中发展水平评估标准项目使用寿命、项目绩效、建设运维成本参考文献[3],产业发展因素参考文献[4],政府观念灵活度参考文献[5]。基于SWOT识别的建设发展因素更加切合实际,为后文建设发展关键影响因素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图1 特色小镇建设风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2 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2.1 特色小镇建设风险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建立

结构方程模型(SEM)包括测量模型与结构模型,它把路径分析和因素分析结合起来,验证显性变量、潜在变量、误差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效果[6]。运用测量模型分析潜在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纵向关系,运用结构模型分析潜在变量相互之间的横向关系,通过模型的路径指向及路径系数说明产业、环境、文化、政府、人力等对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影响程度,揭示各因素间的结构关系,识得关键影响因素指标。

2.1.1 建立假设

李晓凤等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梳理等方法将城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外因包括产业、资源等,内因包括政策、文化等[7]。笔者认为产业、环境、文化、政府、人力因素对特色小镇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基于此,作出如下模型假设:

H1产业发展对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水平有显著正影响;

1.3.1 比较实验组、对照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Hs—CRP、BNP)、BNP水平。

H2环境资源对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水平有显著正影响;

H3文化价值对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水平有显著正影响;

H4政府支持对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水平有显著正影响;

H5人力扶持对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水平有显著正影响;

H6产业发展因素对环境资源因素有显著正影响;

H7政府支持因素对环境资源因素有显著正影响;

H8政府支持因素对人力扶持因素有显著正影响。

产业发展、环境资源、文化价值、政府支持、人力扶持5个因素为潜在变量,因素指标体系对应问卷题项为观测变量。

以海青小镇为调研对象,调研时间为2019年3月到2019年9月,问卷调查发放方式有电话访谈、网络填写、实地调研。问卷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被测样本基础信息,包括职业、工作时间等;另一部分是针对21个观测变量(图1)设计题项和回答。根据影响重要程度差异,采用李克特(Likert)7级量表法打分,得分为1—7分,分别代表极不重要、不重要、比较不重要、一般重要、比较重要、重要、极重要。要求被测样本根据自身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作出选择。据统计,本次共发放400份调查问卷,实际回收268份,回收率为67%,其中有效问卷为243份,有效问卷率90.7%。其中,243个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SEM适用于大样本的统计分析,对数据要求严格,样本容量在200份以上,就能够得到稳定的参数估计[8]。本文的有效样本数据是243份,可以得到稳定的SEM分析结果,足够支持该论文研究的有效性。

表1 样本信息描述统计

2.1.3 信度和效度检验

为了确认问卷数据的有效性,要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利用SPSS25.0软件进行如下操作:

1) 信度检验。通常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检验,当Cronbach′s Alpha系数值高于最低标准值0.5时,表明问卷数据一般可信;当其值大于0.7时,表明问卷数据具有较高信度[9]。问卷数据经SPSS25.0软件检验,总体数据Cronbanch′s Alpha系数为0.922,说明问卷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可继续下一步研究。

2) 效度检验。效度反映的是实际测量结果与预想结果的符合程度。对数据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其值越接近1,说明数据有效性越好;若大于0.6,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若小于0.5,则应舍弃数据。KMO和巴特莱特球体(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检验模型结构效度,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KMO与Bartlett检验

根据表2效度检验结果可知,总体量KMO为0.903,球体检验的P=0显著,说明结构效度良好,可继续进行因子分析。

2.1.4 模型检验与修正

问卷数据在通过信效度检验后,将其导入AMOS 23.0软件建立的假设模型中,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ML)对模型进行检验拟合,常用的拟合指标[10]、判别标准及拟合结果如表3所示,AMOS软件建立的初始假设模型如图2所示。由拟合结果表3可知,除TLI,SRMR外其余指标均达到要求,TLI,SRMR也已十分接近标准,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根据修正指标MI值,在潜变量政府支持和文化价值间添加误差路径,修正后的模型结果见图3。修正后各项拟合指数也都在允许范围内,表明模型与数据之间拟合度较好。

表3 模型拟合指标及判别标准

图2 SEM标准化路径系数结构

图3 修正后SEM标准化路径系数结构

2.2 模型结果分析

2.2.1 结构模型结果分析

通过总体模型图3可知,H1—H8假设都成立。5类因素对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水平有正向促进作用,说明五类因素对特色小镇建设发展不可或缺。其中,文化价值维度路径系数为0.27,对于建设发展的影响最大,正如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对于特色小镇,文化是发展的精神动力,文化特色、文化魅力是特色小镇发展的重中之重。

