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2021-12-29郭晨朋
郭晨朋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100080)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1]从内涵上来看,乡村振兴既是包含农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的全面振兴,也是全方位的行动实践。[2]其中,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目标和要求。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在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策略。
一、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文化建设滞后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障碍,阻碍着乡村振兴事业的持续推进。因此,将文化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正确选择,对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乡村文化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源泉
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其重点在于人的现代化。[3]在经济建设中,建设主体科学文化素养的高低以及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对建设成效有直接影响。农民作为乡村建设最主要的利益获得者,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和主力军。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经济发展奇迹,但市场化和城市化也带来了农村空壳化问题,乡村文化建设主体大量流失,乡村传统文化也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式微,造成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通过乡村文化建设繁荣乡村文化,首先可以为农民提供便利的教育条件,农民及外来人才在良好人文环境的吸引下会留在乡村并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其次,乡村文化建设不仅包括将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村民,还将城市先进的产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引入农村,促进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的相互交融。与此同时,中国传统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脉,有着注重实际、重义轻利、勤劳节俭以及长幼尊卑等人文精神,[4]繁荣乡村文化可以促进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理念的融合,培育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农民群体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乡村文化建设是提高乡村治理效力的有效途径
与“乡风文明”相同,党的十九大报告同样把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位置,这一目标能够促进乡村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不仅是实现城乡文化融合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乡村自治的有效途径[5]。我国乡村传统文化的形成是儒家伦理文化和国家社会政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蕴含着“德治”“法治”等要素,将此类文化元素融入我国现今乡村治理体系,能够增强乡村治理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实现乡村治理有效。同时,伴随着乡村社会的历史变迁,道德伦理规范也会受当时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不断更替,但其中部分道德伦理经过历史的选择仍历久弥新,包括“尊老爱幼”“仁义礼智信”等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文化建设倡导传统文化振兴,结合时代背景吸收创新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将会助力实现更好的乡村治理。此外,乡村文化建设包含普法宣传,以法律知识武装农民的头脑,可以保障乡村治理法治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因此,乡村文化视角下的乡村文化建设是提高乡村治理效力的重要保障,与时代相适应的优秀传统道德内容可促成新的道德规范,文化建设的宣传作用可以使村民形成对治理体系的广泛认可。
(三)乡村文化建设是满足广大农民精神文化需要的内在要求
步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也随之日益广泛。2020年,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在消除我国绝对贫困的历史进程中,乡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解决农村地区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当前,阻碍广大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的问题主要是乡村文化在市场化和工业化背景下式微,城市文化难以适应农民的生活方式,进而导致了乡村文化领域的混乱。究其原始,是由于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一代农民通过实践感知逐渐被城市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所吸引,而乡村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模式被逐渐忽视和抛弃。对乡村文化的不自信和不认同,造成乡村群众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精神生活需要难以得到满足。农村的老年群体的精神生活状态同样值得关注,本身科学文化知识的匮乏导致他们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传统的“儿孙绕膝”的幸福观和人生诉求在现实中也难以实现。从普遍规律来看,人类的生存发展,既需要以物质条件为保障,也需要精神生活,如道德情操、思想文化、自由理想、亲情友谊等。[7]因此,只有关注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诉求,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建设,才能实现真正的乡村全面振兴。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在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果,但距离助力实现全面乡村振兴还有很大差距。农民缺乏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落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不足以及乡村文化人才队伍亟需壮大等都是加强乡村文化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农民缺乏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
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进程中,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阻碍,其中首要的就是农民自身对乡村文化建设缺乏主体意识的挑战。改革开放虽然激活了农民群体的自觉创造精神,但这种精神主要体现于经济社会生活中,相对于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自觉性和参与度,农民在文化建设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疏离感,对乡村文化的认同度较低,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不足。
究其原因,进入新世纪,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下,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聚集,大量农民工常年离开乡镇务工,众多学生去城市求学。这造成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农民工和知识分子因久驻城市,不再接受传统乡村文化的耳濡目染,对乡村文化缺乏认同和归属感。因认同乡村文化的群体越来越少,而具备现代性和全球性的城市文化又被更多乡村群体所接受,现代城市文化在与乡村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显示出强势的竞争力,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增强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如果农民群体在关乎自身利益的文化建设中不能发挥充分的主体作用,将会大大削弱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力量,乡村后续发展动力也将明显不足。
(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落后
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持续推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动支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8]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我国针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采取各种方式加强乡土文明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颁布,更是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9]
但是,相较于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乡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这无疑制约着乡村文化的高质量发展。具体来看,首先,部分地区未能结合当地实际有效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开展文化活动不重视乡村的人文优势和文化底蕴,单纯模仿城市公共文化的供给方式,将会导致公共文化服务难以适应乡村文化生态,乡民也难以从此类公共文化服务中感受到文化满足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其次,由于经济指标压力和政绩因素的驱动,在农村基层政府中,存在重经济轻文化、重眼前轻长远的问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资金和资源时常被挪用,阻碍乡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此外,尽管政府以前所未有的行动自觉推动乡村文化发展,但是基层单位对农民的主体地位不够重视,对群众的真实需求研究不足,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侧和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农民的需求侧存在差距。[10]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设施陈旧,与农民生活有关的公共文化产品少之又少,公共文化事业运行机制缺乏生机与活力,这更造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越来越不能满足农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不足
乡村传统文化是历代乡村居民不断总结生产生活经验的产物,是不断积淀、沿袭和创造的具有其特质的精神财富的综合,是反映乡村社会历史风貌、观念形态和思想内涵以及行为方式的总和[11]。我国乡村传统文化内在地包含着勤劳节俭、注重实际、长幼尊卑以及重义轻利等思想优势,曾在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和文化价值观培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转变,乡村传统文化也处于传承和发展不足的境地。
究其原因,这首先是源于市场经济带来的物质利益追求蚕食着传统乡村文化中的精神元素和价值,使其逐渐地失去自身特有的精神内涵。传统乡村社会强调血缘、道德等元素,而市场经济则强调经济效益,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定义为物质利益关系。[12]传统乡村社会依靠血缘结成的亲情关系逐渐被市场经济下的名利关系所替代,人与人之间处于猜疑、逃避、利用、冷漠等反常状态,村民在价值取向上越来越关注个人的物质利益,以利益衡量取代了乡土熟人社会的礼尚往来。其次,主体缺失也是乡村文化传承受阻的直接原因。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其中,中青年群体更是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市化的高歌猛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群体通过就业、求学等形式迁入城市,从而直接导致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而留守于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孩子和妇女,由于他们自身素质水平不高、文化消费动力不足、文化建设能力不强,难以组织和开展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活动,这势必造成乡村传统文化的逐渐衰落和消失。
(四)乡村文化人才队伍亟需壮大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各方面、各领域需重视人才的作用,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领域,同样需要专业人才提供智力保障和有效指导。乡村文化人才队伍能够发挥保护、传承和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促进乡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推进,乡村文化人才队伍的壮大还能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推动力,为其后续的稳定性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同时,乡村文化人才队伍能够推动乡村文化资源与原有产业结构创新融合,从而进一步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人才队伍紧缺的制约。一方面,乡村原有的本土文化人才未得到充分重视。乡村本土文化人才是在乡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相比于外来人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对乡村的风土人情、社会氛围有着更透彻的认知,对乡村群众有着天然的认同感,对建设和发展自己家乡文化有更多的热情和激情。但是,乡村本土文化人才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准确认识,也并未实际的乡村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人才引进不足。乡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统筹协调社会力量的贡献和参与。相关专业人才一般是指有丰富经验和扎实专业知识积淀,对自己所在文化领域有着深入了解的专业人员,吸引外来的文化建设专业人才是创新发展乡村文化,更好满足乡村群众精神生活需要的有效方法。但是,乡村的各方面条件和环境远不及城市,引进人才的政策措施也还尚不完善,需尽快完善吸引外来文化人才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共同开展,培育农民文化建设主体意识,重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积极推进乡村公共文化事业,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满足乡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培育农民文化建设主体意识
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都是最主要的建设主体。政府虽然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具有引导和助推作用,但始终无法代替农民的主体地位。因此,乡村文化建设要通过培育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首先,提升农民整体素质。要想提高农民文化参与的主体意识,必须提高农民群体整体素质和自主发展能力,整体素质低将会制约农民文化鉴赏能力的发展,进而打击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因此,要通过乡村教育来提高农民文化教育程度,进而培育农民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消除农民固有的传统小农思想、旧风陋习以及等级观念,以提升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和能力。