结构模型中,政府支持因素对促进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直接作用相对较小(0.19),但其相关路径有3条,连接因素较多,通过中介效应影响建设发展水平,是整个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原因可能是海青小镇是由政府主导建设,通常采用PPP模式建造,政府是推动PPP项目成功的主导力量,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政府相关的政策法律变化更是关键影响因素。

在模型修正过程中发现政府支持因素与文化价值因素存在相互关系,说明两个因素不是单纯线性影响特色小镇发展,政府支持因素会通过文化价值影响特色小镇发展,反之亦然。

政府支持对产业发展有显著正影响(0.65),小镇产业定位、规划布局、培育等工作由政府完成,产业发展缺乏政府政策支持是我国特色小镇发展的瓶颈问题,小镇产业发展需要有力的支撑体系和完善的配套机制,政府应该加强推动此方面建设。

产业发展对环境资源也有显著正相关关系(0.60),对海青小镇来说,茶业是主导产业,廒上村周边湿地资源丰富,拥有鱼米之乡、啤酒之都的独特优势,致力于打造鱼米之乡、啤酒之源、湿地景观的北域江南特色田园综合体,因此,海青茶产业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2.2 测量模型结果分析

标准化因素负荷量反映了潜在变量与所对应的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强弱,因子系数越大,表示相互关系越强。

对于产业发展因素,产业市场前景A2(0.79)是关键因素,海青小镇以茶产业为主导产业,茶产业发展多集中于传统的种植、采摘、加工、包装等环节,可在茶产品的研发设计、销售服务环节实现茶产业结构升级发展。

对于环境资源因素,破坏生态环境B2(0.86)和资金制约B1(0.85)是关键因素。习总书记曾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是原则。建设特色小镇全过程需要资金支持,单纯依靠政府财政不是长久之计,资金制约问题亟待解决。

对于文化价值来说,地方文化契合度C2(0.85)是关键因素。历史文化底蕴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础,是灵魂。当地文化特征更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海青小镇有其独特的茶文化标识与茶产业融合发展。

对于政府支持因素,法律政策支持D3(0.82)是关键因素。特色小镇是一个长期性建设项目,政府政策的持续稳定性是保障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其次,规划质量落后因子荷载达到0.74,影响程度较大。根据海青小镇发展现状可知,其规划布局不够系统,尤其在土地利用方面缺乏科学性,符合客观事实。

对于人力扶持因素,专业人才缺失X2(0.81)和居民参与度X1(0.73)是关键因素。说明特色小镇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鼓励居民自治自管。同时专业人才缺失也是小镇面临的重大问题。

3 结论与建议

海青小镇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发挥自身“山、海、城、文、茶”的滨海优势,避免了千镇一面现象,自身特色鲜明。本文基于SWOT-SEM模型对海青小镇建设发展水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结构模型定量分析出各维度因素相关性强弱,由测量模型的因素荷载定量分析出各指标对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影响程度。为进一步促进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现提出如下建议:

1) 在产业发展维度,必须认识到产业定位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产业选择要独具特色,坚持以文旅产业为基本,以主导产业为基础,统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活发展活力,增强发展动能。

2) 在环境资源维度,城镇建设应树立环保意识,坚持保护生态环境效益,实现小镇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大量持续资金投入也是建设发展的关键因素,要积极争取政府资金,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同时政府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继续推进PPP融资模式。

3) 在文化价值维度,中华上下五千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入挖掘并传承中华文化应该渗透到各行各业。在特色小镇文化资源保护方面,政府应该发挥自身能动作用,考虑当地文化特色,杜绝盲目开发建设现象,强制保护历史文化古建筑,延续文化传承。

4) 在政府支持维度,特色小镇发展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多主体共同发展的建设模式。发挥自身作用,完善土地审批制度,申请财政政策帮扶,为特色小镇企业建立健全各种政策保障。

5) 在人力扶持维度,小镇建设要以提高居民收入为目标,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小镇建设的积极主动性。同时需更加注重人的感受,完善社保等待遇,加强管理、技术人才培训,才能留住和吸引大量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小镇因素特色
安安静静小镇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