其次,培育农民公共意识。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乡村传统组织和权威的影响力下降,公共精神式微,私利文化张扬,农民也将自己的生活圈子缩小至家庭范围。随着农民将文化活动限制于家庭范围内,公共场所内的文化活动将会减少,农民对传统乡村文化的认同将会进一步弱化。因此,增强农民文化建设主体意识就要培育农民公共精神,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公共生活,促使农民意识到自身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第三,增强农民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共同文化中的人了解其文化的起源、形成过程、文化特色和未来走向,是对文化的自我反思、自我觉醒和理性审视。[13]农民主体意识是在文化自觉诞生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没有深刻的文化自觉,农民很难产生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的主体意识。增强农民文化自觉,首先要以乡村学生的学校教育为切入点,在基础课程中增加地方文化类课程,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展开文化体验和交流,感受本土文化的力量和魅力。其次,要引导农村青年实现文化自觉,尤其是外出务工青年群体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使之坚定建设乡村文化的信念。
(二)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我国乡村文化建设迎来了新机遇,但随着我国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进一步迈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能力水平不适应、不匹配问题显露出来,我国应积极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首先,发挥政府公共文化职能。构筑健全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满足农民基本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我国虽已形成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但仍存在规划盲目、管理混乱、考核标准不明等问题。清除这些障碍,必须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整合乡镇各级公共文化资源,杜绝公共文化资源被侵占、挪用等情况,同时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及时补充书籍等文化产品,增加文艺演出、培训下乡类活动。还需明确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标准,将文化工作成果与农村基层相关干部的考核、前途相挂钩,进而鼓励乡村公共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其次,整合乡村公共文化资源。一方面,我国现已在农村区域重点建设了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但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基础文化资源仍然匮乏。另一方面,宣传部门、共青团系统、教育部门等政府部门的工作都涉及公共文化建设,造成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重复建设、管理混乱等问题。因此,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需填补空白,还需充分整合资源。农村现有的公共文化资源包括农村祠堂、戏台等公共空间,农村传统节庆活动等文化习俗等,整合资源即是用此类文化资源开展公共文化服务。
第三,健全农民文化诉求表达机制。目前,农村地区仍存在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公共文化服务工序脱节等问题,我国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上采用自上而下的配置方式是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农民的文化诉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在充分了解农民文化意愿基础上,为农民提供表达文化诉求的平台。一是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农民了解农村的文化政策和文化活动。二是要使农民的意见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果反馈的参考。三是要将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进一步细化,形成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系统数据库。
(三)传承和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乡村文化赖以传承的社会环境发生巨变,但这并不意味着乡村传统文化将在与现代城市文化的碰撞中走向消亡,传统乡村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民众智慧和历史积淀将会给乡村发展提供能量。为此,乡村基层政府应注重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首先,挖掘和保护乡村传统文化。我国乡村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鲜明特质,要结合现代社会现状对其进行新的梳理和阐发,将蕴含在传统乡村文化中并且符合乡村发展需要的精华部分发掘出来,使乡村传统文化在乡村社会中凝聚人心、教化群众。并且要加强对乡村民族村寨、农业遗迹等物质文化的保护,支持乡村少数民族歌舞、传统节庆、戏曲曲艺等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传承。
其次,发展和提升乡村传统文化。《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乡村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提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要“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14]。一方面,要在乡村文明中融入城市文明的优秀成果,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型转化及发展。同时,还需把握时代脉搏,将发展乡村传统文化与村民现有文化需求契合起来,赋予时代内涵。
第三,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乡村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发挥引领作用,克服传统文化中与时代发展不符、落后的消极因素,保证乡村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为乡村文化干部、乡村居民群众的共同理想信念和精神力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农村的生产方式相融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深入到农村日常生活的各方面。
(四)充实壮大乡村文化建设人才队伍
当前,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难度大、任务重,乡村文化振兴需要一支由本土艺人、非遗传承人、乡村知识分子等组成的文化人才队伍。为了更好发挥乡村文化人才的指挥和能力,需要优化乡村文化发展环境,激发乡村文化人才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一是要挖掘潜在的本土文化建设人才。本土文化人才有两大优势,对乡村情况熟悉,并且对乡村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认同。因此,乡村文化建设离不开对本土文化人才的重视,要深入挖掘乡村艺人、非遗传承人、文化能人等乡村本土文化人才,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做好面向群众的文化技能人才、基层文化工作人才的业务技能培训。同时,还要重视对青年乡村文化人才的培养,为乡村文化建设奠定后备力量。
二是要健全人才引进机制。由于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大量乡村居民外出务工、求学,人才外流引起乡村文化人才匮乏。因此,要探索人才引进机制,加快落实文化人才落户优惠政策,引进乡村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研究的高层次人才。同时,要对现已引进人才实行科学的差异化管理,根据引进人才的具体情况运用恰当的管理办法,发挥出他们更大的专业优势。
三是要完善乡村文化人才的激励机制。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需要调动乡村文化人才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励应通过多种手段,例如绩效考核激励、价值理念激励、评奖评优激励等。考核过程中,应以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机制前提,对文化人才的工作态度、工作成果、工作效率等进行公平、公正、公开地评价。